中国汽车产业路在何方?

2014-08-05 08:13

 2014年经济观察报暑期训练营C组  陈晓玲

 从1949年算起,中国汽车产业已经走过了65年。

 从最初的依靠苏联,到改革开放后的市场换技术;从2001年的入世,再到后来的自主品牌。中国汽车产业让不少中国人感叹,这似乎是扶不起的阿斗。

 2009年,中国的汽车销量已破千万,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这个记录至今保持着。但是,第一的,已不能激起太多的波澜。

 大而不强,让企图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国,面临着中国制造的尴尬。

 如何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汽车产业走得并不容易。

 在中国政府看来,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他们已倾注了太多的精力。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保护中国的汽车企业,50%的合资比让中国领导者看来,是最能保护本土市场的方式。

 上汽、广州本田、北汽、一汽等合资企业,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新宠,中国汽车市场的销售格局,也因此形成。

 但是,当中国的市场被外国的汽车品牌所“占领”时,技术却没有成为中国企业的核武器。

 2005年以后,自主品牌成为中国政府指导汽车产业的另一个方向。

但是,汽车产业的路径依赖,难以掩饰中国自主品牌的身份尴尬。

在消费者心里,尽管有一颗爱国心,自主品牌的车仍是一次不敢冒险的尝试。

在中国市场规模日益庞大的今天,自主品牌的销量却不断的下滑。

新一轮的政府采购里,将自主品牌和新能源车纳入了公车的范围。

然而,政府的采购,却变相成为另一种保护的方式。车企只要按部就班地完成大客户的采购,就可以保持企业生存的利润,何必在乎市场的需求点到底在何处?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至今没有找到政府和市场合力的最佳平衡点。

中国政府的父爱保护,让市场的资源在强弱企业之间错配。僵尸企业盘踞着市场资源,新兴的,具有潜力的企业,在市场进入、土地划拨、目录资格等方面,很难突破既有的政策框。

政治性的资源,因身份的差别,也造成了巨大的悬殊。

市场的优胜劣汰,很难在有形之手的指挥下,发挥真正的作用。

政策的越位和错位,市场的缺位,很难培育出领导汽车产业发展的企业。

没有有创造力的企业,就无法向市场提供过硬的产品,汽车产业永远无法从制造走向创造。

要筛选出富有竞争力的汽车企业,必须把指挥棒交个市场。

18届三中全会以来,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已经成为中国下一轮改革的主调。

对汽车产业而言,发挥市场大浪淘沙的作用,让有实力的车企进来,清退出不具实力的企业,应是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要给市场松绑,解放企业,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格局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加快统一全国市场,停止对汽车企业的补贴,约束地方政府的干预之手,不以限制企业发展为目的,制定统一的行业规范,是培育汽车企业的可行路径。

我们期待,汽车产业的春天,将应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调整,而释放潜在的能量;我们期待,汽车产业的未来,将因真正企业的脱颖而出,而真正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我们期待,中国汽车的产业,能真正为爱国者,提供满意、自豪和称赞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