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EEO TV 出品
她叫蒲肖依,是耶鲁大学建筑系研三的学生。
她在北京出生长大,却在16岁离开,于北美开始了漫长的求学之旅。作为一个在北美接受了本科和研究生建筑教育的人,当她频频被问起中国建筑的精髓时总有些踌躇:是其形,还是其意?这个问题终于在她花费1年实地探访中国民居后有了答案,她对现代建筑带来的“千城一面“效应进行了反思,也对传统中国民居的现代价值进行了全新思考。并把自己的思考写成了《建筑里的中国》一书。
对现代建筑的反思
"作为一个从小在北京出生长大的人,我是亲眼看到这些摩天大楼,各种后现代的建筑拔地而起的,北京给我的感觉就是越来越陌生,就像我曾经住过的多伦多、东京、纽约和伦敦,感觉整个城市,全世界范围内的城市都越来越相似了。"
开启寻根之旅
这位长期浸染于西方学习环境的中国女孩在耶鲁大学建筑系读研究生二年级时遇到了人生的低谷,也遇见了设计上的瓶颈。“我的感受就是必须要去回归自己的本源文化,去寻找你的根,所有的建筑,任何艺术,包括一个国家的一种精神内涵,它都不是无根之木。”
传统民居的现代价值
在她看来,民居是研究建筑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因为它跟人最基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最相关,而且民居中家这个符号对于中国人是非常朴素,安宁,又是非常具有力量的一个文化符号。
寻根之旅的感悟
一年的寻根之旅,让她既触摸到了中国建筑中特别实在又特别虚无的一些东西。也有对民居被摧毁的伤感。
“我这一行看了很多,也很让我触目惊心,比如在安徽那边,就看到特别空旷的像停车场一样大的场地上,矗立着大概六七个徽派宅院,准备把它拆掉重新买卖给全国各地,去给那些富商准备在后花园里重新搭建起来,我当时感觉一个建筑如果脱离了它本来的土壤的话,那它本身的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
”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虽然物质生活上非常丰富,但是在精神上是非常缺失的一代,我们可能已经没有了灵魂和信仰。民居它作为一种活化石一般的存在,其实是记录着历史的变迁,文化和人在其中的生活状态,其实我们对它的保护就是对于我们自己文化的回溯,而只有进行了这种非常真切的回溯和反思,我们才能树立,在当代的一种文化自信,我们才能够重新的去体现自己文化的价值,尤其是在现在世界上所有国家越来越趋同一致的时候,找回到自己真正的赖以生存的一个意义感。“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