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红:独立制片人的困境与可能性(2)
王小鲁
14:01
2010-03-19
订阅
 1  |  2  |  3  |  4  |  5 

对于独立剧情片来说,独立电影展映活动包括南京独立电影节和北京独立电影节(通州宋庄),其实主要是“第一部电影”展示的场所。他们放映的多是导演出于电影热情而自筹资金的处女作。处女作并非质量差的代名词,相反,第一部电影往往因为外在商业和政治控制的缺位而更能自由体现导演的艺术本色,一个导演的可能性在第一部作品里将看得非常清楚。

崔红说希望自己参与的电影应该是有现实性的,但是她又有意识地与纯粹批判现实主义的东西保持距离,她说自己期望一种新的现实表述。“现实的震撼力已经非常强了,如果故事片导演不去有意识地尝试某种程度上的升华或处理,就应该拍纪录片。”她后来说,自己在赵晔的作品《马乌甲》中看到了导演从人出发、富有诗意的风格,而王笠人《草芥》的现实表达则让她觉得“靠直觉、有激情”。她期望后者能制造出一种个人化、风格化的作品。

崔红本来可以选择和已成名导演合作。她后来选择新人而不选择成名导演的原因则是来自风险投资的概念。“我是一个商人,如果我有一笔资金,不会一次性投入一个项目或某一个导演,而是同时投两到三个新人。”

这样的选择无意中使中国的“地下导演”获得了一个通过正常的制片渠道获得资金的机会。经过一年的运作,《扎赉诺尔》拍摄完成并在电影节上获奖,成本已经收回。这个成绩已经是一个胜利,因为选择赵晔这样相对不出名的导演是意图把导演作为长期合作的对象。

《刺青》的完成并不顺利。导演与电影拍摄场地、福建某县的当地政府发生了矛盾。开始时他们欢迎在自己的家乡拍电影,但是后来他们上网并在导演的博客发现了导演的剧本大纲,看到里面有批判性的内容,于是马上翻脸,不准在此地拍摄。在拍摄当中剧组被迫仓促转移。而这个剧本并没有拿到电影局的准拍证,所以说国内的市场几乎没有,像《扎赉诺尔》尚可以在国内卖给电影频道,《刺青》不可能在国内电视台播出,所以它最后获得的投资相对少得多。

但是《刺青》这个剧本里有很多需要耗资更大的场面,导演肯定是希望投资更多一些,制片人则需要考虑成本回收的可能性,只能给予有限的投入。后来电影拍摄中又出现工作人员受伤事件,这个电影最后仓促完成,导演的很多想法没有落实,至今没有见到任何商业成绩。

这是2009年独立电影界最为遗憾的事件之一。每个人都是善意的,但是最后却没有得到值得期待的结果。这次独特的制片尝试最终没有给予一个令我们振奋的楷模,而这正是独立电影非常需要“提气”的时节!本次实践只为独立制片的历史提供了一个极其复杂的案例。导演如何在自己的艺术激情、有限的商业预算和尚未完善的电影体制之间进行周旋?制片人如何在各种力量间获得一个平衡?中国独立电影缺乏工业化运作的现状使电影创作显得非常不正规,缺乏保障。目前独立电影的工业化需求十分强烈,但是我们什么时候才可以获得相关方面的发展空间?

所谓独立制片人在我国其实还是一个很新的概念。一般有两种理解,一种“独立”是体现在经济方式上,另外一种体现在内容和精神中。有时候前者决定后者。独立制片人有时候是指在大的垄断性公司(在国内是中影、华谊这样的大公司)之外进行工作的制片人,他们策划项目寻求合作,但是项目的内容可能并不独立,它甚至可能是非常主旋律的。现在国内很多制片人并没有自己独立的艺术理想,他们运用极小的成本、快速拍出一些可以卖给电影频道的主旋律电影,然后在短短的时间内赚取几十万。正是这些人这些作品在规定着中国电视电影的品质和观念。这样的“独立制片人”在国内有很多。

 1  |  2  |  3  |  4  |  5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