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注意力盛宴上的秃鹰

余寒2021-04-15 17:22

余寒/文

六年前夏天的一个晚上,天津危化品爆炸,165人遇难,其中有99人是消防人员。

统计数据是后出来的,那天晚上手机里全是爆炸现场的视频和照片,伴随着全网的谴责、谩骂和想象。我想去现场一探究竟,于是私自买了票,心想不算出差不报销也得去一趟啊。抵达时,现场已经被全部封锁,官方在附近一家五星级酒店连续开了14场新闻发布会,向外传递信息。时任天津市市长在第十场发布会上首次现身道歉,一年后他因严重违纪,被免去职务。

由于信息有限,我很快离开了发布会现场,去爆炸区域一圈一圈地绕,从缝隙里看事故现场、警觉的警卫、来往的路人、进出的车辆,一点点核实手上的线索,随后溜进了中外运天津储运办公大楼,看着门牌进去后,立马把门关上,和屋里的人表明来意,一屋被赶就换一个屋。

做记者的时候,被拒绝是常态,危险有时,扑空有时,假面有时,被打动到不能自已也有时。

经观教会我的是朴素的观察、中立的表达,它也许不是奇闻轶事,不是微博热搜和10万+,不做这场注意力盛宴上的秃鹰,但这些时代记录的背后是我们从何处来,为何而起,到何处去的答案。

我没毕业就加入经观,毕业后领到第一份正式工资,感慨居然去追求真相还能给我发工资。那些热血青春不常忆,精神故土的往事却历历在目。

(作者时任经济观察报记者)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