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奖计税方式变了:三年前的一则通知即将生效,你的年终奖应该今年发还是明年发?

杜涛2021-11-05 23:31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杜涛 一份三年前发布的文件近日引起了一些公司人力资源和税务主管的关注。他们发现,公司员工的年终奖承担的税负可能会因此发生一些变化,对一部分员工来说,他们或许要为同样金额的年终奖缴纳比过去高一些的个人所得税。

这份文件就是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在2018年个人所得税法修订之后,个人所得税转向分类和综合相结合的税制,个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如何计征个人所得税,如何与新税制衔接,直接关系纳税人的利益。这份在2018年年末发布的《通知》给出了一个过渡性的解决方案,即提供了两种计税方法。

一种方法是,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规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本通知所附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以下简称月度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通知》同时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即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也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

根据这份文件,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也就是说,今年年内取得的年终奖,缴纳个税有两种计税方式,即单独计税和合并计税。到了明年取得的收入,就只有合并计税一种方式。考虑到大部分公司会在2022年初发放2021年的年终奖,也即大部分纳税人只能选择合并计税。

不过一些公司人力资源和税务主管在测算中发现,如果选择合并计税,意味着一部分员工的税负可能会增加。一家跨国公司的税务部门主管张恒(化名)说,他们计算发现,若是没有新的优惠政策,对于工薪阶层来说,同样的年终奖最终纳税额可能会有所增加。

据悉,一些公司已经和自身主管的税务部门反映了这方面的问题。不过目前还不知道这个时间表是否会有所调整。一位财税人士告诉记者,据他了解,当前对于工薪阶层代扣代缴部分的年终奖税收问题还有分歧,其中一种观点认为,这些收入人群是消费的主力,当前消费不振,在税收问题上应该有所倾斜。

11月5日,智方圆税务师事务所主管合伙人王冬生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年终奖优惠政策要不要延期,还是要结合这项政策出台时的个税制度和政策目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政策是2005年开始实施的,当时的个税制度还是分类征税,按月(次)计税,工资薪金每月计算所得。而全年一次性奖金如果在发放当月并入当月工资,将导致纳税人适用较高的税率,有点不合理。所以,对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计算个税,有助于税负公平。

但是个税法修订后,税制已经变成综合与分类相结合,工资薪金是综合所得的一部分,而且是年度计税,当初制定全年一次性奖金政策的必要性,已经不存在,全年一次性奖金再单独计算个税,已经没有必要。新个税法实施后,给三年的过渡期,已经充分考虑到了政策变化对纳税人的影响。据此,王冬生说:“从税制的规范性、合理性讲,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计税的政策到期后不应再延长。”

算了一笔账

居民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计征个人所得税,单独计算纳税和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两者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区别?经济观察报记者走访了不同行业的人士,了解他们的收入和支出情况,也一起算了一笔账。

林女士是广东一家电商公司的员工。为了在大城市安家,她也只能在城市的偏远区买的房子。

即使如此,她刚买的新房还要大半年才能搬进去,个税附加扣除中增加了住房抵扣,但是房贷的压力又是巨大的,特别是现在既要交房租又要还房贷。

林女士每年收入大约是税前19万元左右,加上当年的年终奖,2020年林女士发了3万元左右的年终奖,到手2.9万元左右。林女士仔细的算了下,19万元的税前收入+3万元的年终奖按照之前单独计征的方法,她个人合计应该交21000元左右的个税,若是同样的年终奖,并入当年综合所得,直接按照22万元的收入来计算纳税,合计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大约27000元,也就是多交5000多元的税。

林女士有些无奈:“房租3000元、房贷5000元、吃饭3000元,一个月大部分工资已经去掉了,作为女孩子还有化妆品、衣服的消费等,所剩无几。”

北京女孩子晓薇(化名),85后90前,医美从业者。她每月税前收入5万元,有2.5个月的年终奖,按照北京的社保政策,每月需缴纳数千元左右的五险一金,把全年缴纳的个人所得所得税平均下,每月大约也是6千元左右,平均每月税后到手3.8万元。一年前,她刚花了全部积蓄加上东拼西凑的借款和银行贷款总共500万元买了五环外一套房。现在每月还掉1万元房贷,再拿2万元还消费贷和借款钱,剩下8千元就是自己的可支配收入。

晓薇测算,若是按照综合累计收入交税,自己的的个税要多交24000元左右。原来,两个半月12.5万元的年终奖按优惠算法到晓薇手后还剩下11.27万。医美行业最近比较火,新设备、新产品层出不穷。晓薇一点不敢懈怠,不敢生病也不敢结婚生娃,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提高技能,以保住稳定的收入来源。当然,她也盼着能有机会晋升或者跳槽,再多赚点。

