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俐/文
“总统是黑人!”
2008年11月4日晚间,当美国迎来历史上第一位非裔总统时,这句子一遍又一遍地传递。当时,我与同事程明霞,挤在芝加哥格兰特公园内百万人群中,采访从全美各州涌来的支持者,包括源自密西西比州的一个白人妇女。她那保守派南方家乡的白杨树上,曾经结着一颗颗因种族仇恨引发残酷私刑的“奇异果实”。
《奇异果实》(Strange Fruit)是Billie Holiday 1939年的名曲,背景在黑白人种族对立的时代,3K党随意动用私刑处决非裔美国人,将死去的黑人悬挂在杨树上,那随风摇摆的尸体,“在雨中肿胀/在风中干瘪/在阳光下腐烂/终将落土/这是如此奇妙而苦涩的作物”——歌曲如此唱道。
奥巴马于2008年第一次竞选美国总统时,其有色人种身份,仿佛蒙上了一层光环。肤色给奥巴马带来了一定的附加价值,虽然那不过是“改变”旗号下的意识形态象征。
那一年,有更多大时局背景因素把他推至权力巅峰。作为媒体工作者,我们先是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隔岸观察、追踪报道总统竞选进程……而那期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金融体系崩盘波及全球经济。直到同年11月,当我与明霞抵达美国实地采访时,见证的不仅仅是总统大选结果,我们用文字和视频记录着当下,结合周报大篇幅报道和网络博客式日记,呈现那个混乱喧嚣的政治周期更替点——“改变”还没到来,更多的是一种弥漫着蜜月期的期许。
现今美国再次进入新一轮的政治周期,经过时间推演的 “改变”,从美国本土到国际舞台上的两极化博弈,不变的依旧是站在各自利益优先论的立场。奇异作物也在变异中,苦涩的政治经济议程,仿佛再次披上“排他”的外衣,而这次,黑人不再是被仇视的仅有人种。
(作者时任经济观察报记者,现任马来西亚Leva旅游品牌策划人)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