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幸近距离观察一个行业的变革

张耀东2021-04-15 17:18

张耀东/文

加入经济观察报社是在2007年7月。那时我已经做了7年的汽车记者,个人发展也进入了一个瓶颈期。特别希望能够到一个深度的、有价值观的媒体提升自己,经观“理性、建设性”的理念一下就吸引了我。

如今,14年过去了,我离开报社创业也有7年了。媒体行业早已是沧海桑田,经观内容的呈现形式也越来越多元化。但每次翻开这份橙色报纸,仍能感受到其精神内核依在。

在经观的7年里,也是汽车行业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时期。这种变化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技术革新;二是自主品牌车企崛起。新能源汽车出现,让业届看到了借助技术跨越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不过,争议也颇为激烈。有投机者出于“骗补”等目的一拥而上,也有理性者认为不要搞“大跃进”,要稳扎稳打。2007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规定》正式实施,新能源汽车生产才开始逐渐规范。

作为媒体人,能够近距离观察一个行业的变革是幸会的。特别是经观这样强调独立思考的媒体,展现多方的观点和举措也是义不容辞的事。因此,经观刊发了大量关于车企新能源转型、骗补乱象、积分政策等文章,在行业引起了较大反响。这两年,虽然以蔚来、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进入公众视野,也带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资本狂欢。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游戏规则不断涌现。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期。

2014年,我离开了报社自己创业,方向仍与媒体相关。这让我更加体会到坚持“初心”的不易。或许媒体赛道还会剧烈变化,但是好的内容,可以启迪心智的报道在每个时代都是稀缺的。在我看来,经观就像一个睿智的谏言者,推动着中国商业社会的健康前行。

祝福报社再下一个20年,依旧精彩。

(作者时任经济观察报汽车版主编,现为智颖网络创始人)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