前述跨国公司税务主管张恒告诉记者,工薪阶层和企业签的雇佣合同通常按税前工资核算,如果雇主是外资或者上市公司,会很严格的遵照国家法律缴纳五险一金,当然还有个人所得税,之后到手的净收入只剩下百分之六七十,这其中还要拿出一大部分去支付房租和房贷。偶尔有些聚餐或者人情往来,再留一点风险储备金,余下的可支配收入屈指可数。

张恒分析,之前个人所得税是超额累进税率,把应纳税所得额划分为若干级次,分别适用3%-45%的税率。目前全年一次性奖金优惠算法的单独计税,和每月的工资一样,可以根据金额对应从最低级次3%开始的税率,两者相当于从同一水平线开始的并列台阶。优惠算法取消后,全年一次性奖金不能再单独计税,需要与每月的工资合并计税,相当于两个并列的台阶摞在一起,相应的很可能要适用更高的税率。

不过一些税务人士在计算中发现,能够拿到高奖金的纳税人很可能并不受影响。尽管他们无法确定这个“高”的门槛究竟对应多少收入。比如说,假设一个纳税人的工资奖金合计96万元,若是采取每月平均年终奖的计算,比如12万元+84万元年终奖,要缴纳个人所得税29万元左右,若是合并计征,只需要缴纳个税25万元左右。

实际上,过去几年中,不少高收入者在缴纳个税时,对于一次性年终奖的处理就是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

王冬生认为,如果仅就这项政策本身来看,在分析税负的变化时,应全面看,整体比。根据纳税人目前收入水平,按照现在的综合所得计算,即使取消全年一次性奖金政策,其应纳税额,可能也会比新税法实施前,允许一次性奖金单独计算要少一些,因为扣除标准提高了,每月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还有多项加计扣除项目。当然,不排除也有人税负可能增加。但政策的调整,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都受益。如果让所有人都满意,那就不是政策了,也是不现实的。

张恒则建议,对于广大的普通工薪阶层来说,如果在取消奖金优惠政策的同时,相应降低个税税率,拉大各级税率对应的应纳税所得额范围,比如在现有基础上每个级次增加5到10万元。这样可以保持工薪阶层的个人所得税税负基本不变,增加他们的改革获得感。

个税下一步

2018年,中国启动了力度最大的一次个税改革,其中一大核心是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四项收入合并为综合所得,采用统一的3%-45%超额累进税率,中国个人所得税从分类进入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制度。

一位匿名的财税专家认为,年终奖的问题核心不在于优惠是否要延续,首先应该讨论的是,这是劳动所得还是资本所得?

他表示,个人所得税不同税目代表不同利益群体。现在中国个税纳税群体大部分都是工薪阶层。这也带来第二个问题,个人所得税核心的问题不在于征收方式,核心在于对于资本所得的征收不到位。按照税收公平性,对于资本所得和劳动所得应该公平,但是对于富裕群体来说,比如一些富豪会有信托等各种各样的避税方式,所以重点是对资本类收入加强征管。

张恒也知道,公司高管和外籍人士可以利用大湾区或者海南的优惠政策,做一些合法合规的税务筹划,有效降低税率。或者公司还可以利用一些地方上的招商引资政策,帮高管们申请一些财政返还或者荣誉奖励。但是大部分工薪阶层自己没有能力做税务筹划。“公司人力和税务部门为了避免风险要合规纳税,而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简单清晰。”

王冬生也认为,现行的个税制度主要还是对劳动所得征税,对资本所得还是20%的税率。但如何加大对高收入者,尤其是来自投资和财产所得的高收入者的调节,是下一步个税改革要研究的问题。不能因为该走的一步现在还没有走出去,就把综合所得已经走出去的一步再收回来。“如果全年一次性奖金既定的政策到期后再延长,相当于让已经走出的一步又收回来,看似暂时缓解某个矛盾,但不知又会出现多少问题。还是应该在前进中解决问题。”王冬生说。

数据显示,个税改革之前的2018年,个人所得税收入是13872亿元,同比增长15.9%;2019年,个人所得税收入10388亿元,同比下降25.1%;今年前三季度个人所得税收入10413亿元,同比增长21.6%。今年前三季度增幅分别19%、24.9%、21.6%。专家预测,若是全年个人所得税收入维持20%以上的增幅,那么2021年个人所得税收入将会接近2018年的水平。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财税与环保新闻部主任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财政、货币政策领域。主要关注财税、金融、审计、环保、PPP、大工业等相关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