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观澜 | “台独”就像菠萝,表面全是刺儿,内心很脆弱

王义伟2021-03-03 13:16

王义伟/文 有一种水果,台湾叫凤梨,大陆叫菠萝。如果给这种水果取一个两岸通用的名字,笔者觉得各取一字,叫“凤菠(风波)”比较贴切。

因为,最近一个星期两岸间最大的新闻,就是由菠萝引发的风波。

作为南方省份,台湾盛产菠萝,产地大多集中在民进党的大本营台湾南部。台湾的菠萝主要是内部消化,一部分直接食用,一部分做成了凤梨酥。凤梨酥是台湾的名特产品,笔者多次品尝,味道真的很好。在大部分内部消化之后,台湾的菠萝有大约1/10对外出口,这其中超过90%出口到了大陆。两岸签订ECFA之后,台湾菠萝在早收清单中,可以免税出口到大陆。所以,台湾菠萝对大陆,尽管出口量不大,但依存度很大,利润也非常可观。

3月份开始,是菠萝的收获、售卖季节。2月26日,大陆海关总署发出通告,暂停进口台湾菠萝。对此,国台办发言人应询表示,2020年以来,大陆海关多次从台湾输入大陆的菠萝中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暂停台湾菠萝进口是为了防范植物疫情风险。这是正常的生物安全防范举措,科学合理,符合大陆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一“萝”激起千层浪。大陆暂停进口台湾菠萝,形同在台湾岛内投下一颗震撼弹,蓝绿两大政党、新闻媒体、专家学者全部跳了出来,开始了各自的表演。蔡英文当局在表达遗憾和恼怒之余,一方面给事件降温,说这是技术问题,一方面号召台湾党、政、军动员起来,买菠萝、吃菠萝,帮萝农度过难关。蓝营这边则是语带讽刺,说民进党早干嘛去了,大陆一直在让利,你们一直不给大陆好脸色,天天骂人家,天天说“武汉肺炎”侮辱大陆,现在好了,有你受的了。

著名媒体人唐湘龙的评论颇为犀利。他说,现在出来表达愤慨的,“不管你是一般的市井小民或者是政治人物,我只能说你们超不要脸!”唐湘龙表示,ECFA就是大陆片面的让利,一让再让,只有台湾农产品到大陆,没有一样大陆农产品到台湾,一样都没有。

高雄科技大学前校长吴建国的观点和唐湘龙类似,他在题为“经济穷台的第一枪”的文章中表示,随便一算,台湾对大陆就有一长串的禁令:禁猪肉、禁农渔产品、禁华为手机、禁区间测速器、禁爱奇艺、禁淘宝、禁无人机、禁联想、禁扫地机、禁海康威视、禁中兴通讯、禁书籍、禁疫苗、禁核酸检测、禁交通运输、禁能源设施、禁金融服务、禁医疗卫生品、禁基地台设备、禁微信、禁百度、禁微博、禁小米…,种种“逢陆必禁”,已经到不胜枚举的地步,民进党政府还好意思哇哇叫吗?

菠萝风波引发的另一个效应,是激起了台湾社会各阶层对统“独”问题的再认识。除了上述大陆打响“经济穷台的第一枪”的观点,也有舆论认为大陆“禁运菠萝震撼力强过导弹”,还有旅美华人学者投书台湾媒体探讨“为何大陆让利无助两岸统一”。有一些探讨还是很有深度的。

在笔者看来,此次菠萝风波,虽然如国台办所言,属于“正常的生物安全防范举措”,但也可以看作是对台湾岛内“台独”成色的一次检验,看看这批平日里叫嚷得特别欢畅的“台独”头面人物和他们的支持群众,是不是立场鲜明、意志坚定,为了“台独”大业可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现在看,正可谓一颗菠萝见真章。岛内的“台独”,真的就像一颗菠萝,表面全是刺儿,内心很脆弱。而且,菠萝表面的刺儿,还不是硬刺儿,都是软刺儿,能把手扎疼,却扎不破。

台湾岛的形状,像一只棒槌。在美国人眼里,像一艘航空母舰。

大陆出版的地图上,台湾被涂成了浅绿色。今天早晨,笔者对着地图上的台湾岛端详了半天,越看,越觉得台湾像一只青翠欲滴的菠萝。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观察报海外部主任,台海问题专家,长期关注民营经济、国际经贸和反倾销,对宏观经济也有深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