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说】国企改革的莫干山34年轨迹图(一)宋志平:混合所有制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EEO视频2018-05-17 10:19

 经济观察报EEO视频出品

1984年9月3日-9月10日,在杭州德清县莫干山上,召开了由朱嘉明、刘佑成、黄江南、张钢等青年经济工作者组织的全国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莫干山会议被称作“经济改革思想史的开创性事件”,是青年经济工作者“第一次集体发声”。34年过去,当年的部分青年学者,再次出现在2018年4月15日春季莫干山会议的现场。多年过去,行至改革开放40周年的路口,曾担起上一轮国企国资改革重担的人物与精神,如今又会怎样薪火相传?

 私享一: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发展来源于多年的市场化改革

私享嘉宾: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平

第一个观点,我觉得国有企业今天的活力和今天的发展来源于我们这么多年市场化改革,40年的改革,对国有企业的资产,其实我们国有企业大部分的资产都是在上市公司,像央企有79%的资产都是在上市公司。上完市就是混合所有制了,实际从国有企业它的体制上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也正是因为这种变化带来了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动力,使得它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所以我们看今天的国有企业的时候呢,我们还是首先要看到这些年我们这些改革的成就,其实社会上有两个看法,一个看法认为国企的发展都是由于垄断,政府的偏袒,其他大部分还不在垄断范围里边,是处在竞争里面,是国有商业一类企业里面,这里边企业能够快速地发展,说明还是市场化的改革发挥了作用。还有一个观点认为,国企我们用传统行政管理的方法照样能管好,你看我们不是管得挺好的?实际上这也是不符合事实的,实际上国企不像是过去传统的行政管理的方法,而是用市场化的管理方法才有了今天,所以此国企非彼国企,都是国企,但是实际上完全不同的体制、制度才有了今天的发展,这是我第一个观点。

私享二:混合所有制的意义在于引入市场机制

第二个观点,混合所有制它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们老说发展混合所有制,我觉得混合所有制它的意义就在于引入市场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混合所有制作为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国有经济到底在市场经济里以什么样的形式而存在?到底是单独的国有企业、单纯的国有企业来存在来进行竞争呢?还是在混合所有制以股权的形式,来以混合所有制的企业来进行竞争。我觉得在混合所有制里面国有资本以股权的形式,企业是以有限公司,以公平的竞争,我觉得这个比较好。这样的话,市场也容易接受,国有经济通过混合所有制这样的方式进行了发展,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们的一个大的想法。因为混合所有制呢,能够解决我们单纯的国有企业以前所有者缺位、虚位等等这些。你看凡是上了市的这些公司,这些国有混合所有制公司,效率都是不错的,凡是还没有上市的,我们单纯保留在那儿的没上市的这些公司,往往也会出现一些问题。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上了市之后,所有者接受公平监督之后,这样的企业往往做得比较好,混合所有制这也是我们思考的一个方面。还有一点,三中全会的决议里边,是把员工持股、职业经理人等等这些改革都放在了混合所有制里,在混合所有制里可以搞员工持股,可以搞职业经理人制度等等这些,也就是说我们的门在这个地方打开了。现在我们国资委在搞试点的时候,搞员工持股,前提就是混合所有企业才能搞。我觉得混合所有制其实我觉得它的要义就在于通过混合所有制引入了市场机制。

私享三: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还是要解决利益分配机制

第三个观点,也是我最近在思考的一件事情,因为华为最近发展得比较好,华为实际上是个共享机制,引发的我们一些新的思考。因为我觉得我们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还是要解决利益分配机制。我们当年改革最初的时候,解决的是大锅饭、破三铁,结果的是平均主义,在员工之间分配平均主义,是这么一个课题。当年当然我们也搞了承包制,承包制实际上有一点开始触及到关于利润的分配的一个机制了。然后我们又做了现代企业制度,现在的公司制,是一个议程。现在到了新时代,新时代的特征是什么呢?一个是很富裕了,社会比较富裕的时代。第二个是新科技的时代,智能化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边呢,我觉得我们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现在的目标是什么?所以有的人说我们改革的动力是什么?我们目标是什么?国有企业也在回答这个问题,可能也是我们现在国有企业的员工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通过在国有企业的平台上,他们也能够买得起房子,他们也能够进入中产阶层,不要这个愿望只能在民营企业平台上实现,不能只在华为那儿实现,应该在中国建材这儿也能实现,我们企业的平台应该是大家公平的创造财富的平台,这是大家的一个想法和当年不同的,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多劳多得、奖勤罚懒,现在要在社会里面能够均富、能够共富、能够创富,这是大家今天的想法。不然的话,很多国有企业的干部、技术骨干都流失了,这种我面对这些问题,也知道大家想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