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信贷”:流动性脱缰之谜(1)
陈旭 胡蓉萍
2011-04-25 07:42
订阅
 1  |  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陈旭 胡蓉萍 资金依然充裕。

不过,股市没有继续突破;房地产调控一波胜一波;白菜烂了,炒资败退农产品;艺术品市场捉摸不定。

那么,充裕的资金哪里去了?

时下,信贷产品的高利差促使不少逐利的资金转向了金融业中最传统的“放贷业”。众多企业开始和银行一样做“钱生钱”的生意,他们提供流动性和信贷,并赚取利差。

这,俨然成为当下最好的投资方式。

苏州一位有色金属行业的民营企业家正在积极申请成立一家小额贷款公司。“这个行业越来越有钱赚了,今年在省里将小贷公司杠杆放大政策出来之后,小额贷款公司的年平均资产回报率我个人估算会在15%到17%之间。”

上市公司中,做“放贷”生意的也越来越多。新安股份、大杨创世、中卫国脉……他们的放贷方法呈现出委托贷款、信托理财等多样化品类。

据本报了解,目前一些地产企业向信托公司的融资成本已经超过了20%,而且出现了融资后再拆借的现象。

央行货币政策相关部门的一位官员在得知这种状况后很疑惑:“哪些行业和公司有如此高的利润来接盘这些资金?如果大家都去放贷了,那么资金最终的用途是在哪里?”

企业放贷

4月19日,因得到巴菲特称赞其西服质量而成名的大杨创世公告了一份不太好看的一季报——净利润同比下跌37.07%,主营收入下跌17.18%,销售净利润萎缩至7.34%。

同一天,公告决定动用4.8亿元闲置资金进行投资理财,这笔资金占公司去年净资产的57%。

大杨创世证券代表潘丽香称:“这都是公司日常经营的剩余资金,不拿去投资难道放在银行?”但她并未回答公司购买总额1.5亿元的信托理财产品投向。

2008年末,大杨创世投资理财的金额为1500万元,2009年末为2.94亿元,2010年末为3.09亿元,今年一季度则飙涨到了4.8亿元,这其中,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占了大多数。

去年上市的陕鼓动力,3月2日披露投资6亿元购买中信信托两款地产理财产品。此外,它还有数笔其他理财产品和股权投资,总数接近15亿元。

中卫国脉今年也购买了5亿元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投资标的是债券、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等,另外公司委托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空港支行向一家投资公司贷款1亿元。

去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只有8000万的新安股份,全年在委托贷款项目上的投资是2.69亿元,其中一笔委托中国银行建德分行向玉环恩都福朋喜来登酒店有限公司的5000万元贷款,预期年收益率达到了18.9%。

东阿阿胶去年至今用于理财产品的投资已经超过12亿元,其中不乏投资标的为地产项目的信托理财产品。

这是一幕幕有趣的情境:这边有企业通过委托贷款、理财产品间接放贷,那边则有企业资金紧张,需要贷款,也因此,更多的企业通过银行或者信托进行点对点融资。

江苏新城地产股份有限公司4月20日发布公告称,与中泰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设立“中泰·上海东郡股权收益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江苏新城将持有的上海东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100%股权的收益权作为信托产品发行募集资金,用于公司项目建设。

信托计划具体为,江苏新城向中泰信托转让上海东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100%股权的收益权,而中泰信托支付转让对价人民币4.5亿元(即信托资金总额),具体金额以中泰信托实际支付的金额为准,但不低于3.5亿元人民币,融资成本则为不超过14.7%。

刚从浙江出差回来的易方达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刘超安了解到,目前浙江当地很多银行其实有额度,但是就不放贷,即便是优质企业。但民间融资的需求极其旺盛,金融机构就选择发理财产品给民营企业融资。

如此操作,众多企业就可以与银行一样做“钱生钱”的生意。

用益信托工作室预计,今年货币紧缩和房地产调控这两大因素将维持融资类集合资金信托的高速发展。此外,今年一季度委托贷款增加 3204亿元,同比多增1684亿元。

事实上,因为信贷规模控制和紧缩的货币政策,一方面,流动性依然无法流入到需要资金的实体部门,同时资金需求依然旺盛,这也使得逐利的资金目光瞄准更广泛但却又更传统的放贷、债权市场。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