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降档制造业升级闯关 重庆正在穿越产业转型的“三峡”

看川论渝2023-07-27 19:37

杜远/文 近日,重庆发布2023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全市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3万亿元,同比增长4.6%,低于5.5%的全国增速,较重庆一季度4.7%的增速也有所放缓;分产业看,重庆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低于第一、三产业的增速。

在中国经济面临“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的挑战下,重庆GDP增速的放缓,既源于当前宏观经济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也与重庆自身的产业结构和发展阶段有关。

重庆制造业之变应对“需求之困”

重庆有着深厚的制造业基础,GDP体量的约40%为第二产业,其中又以电子信息、汽车两大产业为主。2022年以来,随着传统市场逐渐饱和、国内外整体需求收缩,中低端电子产品、燃油汽车的需求步入下行周期,重庆唯有进一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才能为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大动力。

如果拉长时间线,重庆制造业当前面临的挑战并非“新问题”,数十年来,重庆相继面临过军工企业“军转民”、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摩托车需求萎缩后的产业替代等任务,并最终成功“闯关”。重庆历次产业转型升级,其外部动因也大多源于需求端的剧烈变动。

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国家调整大政方针的背景下,长安、嘉陵、建设等在渝军工企业重点转向民品生产,汽车摩托车产业链逐渐形成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在10余年间带动孕育了一批享誉全国的重庆“摩帮”和零部件企业。至2007年,重庆的摩托车产量约占全国的30%,摩托车发动机占全国的50%以上,成为重庆的支柱产业之一。

到2009年,国内摩托车产销量双降,加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引发海外需求萎缩,使得全国摩托车产业进入下行通道,重庆自然也无法独善其身。面临产业“闯关”的形势,重庆一方面凭借长安及合资品牌引领,卡位汽车产业,与此同时,成功引入惠普4000万台笔记本组装项目,培育打造了一个庞大的电子信息产品产业集群,形成了持续多年的发展动能,其产业模式和发展路径此后亦被众多中西部城市所借鉴。

回到当下,包括重庆在内的诸多中西部城市,在产业周期规律的作用下,其制造业大量传统产品的市场需求步入下行周期,如燃油乘用车,国内销售量在2017年达到2390万辆的峰值后,一路下滑至2022年的1609万辆;PC(含笔电)、智能手机在经历过疫情头两年的透支性增长后,2022年全球PC出货量下滑23.90%,智能手机出货量则下滑11.3%。

在众多产业研究者看来,新能源汽车对燃油汽车的替代,性能过剩、硬件和应用创新不足影响下PC、手机市场的阶段性“见顶”,已成为较为确定的趋势,此外,相比东南亚的一些新兴经济体,国内哪怕是要素成本较低的中西部城市,在一些环节上也不再具备比较优势,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套用史学家唐德刚的“历史三峡论”,如果说社会形态的转型期被视为历史的“三峡”,重庆在产业发展上,正在穿过新旧发展阶段的“三峡”,这既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产业格局的焕新也将开辟豁然开朗的新局面。

“赛马榜”“路线图”和新动能

重庆官方对于产业大环境的变化较早即有预判,但对于当地近1.2万亿年增加值的第二产业而言,转型升级显然无法一蹴而就,更需要逆水行舟的加速度。2022年12月,袁家军履新重庆市委书记,在“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的主线下力推重庆产业这艘“大船”驶向新的航道。

半年多来,重庆主政者的一大着力点就是给区县、部门的主官“加压”。2022年底,重庆市委提出要创新机制,建立“区县委书记和部门一把手例会”“争先创优赛马比拼”等五项机制,督促鞭策之意溢于纸面。

2023年2月,重庆市招商投资促进局按照市委市府要求,发布重庆各区县2022年度招商引资“赛马榜”,通过一个总榜、五个分榜,对各区县招商引资成效进行分类排名,此后又发布2023年一季度、二季度“赛马榜”。这一高频度榜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各区县主官的“KPI考核”,进而形成了一条由主事官员到中基层公务员的压力传导链条,也促生了整个行政体系的新动力。 

这种“加压”有一个值得品味的细节。今年4月,一季度经济数据出炉后不久,重庆组织区县委书记和部门一把手召开季度例会,总结分析前期各区县部门工作。当地官员透露,季度例会现场由市委组织部负责人主持,或显露出“能者上庸者下”的意味。

7月27日,重庆市委召开区县委书记和部门一把手第二季度例会,当地官方媒体报道,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在讲话中强调:“做实现目标的贡献者、实干争先的引领者、攻坚克难的奋进者,决不当拖后腿的畏难者、躺平者。”

在力推“赛马”机制的同时,重庆亦根据自身禀赋和内外环境提出了新的制造业“主航道”。6月5日,重庆官方提出未来5年着力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迭代升级制造业产业结构,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

“33618”的第一个“3”,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三大万亿级产业集群;第二个“3”指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软件信息服务产业集群三类五千亿级产值。“6”,则代表新型显示、高端摩托车、轻合金材料、轻纺、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新型储能六大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此外,还包括聚焦未来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培育壮大18个“新星”产业集群。

从汽车产业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从电子信息产业到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并将先进材料产业提升到主导产业的地位,显示出重庆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心,也是根据重庆制造业底子规划的升级“路线图”。

当地政府人士透露,重庆多年来一直延续“八大产业”(汽车、摩托车、电子、装备、医药、材料、消费品、能源)的分类和规划,“33618”提出后,重庆今后将按照新的产业门类进行统计和调度。这一统计口径的变化旨在聚焦和细化,也将为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确立更为具体清晰的坐标系。

纵观重庆历次产业升级路径,无论是依托“军转民”构筑强化制造业体系,还是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开启内陆开放新局面,无不是融入国家发展大方向充分运用政策红利。

当下,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背景下,重庆也在持续开拓政策方向和自身发展的契合点,其中一个重点领域,应是强化中新互联互通机制下金融、资本市场对重庆制造业的赋能。

7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在率团访问新加坡期间,出席了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区域合作论坛,“共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重庆跨境数字贸易发展战略合作”也在此间启动。

官方媒体报道,袁家军在与新加坡金融机构高层举行早餐会时提出,“希望两地金融机构加强政策对接、推动金融股权合作、探索交易平台合作、推动金融业务合作,更好发挥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上述领域,既是重庆产业发展多年来的“短板”,也将成为推动重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能。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看川论渝】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