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盘市场活跃三层因素惹乱A股春水 市场热议央行是否应入场

黄一帆2019-01-09 16:15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黄一帆 “目前存在一些美好的预期。”一位券商策略分析师告诉记者。行至目前该点位的A股,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成为点燃市场短暂热情的火苗。

1月9日,上证综指在上午出现单边上行走势,两市成交2237亿元也较上日同期略有放大。

记者采访多位市场人士均表示今日早盘上涨属于正常的春季行情。此外,另有部分投资者表示,发改委昨日对于后续汽车和家电刺激政策的表态与市场上出现声音认为中央银行持有本国股市资产并不出格的论断,这两层因素也是今日市场行情复苏的助力。

不过,关于央行是否会购买ETF的讨论,在午后开始出现反对声音,A股有三大股指亦回吐早盘点数出现下行。截止今日收盘,上证综指上涨0.71%报2544.34点,而创业板指数翻绿。

春季行情影响

记者采访多位券商分析师及基金经理,绝大多数人士告诉记者,今早盘面大涨是属于正常的春季行情。

安信证券策略分析师陈果表示,春季行情是A股市场一个非常富有特色的特殊行情,其逻辑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年初1-2月份高频数据缺失,内需验证需要等待三月份春季开工;流动性宽松以及新的政策提出与推进推升市场风险偏好。

他在1月6日的研报中建议投资者当前应布局春季行情。结合本次全面降准是流动性预期改善趋势的确认,此外未来还有一系列积极因素值得期待,内部包括社融(年初各地方专项债有望大幅增加),减税降费(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减税降费一直并未详细公布规模,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规模有望超市场预期)等。外部,中美贸易会谈有望释放积极信号。

沃善投资合伙人方炯程表示,“后市继续看好,到三月底前上升为主,春季上升行情确定,这一浪看好到3月底,目标2800附近。”据其判断,可能全年的股市上涨集中在第一季度,主要是中美贸易谈判将会在第一季度完成,中美达成协议的机会大增,对股市有所支持,三月份两会上将会公布减税降费的具体方案。

不过,也有沪上公募基金表示悲观,认为今日大盘反弹结束,后面还会创新低,原因在于市场处于大周期下行阶段。

两处预期:家电汽车下乡 央行买股票律师表示面临法律阻碍

值得注意的是,除春季行情外,记者了解到另有两层信息在扰动今日资本市场:一是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昨日表示,今年将制定出台促进汽车、家电等热点产品消费的措施;另一则是市场上对于央行购买etf预期有所升温。

一位浙江二级市场私募研究员告诉记者,发改委的发言很大程度上提振了市场。“不过这个更加倾向于短期的,具体政策还没出来,要等政策出来再反映到销量上才行。另外,今天涨和相关个股跌多了也有关系。”据其判断,20119年零部件厂商将会接受较大挑战,“整车可能会稍好一点,不过这个目前还是一个预期。”

而根据光大证券家电团队金星、甘骏、王奇琪、王彦玮发文表示,目前该小组咨询了相关部门和企业,都表示尚未明确政策细则。

光大证券家电团队通过对上一轮家电补贴政策和效果的回顾,指出:对于家电需求来讲,中长期的支撑来源收入和人口的增长。政策的刺激会在其强大的宣传作用下,促进部分需求的释放,而补贴也会对企业利润产生显著支撑。由于目前实际政策是否落地,补贴金额、实施方式等因素均犹未可知,因此他们建议一方面,低风险偏好的长线资金仍会选择拥抱龙头的确定性。另一方面,在2019年宏观政策宽松的预期下,部分高风险偏好资金会顺政策变化布局成长品类。

此外,也是在昨日,中证网刊登了东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岸元的快评,评论中提到,事实上各国中央银行都大量持有外国股票资产,作为其外汇储备多元化投资策略的一部分。张岸元认为,出于稳定市场等多种原因,中央银行持有本国股市资产,并不出格。几乎与此同时,彭博也援引野村控股分析师称,如果中国央行通过购买股票刺激股市表现,那么在刺激消费方面会比新建铁路有效得多。

1月9日,中信证券秦培景团队在晨会中指出,从日本央行进行股票资产购买的历史经验来看,中国央行未来购买股票ETF具备一定可行性。该团队表示从中国情况来看,有下列四点可行性:1)最直接的一个潜在作用是置换证金的持仓。相较证金,央行通过扩张资产负债表进行股票ETF购买的成本更低,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交易。2)既可以作为稳定市场举措,也可以压低风险溢价,刺激直接融资市场。3)央行扩表直接购买ETF不存在信用乘数效应,流动性不会外溢,不会直接影响其他资产。4)可以学习日本设计“定向调控”式的ETF购买计划,鼓励企业在特定领域加大投资,包括固定资本、R&D等。

不过,记者咨询了相关律师,北京市实现者律师事务所韩鹏告诉记者,此举或面临法律阻碍。

他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并没有说可以买股票,中国人民银行是否可以直接买股票,要修改《中国人民银行法》。”对于上述购买ETF行为,他表示,买ETF就是相当于炒股,性质一样。此外,他表示,另外,央行有无限量的货币发行能力,可以有天量的零成本资金,对股票市场冲击极大。

另一位沪上量化ETF基金经理也告诉记者,央行购买ETF的可能性并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1月9日下午1:38时,中证网发表了中信证券关于央行购买股票EFT可能性截然不同的观点。根据文章显示,近日,对于中国央行购买股票ETF的可行性,引发市场热议。对此,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9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央行效仿日本央行购买股票ETF的行为与中国国情不符。明明认为,中国央行效仿日本央行购买股票ETF也会存在道德风险。比如,什么时间点入市,以及什么时间点退出都存在道德风险。股市投资是私人部门行为,央行从逻辑和法理上来讲,都不具备可行性,尤其是人民银行法并没有指出它可以直接投资股市。

此外,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也在9日下午发文表示,近期,市场出现了中国人民银行可能考虑购买股票的传闻。我们认为,央行直接购买股票或者ETF的理由不成立。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华东新闻中心记者
关注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和资本市场中所发生的好玩的事,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对已知事物挖掘未知面。
关注领域:上市公司、券商、新三板。擅长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