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要把VR变成售楼处标配

谢敏敏 2016-03-19 03:34

谢敏敏

你一定已经很熟悉效果图、动画、沙盘等传统的售楼工具。新工具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在房地产领域的应用,则提供了更丰富的看房体验。

绿地是该技术的忠实拥趸。不同于很多房企的小范围试水,绿地将VR上升到集团战略层面。经济观察报了解到,绿地计划将VR设备变成旗下全部项目售楼处的标准配置,并要求新建项目都要引入。

2015年,绿地西安、乌鲁木齐、纽约、澳洲项目都陆续打造了VR样板间,用于解决营销展示的问题。

一位绿地集团内部人士强调,绿地的“VR+房地产”计划,是从集团战略层面去落实,希望未来深入到成本测算和房地产开发运营环节改革层面等。“我们确实碰到房企说,做这个就是为了吸引人气。对于VR和房地产的结合,最怕的就是滥用,比如奔着减少成本而去的。”绿地集团技发部总经理助理、专项中心总经理张雨翔说,绿地希望VR作为实体样板间的补充增强客户的购房体验。

VR+房地产

绿地最早的尝试来自于绿地集团西北事业部,该事业部开发的西安绿地中心和乌鲁木齐绿地城项目分别在2015年11月和12月与指挥家VR展开合作,打造了虚拟样板间。

绿地西北事业部技术总监龚进表示,现在还很难用一个量化的指标去评价这个技术的效果,但它确实产生了作用,给客户带来了新鲜感,提升了购买欲望。未来80后将成为购房主力,他们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非常高,营销需要给他们提供意想不到的创新。

和实体样板间比较,VR样板间的优势显而易见:原先制作一个样板房需要花费约6000-12000元/平方米,豪宅造价更高,VR样板房的费用仅为实体的10%。

在时间上,实体样板间从拿地到推出,周期最快需要30天,最慢则需要90天,VR样板房只需要7-15天。因此,开发商的蓄客阶段大大提前,营销前置。

空间上,VR样板间能打破地域限制,戴上眼镜就能实现异地看房,这为旅游地产和海外项目带来便利。

体验方式上,VR营造的是“沉浸感”,让用户参与其中,身临其境地从任意视角漫游观察和体验产品,能随意浏览不同房型和装修的房屋。

但是,VR能替代传统实体样板房了吗?绿地的答案是NO。张雨翔所在的部门曾经做了一项测试,让已经使用了VR技术的事业部调研购房者的感受,大部分的购房者展示出了浓厚的兴趣,给予肯定后总会问上一句:实体样板房在哪儿?

张雨翔认为,这恰恰反映了虚拟现实在房地产领域应用所遇到的最大瓶颈——信任度,“房地产很难依赖一个虚拟的东西,它不像游戏或者电影,房地产交易成本昂贵,虚拟现实始终没办法给买家带来安心感。即便我们现在的技术日臻完善,可以实现技术上的更加真实,但它依然存在信任度的问题,客户有理由怀疑房企在里面做了手脚。”

在信任度得不到解决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用虚拟样板间替代实体样板房显然不是正确的决定。绿地的内部研究显示,将虚拟样板间和实体结合,能够为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可供交易初期初步筛选;可以提高交易达成效率;有助于增进客户对产品的理解。

此外,VR并不局限于售楼处,购房者戴上设备后还能查看小区的景观、商业以及周边配套。这同样带来了新的挑战。每一个VR样板间的存在,都在原有售楼处的基础上增加了10%的成本。以某房地产众筹平台的VR报价为例,每平方米500元,一副VR眼镜约为5000-6000元,主机约2-3万元。张雨翔强调,这种成本增加对房企而言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绿地不会把这部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实现全项目覆盖

对于购房者来说,VR看房是全新的视觉体验,但是受制于技术的成熟度,目前市面上的VR设备有些会造成头晕呕吐感,颗粒感明显,影响真实度和清晰度。

张雨翔表示,目前的技术大概可以还原真实场景的80%,且可以逐步完善:“虚拟现实技术最早是适用于游戏领域的,对房地产业来说就很粗,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比如在绿地纽约项目,并不是全部采用游戏软件,我们和其他的软件结合,逼真程度比以往高很多。”

在技术和架构上,绿地用采购的方式购买VR技术和设备,并和纽约、澳大利亚以及中国本土的技术公司合作。

张雨翔所在的专项技术中心,是绿地“VR+房地产战略”的技术主导部门,绿地旗下各个事业部也配置了专门的技术人员接。对外,绿地要求与其合作的设计建筑、景观、室内单位都要引进VR技术人员甚至成立相关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