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周期因子再生变 人民币双向动起来

欧阳晓红2018-01-10 10:39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欧阳晓红  历史再次重演。上次是2017年9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深V调整。这次是2018年1月9日,逆周期因子暂停消息甫出,CNH(离岸人民币)、CNY(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双双开启大幅振动模式,前者跌破6.53,日内累计跌逾350基点,后者收6.5207,创一周新低。1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贬239个基点,报6.5207。

不过,类似波动或调整并不意味着人民币汇率“稳”中生变,管理层可能在试图松开“有形之手”,扩大对汇率波动的容忍度;市场或将上演人民币在一定区间内“稳中有动”的行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范畴或在“6〜7”之间。

1月9日,有媒体报道称,堪称央妈的中国央行近期通知部分中间价报价行暂停逆周期因子。央妈在当天傍晚回应,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中,计算“逆周期因子”的“逆周期系数”由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行自行设定。各报价行会根据宏观经济等基本面变化以及外汇市场顺周期程度等,按照其内部报价模型调整流程,决定是否对“逆周期系数”进行调整。

似乎央妈的回应与媒体报道并不相悖。莫非,一切都是“逆周期因子”的问题?

也许这并非全部的事实。很长一段时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基本行情是:美元涨,人民币就弱;美元弱,人民币则涨。或者说,经济金融形势基本面之外,此轮人民币的走强主要缘于美元的疲软。那么,囿于1月9日、10日隔夜美元指数的大涨,逻辑上,人民币对美元亦会相对走弱,正如人民币中间价在1月10日大幅调贬239个基点 。“逆周期因子”参数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至于“顺”的程度如何?如央妈所言,各报价行会根据宏观经济等基本面变化以及外汇市场顺周期程度而调整“逆周期因子”。请注意,央妈并未表态“取消”,这也是为日后的调整留下政策空间。若基本面骤变,再度调整并非没有可能。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学术委员孙鲁军解释,理论上,引入逆周期因子主要是对冲顺周期下的羊群效应,是暂时性或阶段性的汇率调整因素。

原来,管理层认为,“811”汇改推出的“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或未能完整体现人民币估值,可能被低估了,于是加以“纠偏”——自2017年6月1日起执行中间价机制中加入“逆周期因子”,其结果是人民币一度“升升不息”。当然,人民币强势的背后,是“基本面+弱美元+供需管控生效+此前的外汇风险准备金+逆周期因子”等诸多市场与政策因素的共振结果。

还记得,去年9月的那次调整吗?其时,人民币涨势如虹,管理层得扼制住如脱缰野马般飙涨的人民币——重新让市场力量做主,将属于企业的汇率避险工具交还企业;于是,出台抵销273号文的207号文。即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政策的通知》(银发[2017]207号)“取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远期售汇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银发[2015]273号)。 2017年9月11日起,央行将购汇准备金由20%调整为零。政策立竿见影,当天,CNY、CNH双双大幅回落至6.52、6.53附近,次日,人民币中间价调贬280个基点,终结11日连升,调降幅度创2017年2月以来最高。

这次传出的央妈“窗口指导”,也是如出一辙——管理层或担忧人民币近期过快升值。

某种程度上,“逆周期因子”就像只“有形之手”。如果说此前的“逆周期因子”隐含“补涨”的政策意图;那么,2017年9月7日之后,包括2018年1月9日,它又解释了管理层不希望人民币过于强势的态度。当下的做法或是,松开“有形之手”,试图让人民币双向动起来。

正如,孙鲁军曾建议,适时取消逆周期因子。从实施情况看,逆周期因子的引入减小了汇率市场波动,缓解了汇率不稳定性,降低了离岸、在岸市场做空机制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但逆周期因子的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人为因素扰动汇率的担忧。

孙鲁军认为,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大体上可以分为两步走:一是进一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真正实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二是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构建起新时代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现在,外汇风险准备金已经取消,逆周期因子适时取消,这几天弱美元开始反弹,就差“供需管控”因素了。此前有人笑称“供需管控生效+美元贬值触发”,人民币升幅较大也在情理之中。但日后呢?

我们想说的是,市场若出现变化,预期转向,何妨让其通过市场交易在汇率的形成中去反映?在风险可控、可容忍的范畴下,不惧怕大跌不担忧大涨。如果但凡异动都要动用“有形之手”,比如“逆周期因子”去解决问题的话,市场可能很难真正成熟起来,那样也会“波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不过,2018无疑是一个诸多风险频发之年,汇率世界充满不确定性。金融安全与金融稳定乃重中之首。此前提下,“稳定汇率与汇率改革”最终孰轻孰重自见分晓。而未来不确定性中,人民币在汇率市场化价值诉求下“小试牛刀”,“稳中有动”未必不是一种有益尝试。这时候,对于人民币汇率在一定区间的双向波动,市场与管理层也许均需足够的承受力和容忍度。

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金融货币市场、保险资管、财富管理等领域。十多年财经媒体从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