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产张光:压力之下,权益投资是突破点

姜鑫欧阳晓红2016-06-04 00:57

姜鑫 欧阳晓红

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119714.49亿元,较年初增长7.08%。在去年“笑傲”金融领域江湖后,险资仍在增长。

经济形势不乐观,股市疲弱、利率中枢下行,信用风险频发,险资投资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压力之下,万亿资产将何处安放? “对传统投资进行精细化操作,多元化拓展另类投资及海外市场是未来获取超额收益的有效途径”张光给出了方向。

变数之下,听险资大咖侃投资经。经济观察报险资领军人物系列访谈之七,聚焦中意资产副总经理张光。作为保监会批准的首家中外合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掌舵人之一,张光对于保险资金的运用有着独特的视角和理解:

经济观察报:您如何看待今年的投资环境?

张光:今年资本市场操作难度较高,绝对性机会较少,投资压力较大。

固定收益方面,较低的利率水平与优质资产的稀缺,使得今年险资固收品种配置面临着巨大挑战。从目前看,未来的经济运行将呈现较长时间的L型走势,经济低速运行导致实体企业很难承担较高的财务成本,这两年年利率中枢逐步下移的趋势,未来仍将延续。同时,自去年下半年信用事件频发使资金竞相追逐优质资产,并进一步推低收益率水平,使优质资产相对更为稀缺。据估算,今年将有巨量的保险资金配置固定收益品种。根据保费平均增速测算,今年会有大约3万亿的新增保费;对于11.18万亿的保险运用余额,预计今年约1万多亿资产到期,需要再配置。根据保险大类资产配置比例,上述4万多亿的保险资金约80%需要配置固定收益类资产。相对于险资较高的负债成本,较低的利率环境和巨额的保费使险资固定收益配置压力骤然增大。

权益市场方面,从经济增长角度讲,经济疲弱,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乏力;从流动性角度讲,未出台强刺激货币政策,也很难使上市公司股票通过宽松的流动性获得估值提升,股票投资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也在加大。根据保监会数据,截止一季度末,险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合计占比14.03%,较年初下降1.15个百分点;险资运用收益率同比下降1.03个百分点,其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收益同比减少超千亿元。

股权投资方面,虽然投资规模增长速度较快,但占比仍然很低,很难缓解险资的投资压力。截止去年底,保险资金投资PE约1500亿元,同比2014年(不到700亿元),实现了快速增长,其中,间接参与PE的额度约为1200亿元,占比80%。相对于传统投资而言,险资投资PE还需要一个逐步熟悉的过程,同时险资对于投资有稳定的现金流等诉求,也需要同PE机构进行磨合与沟通。

经济观察报:一季度的投资的收益率怎么样?会有怎么样的调整?

张光:一季度,各机构投资业绩均不理想,根据格上理财数据,阳光私募平均收益-8.84%;东方财富统计的约1700只股票策略型私募基金,前10%的收益率门槛为3.8%,如上所述,险资一季度股票和投资基金投资收益也减少超千亿元。

不可否认,权益资产是高风险资产,运用得当会带来较高收益,基于对今年市场无系统性估值抬升的机会,也无系统性风险的判断,注重结构机会挖掘,适当运用波段交易,可能是未来获取较高收益的有效手段。

固收方面,基于对未来经济整体下行趋势的判断,债券投资可能能获得一些资本利得;另外,收益率较高的另类固收的投资比例有所提升,也会使整体收益率有所抬升。

我们公司在股权及海外市场投资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总体来说,对传统投资进行精细化操作,多元化拓展另类投资及海外市场是未来获取超额收益的有效途径。

经济观察报:从去年开始,公司去一些上市公司做了调研,您怎么看在这样的股市环境下保险资金选股的板块和风格,跟以前有什么变化吗?

张光:保险公司调研上市公司本是投资的常态,在股票市场低迷的状态下,加大上市公司调研的频率与深度,是权益投资进一步深化的体现。通过调研,加深对上市公司的了解,积极向股票投资的前端延伸,参与定增市场,努力实现一、二级市场联动的协同效应,适当增加持股的集中度,是多元化获取超额收益的有效途径。

在股市较为低迷的状态下,险资的投资风格略有变化,权益投资更注重长期性与产业协同性,青睐保险上下游联动的产业板块,例如金融、医疗与养老产业板块;同时,险资也青睐符合国家经济转型的产业,希望从长期角度获得投资的增值。2015年,险资通过举牌及股权收购方式进行的投资集中于金融机构与医疗健康企业。

经济观察报:对于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您持怎样的策略?

张光:各个公司产品特性不同,风险承受能力不同,相应的股票策略也会略有差异。

我们对于今年的股票投资持谨慎态度,对市场的判断中性偏谨慎。中小创估值仍然偏高,权益仓位不会特别激进。目前还没有看到股票市场的系统性机会。

板块上比较关注高分红品种,例如公用事业板块;另外,在行业配置上,偏消费类公司,此行业属第三产业,行业稳定性较高,消费细分行业里,则偏好中低端和必需消费品,例如医疗等。周期股指可能有超跌反弹的机会,不好捕捉。

经济观察报:您怎么看待今年的信用风险呢?

张光:总体来看,今年年初以来信用风险爆发明显加速,并且范围已扩散至央企和地方国企,由于目前国内经济增长的放缓、产能过剩压力较大,未来随着供给侧的改革力度加大,国内的违约事件仍会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我们预计今年的信用风险事件将主要集中发生在在以下三类企业中:,一是过剩产能行业,目前包括钢铁、煤炭、水泥、有色等一系列行业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同时这些行业有很多大型的央企、地方国企,人员压力大、历史包袱重、经营管理效率较低、并且都是高负债运营企业。在需求不振的环境下,这些企业的还本付息都存在很大压力,所以目前这些企业需要政府介入,剥离劣质资产、与金融机构协商债务的处理方式,在这过程中,我们认为一些信用违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比较大。二是对于短期负债压力大、靠银行资金滚动生存的企业违约风险比较高。目前整个债券市场波动较大,银行的信贷政策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对于短期债务压力较大的公司,如果企业在再融资中遇到困难,将面临直接的违约风险。第三是对于大型国企、城投平台的边缘化下属子公司,由于集团自身的经营压力加大,对于下属非核心企业的救助力度将会大幅减弱,因此这些边缘化的企业的违约风险将会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