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观察】4.1馆向左走,中国工业升级的奥秘

宋笛2020-11-09 16:00

(图片来源:宋笛/摄于现场)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宋笛 黄色的指示牌将进博会偌大的4.1馆(技术与装备展区之一)划出了两个区域,右侧的箭头指向了“能源及能源解决方案”,左侧的箭头则指向了“智慧工业及数字化转型”。

沿着箭头指向,三菱、ABB、西门子、霍尼韦尔……,世界级的工业巨头陆续排开,在每一个展位,你都可以找到类似“智慧工厂”、“工业数字孪生”的解决方案,这里是工业数字化服务商的“修罗场”,同时也是中国工业升级的“工具店”。

对于这些海外工业巨头而言,中国市场极具能量,这不仅仅因为市场的体量,同时也因为市场的变数:海外工业服务市场格局趋于稳定,工业的延续性使得一般德国企业会习惯性沿用德系服务商,日本企业会习惯性沿用日系服务商,攻占彼此市场难度颇大,但中国市场则无此明确的划分,大型企业也更倾向选择不同厂家的方案以防止对服务商过度依赖。

而对中国企业企业而言,“智能工厂”的建立并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或方案的落地,它有可能与中国工业基因融合,利用技术倒逼管理,从而催生出某一种更符合中国市场和数字化的工业制度。

“中国一些大型工厂的设备硬件已经非常先进了,但是在使用中依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个时候企业就会反思,问题在哪,开始从管理上去寻找原因,从精益的角度,去进一步优化管理”,霍尼韦尔安全与生产力解决方案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柴小舟对经济观察网表示。

带着问题来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技术企划部-技术企划科科长吕炜涛本来不用一直守在展台,但他担心别人讲的不够清楚,吕炜涛已经连续参加了三届进博会,同时在智能制造方面已经工作了近20年时间。

吕炜涛察觉了三年进博会中国企业关注重点的变化,在第一年人们最兴趣的是工业机械臂等单一的设备,而今年,更多的人关心的是一整套解决方案,需求切实度和专业度也在提升,“节能环保也被考虑进去了”,吕炜涛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一位纺织行业人士向吕炜涛询问了一个自动化的解决方案,能不能用自动化设备将蚕丝从茧中抽出来,同时还需要识别出泡在热水中的茧有没有不良产品。

ABB展台的工作人员发觉了类似的现象,看“热闹”的人变少了,而切实需要解决方案的人变多了, 来参观的人有备而来,一些人对于设备的参数和性能颇有研究。

西门子则展出了其在成都工厂数字化的一个案例,工作人员表示,参与进博会的人很多是企业一把手,他们需要的是直观地看到数字化方案能够给工厂带来什么,而不仅仅是一系列技术参数,“没有什么能比一个具体的案例更直观的了”,工作人员表示。

技术适配市场

霍尼韦尔在今年的展台通过视频展出了一台堆垛机,主要用来做高位仓储。

“我们很难像美国那种‘摊大饼’运作方式,巨大的仓储中心,几公里的运输机在一个平面运作,中国对地皮要求比较紧张,我们可能更会往高处走,因此我们希望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基于此开发了这款堆垛机,来适应中国本土化需求”,柴小舟表示。

柴小舟还对经济观察网介绍,虽然这款设备最高可达40米,但中国一般工厂普遍只有8米高,因此霍尼韦尔可以专门定制6米,这样就可以在其原有以人工为主仓储系统的基础上,升级成一个自动化的系统。

尽管工业技术和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高度标准化,但每一个工业强国的工业体系仍旧展现出了较大的区别,这些区别来自市场、技术积累甚至是自然禀赋,比如国土面积、人口分布等等。

同样的,数字化技术在中国的落地也将会产生各种“适配”的变形,从而融入进中国工业的独特基因之中。

“比如我们在为中国离散型工业做自动化转型的时候,我们会更加注重人机结合的解决方案,不会去刻意追求全自动黑灯工厂,有很多环节是用人可以很容易解决,但用设备需要花非常多钱才能解决的”,柴小舟表示。

一次大跨越

“智能工厂”、“工业4.0”或者是“数字孪生”,无论是用什么样的名称,其大体指向了同一个方向,即在自动化的基础上,链接设备、人、流程等生产各个环节乃至市场、库存等供应链环节,通过数字技术对整个链条进行优化,从而提高效率、安全性,降低成本和能耗。

在最底层的逻辑上,智能工厂并不是近年才出现的概念,而是一个管理和技术长期进化的过程。吕炜涛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三菱电机在2003年开始推进了一项被称为E-F@ctory的智能制造项目,主要也是利用现场的设备和设备产生的数据,对设备维护、流程进行优化,从而达到“最适生产”。

“2006年、2007年的时候,人力成本开始上涨,中国有一些企业就开始投入自动化设备,因为当时中国工厂是‘八国联军’,就是一个厂很多不同品牌的自动化设备都用,于是就出来一批做集成化服务的,我们也是那个时期进入这个市场,这其实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吕炜涛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传感器等硬件设备成本的大幅降低以及数字处理、传输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则为这一概念在全球落地提供了基础,2013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工业4.0”概念的释出,全球工业相继开启了升级之路。

从1.0到4.0是一个逐层发展的阶段,4.0的基础是自动化和精益管理能力,但全世界不同国家工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中国这一点格外明显,相当比例的企业才初步开始进行自动化,仍处于“1.0-2.0”的阶段。

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跨越,西门子工作人员认为,一些中国企业反映迅速,执行力颇高。

西门子有自己的一系列评估企业发展阶段的方式,他们展出的一个案例是一家大型的玻璃生产企业,代表着中国一批制造业的特征。“规模大但自动化程度基地”,按照西门子的评估这家企业此前尚处于工业“1.5”的阶段,而西门子希望做的是在2023年前,让这家企业得以提升至工业3.0的阶段,2024-2025提升至3.5+的阶段。

“国外有些是从3.0到4.0,但中国一些企业是希望方案能够帮助企业从2.0直接跨到4.0”, 吕炜涛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吕炜涛给出了一个例子,一家食品企业需要一个调料袋的自动化封装设备,不仅如此,他们还需要这个设备能够测量到每一袋调料的重量,同时能够将对重量的判断,反馈至生产线,调整自动化的生产设备,从而优化生产,提高质量。“比如机器发现某一批调料袋的质量普遍轻了几克,就反馈至封装设备,让它封装的时候多停一秒,整个链条需要是连起来的”,吕炜涛对经济观察网表示。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科创新闻部主任兼高级记者
主要关注于科技类、创业类产业政策、创投领域以及交通物流领域。擅长深度报道和人物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