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信金服张适时: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金融科技能做什么?

2019-04-08 10:48

“在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当下,企业获得更多投资机会的同时,也伴随着投资风险。显然,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然而小微企业融资难却是世界性的问题。”在3月26日至29日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上,意大利经济与财政部部长乔瓦尼·特里亚曾这样谈及技术发展下企业遇到的机遇和难题。

博鳌论坛已经落幕,但其中不少议题却值得持续探索,在一个新的“竞争中性”原则下,给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更多的支持和发展信心是金融业供给侧改革的头等大事。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一世界性难题,监管机构已经做出不少尝试:在今年年初,央行将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小型和微型企业贷款考核标准由“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调整为“单户授信小于1000万元”;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

而除了银行这一供给主体之外,以金融科技平台为重要模式的新金融业态也在不断参与到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中,助力金融机构,共同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和有差异的普惠金融体系,进一步提高小微群体的金融可得性。

微信图片_20190404163347

友信金服CEO张适时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言

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乔瓦尼·特里亚认为小微企业是经济中流砥柱的观点并没有错。有数据显示,美国、德国、日本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对就业的贡献率可达60%以上。在中国,目前有超过7300万注册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到我国企业总数的80%以上,GDP占比超过60%。这一数字还远远没有算入非注册的、更微型的个体生意,例如移动互联网发展之后大量的网商、微商。

然而,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截至2017年末,我国38.8%的小型企业和40.7%的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中国中小微企业正规部门融资缺口接近1.9万亿美元,融资缺口率达43%,占GDP的17%。

在博鳌论坛上,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分析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本质上源于三个不对称,即信息不对称、风险不对称和成本收益不对称。在他看来,企业不应该分为民营和国营,只要这个概念还存在,就解决不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问题。其次,改善货币传导机制只能解决金融转向实体经济的问题,而不能破除小微金融的困局。

同样作为博鳌论坛嘉宾的友信金服CEO张适时也根据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总结了国内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特点,在他看来,小微企业主的主要融资需求大概有以下几类:第一,用于小规模修缮或业务扩张,比如新开店需要20万的资金,自己有10万的积蓄,还需要借10万;第二是季节性、规律性的周转,小微企业主有非常频繁的进货出货、垫资等随行业自身特点产生的规律性资金周转需求;第三则是应急性的资金需求。大部分小微企业无法像大企业一样进行非常专业、系统性的现金流管理,通常是小微企业主个人去管理自己的现金流,这中间就会产生很多因管理不科学造成的应急性资金需求。

以往,小微企业融资主要通过传统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来获取。传统金融机构以银行为核心,近些年来随着中央的支持,为小微企业主融资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2018年4月,央行定向降准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对银行普惠金融服务实施监管考核。在政策鼓励下,银行已经采取多种模式扩大对小微企业的授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普惠领域小微企业贷款(包括单户授信小于500万的小微企业贷款以及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余额7.35万亿元,同比增长15.6%。

金融科技能做什么?

“小微企业在产生外部融资需求时,效率、额度与成本是核心考量,各种传统融资渠道难以很好的满足该需求。”张适时认为,要规模化、系统化地解决这个难题,并没有现成的路可以走,亟需各个层面的创新。

作为传统金融的有效补充,金融科技可以助力金融机构,共同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和有差异的普惠金融体系,进一步提高小微群体的金融可得性,提升服务小微企业的效率。

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张适时表示,一般来说,服务小微企业主有两个难点,目前来看,通过技术的手段都得到了比较有效的解决。“第一,在小微企业主客户的获取上,传统方法效率是比较低的。比如,传统金融机构愿意服务的企业贷款需求额度都比较高,但是一家小微企业的贷款可能只需要10万元,那么,一个银行员工去服务额度为1千万贷款需求的企业,其成本很低的,但要去服务一群借10万块钱的人,它的效率是不够高的。所以说,金融科技使得获取客户的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才使得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得到满足成为了可能。第二点,在整个过程里面对于小微企业主风险的识别也有了更便捷、安全的手段。以人工为核心服务的过程中,效率会比较弱,服务的人数也有限,伴随着数据化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反欺诈手段的引入,能够更好地识别欺诈风险。从这两点看,科技的引入和线上化的获取方式,使得整体服务效率得到了提升。”

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周桐宇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传统银行在服务占总量20%左右的头部中小企业方面有其优势,但在触达体量更小、代表我国经济“毛细血管”的小微企业方面,力有不逮。大多数信贷需求在1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没有被满足。

正如张适时所说,由于高昂的信贷员人力成本,以及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重度依赖线下信贷员体系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资产总量存在天花板,无法持续规模化。

科技力量发力

“中国的金融科技在过去几年得到了充足的发展空间,今时今日,已经形成了以支付作为底层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个基础上,信贷领域不断成熟,也为金融的普惠度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张适时在博鳌论坛上表示。

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问题上,张适时所在的友信金服等金融科技平台,通过金融科技的变革拓宽了服务边界,为小微金融落地提出创新方案。

通过持续的数据挖掘,友信金服积累了大量的客户数据,利用先进的金融科技技术,探索出了一套解决这类小微企业主群体经营性资金需求的系统性方案。

和传统商业银行需要衡量企业信用、财务状况的授信模式不同,友信金服以小微企业主为信用主体,通过衡量个人信用而非企业信用,为借款人提供小额融资信息中介服务。由于个人信用有更加标准化和可规模化的数据,并且可以跨行业、多维度来衡量个人的信用情况,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由于信用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金融可获得性缺失的问题。

而得益于数据技术的应用,友信金服可以精准、高效地进行客户风险甄别。张适时介绍,平台过往在风控环节上,人工的占比达到70~80%,数据的作用只占到20%左右,使得每笔贷款的批核需要3~5个工作日;但是随着金融科技能力的提升,目前数据在整个决策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了90%,目前的批核速度是以分钟甚至秒级来计算。

在反欺诈环节,加上之后的信用评估环节,友信金服应用了包括人工神经网络、关系网络模型、随机森林、XGBoost 等一系列算法,排查欺诈客户,以及为不同信用水平的客户实现了差异化定价和管理。公司的全流程智能风控系统将客群分为 A-E 五个风险等级,对不同等级的客户使用不同的策略,形成了一套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极大的提高了小微金融服务的效率。

“金融天生就是技术以及数据驱动的。”张适时在博鳌论坛上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从长远看,移动互联网、人脸识别这些底层数据领域的流动,最终会改变上层银行的表现形态。

姜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