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建工领域 新生的汇友相互如何玩转垂直领域保险?

姜鑫2017-10-10 15:27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姜鑫  “用三到五年时间,构建专家人才、产品研发、市场营销(会员拓展)、运营管理、客户服务等五大核心竞争力,成为国内住建及工程领域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保险企业。”

开业三个月有余,汇友建工财产相互保险社(以下简称:汇友相互)已经设立清晰的发展目标。

2016年,在保险牌照的追逐大潮中,三家相互保险获批,2017年均已悉数步入正轨,而看起来最为“冷门”和“专业”的汇友相互保险社也在今年6月正式开业。

目标:行业标准制定者

据保监会的批复文件显示,汇友相互业务范围包括住建及工程领域的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上述业务的再保险分出业务等。

“开业三年后为5000家建筑企业会员提供保险服务,提供风险保障4000亿元,释放资本金400亿元。”汇友相互董事长阎波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按照开业以来的实际发展情况,汇友相互不用三年即可实现这一规划目标。而从长远来看,其更关心汇友相互在建工保险这一细分领域的专业度,希望建立核心竞争优势,成为标准制定者。

据阎波介绍,汇友相互发起会员563名,目前已注册会员数量超过2000家,承保开工项目170项,保险产品涵盖建设工程项目投标保证、合同履约保证、工程款项支付保证、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工程质量责任、融资保证以及相关企业及从业人员责任保险等。

释放企业投标及履约保证金

而目前汇友相互做的比较多的是保证保险,据了解,此类业务风控重点在于对企业履约能力的考察,包括企业以往经营活动、财务状况、信用记录、诉讼情况等方面。

基于此,汇友相互已着力引进了具有建筑领域专业背景的人才,并设立了工程等专业风控管理部门,其拟任副总经理赵宏彦就来自住建部门。就相关风险管控工作,相对于银行对企业进行综合风险评估和统一授信模式,汇友相互还结合具体工程类型、施工难度、现场管理等进行综合性、针对性的风险评估,使风险评估更为准确,保费定价更为精准。

据汇友相互拟任总经理刘昆介绍,在建工领域,企业每参与一次投标,都要向招标方缴纳一笔保证金,保证金往往为工程造价的2%,最高80万,实际往往会达到上限80万,而一个企业往往同时参与一二十个项目投标,这笔押金金额实在不小。投标保证保险可以发挥与投标保证金同等的作用,但会极大降低企业资金压力,投标保证保险的保费往往仅为数百元,费率具体与企业规模、信用等级、资质等相关。

这就意味着,工程投标方购买投标保证保险后,招标方便成为被保险人,若投标方出现撤销投标文件、与他人串通投标、弄虚作假、中标后未按要求签署合同等违约情况,招标方将得到保障。

看好工程质量险

阎波表示,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简称IDI )是其看好的另一个险种。该险种起源于法国,在西方国家是较为成熟的保险产品。“作为专注于住建及工程领域的相互保险组织,配合相关主管部门推动我国工程质量保险的发展是汇友相互义不容辞的责任。”

汇友相互房屋建筑工程质量责任保险是指保险机构向建设工程承包人或发包人提供的,保障在工程竣工后就主体结构、防水、供冷供热系统等履行质量缺陷维修义务的保险,其中主体结构等保险期限需达到设计使用年限。

据了解,此前IDI仅在上海试点实施,承保项目有严格限制。目前,住建部部署在9个省市开展工程质量保险试点,其他未列入试点的省市也在积极推进,汇友相互都在跟进配合各地的工作。保守估计按照2016年全国房屋竣工面积42万m²计算,房屋工程总投资约10万亿元。房屋建筑工程质量责任保险费率按总投资的1.2%左右测算,保费规模可达1200亿元。

在中国,传统的住宅质量,已经实行了十几年的质量保修金制度。引入IDI,由保险公司提供建设过程中的质量风险管理,并最终承担住宅业主的质量赔偿责任,这一新制度的设立,在推进的过程中无疑会碰到各种困难和问题。因此IDI的产品研发、条款设计、费率制定、理赔保障等各个方面,涉及到建设、财政、发改等多个主管部门,需要配合有关部门积极、稳妥的推进。

根据2016年全国房屋工程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0万亿元、质量保证金为工程造价的3%测算,可为投保人释放约3000亿元的资金。而2016年全国建筑业实现的利润只有6745亿元,即可使行业盈利水平再提高50%。

阎波介绍,下阶段,汇友相互将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及我国实际情况,对该险种的具体运作模式进行优化,将保险的风险控制机制纳入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市场化的风险管理。

金融机构新闻部记者
关注证券、新三板、保险行业与上市公司相关领域。擅长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