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要闻
金融投资
公司产业
商业评论
观察家
商务生活
今日媒体
研究报告
经济日历
品牌活动
在持股结构上,一方面,坚决抛弃公司经营面没有实质性改变的题材股垃圾股,另一方面,逢低买入并持有绩优股蓝筹股,从过度炒作资产注入,转向价值投资、经济趋势投资。
行业配置
超配——估值相对合理的大市值行业,包括,金融(银行、券商、保险)、钢铁、交通运输、房地产、机械(汽车汽配、铁路)等
标配——产业景气反转上升的行业,包括,节能环保新能源、通信、电子元器件、造纸包装、化工、公用事业;
产业景气度高的行业,包括,商业、医药、旅游酒店、食品饮料、有色、煤炭
4.1消费结构升级,相关行业维持高景气度
由于我国的消费升级是在人口结构变化、收入增长以及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相应的消费升级的趋势,也会呈现“必须消费”向“休闲消费”扩张的趋势,从“价廉物美”型消费向“品牌化”、“健康化”升级。
“必须消费”向“休闲消费”扩张。世界主要国家人均收入从1000 美元提升到3000美元时消费结构变化显示,保障基本生活的必须消费食品饮料、衣着的比例在减少,而金融服务、交通通讯、房地产、医疗保健、娱乐用品及服务的消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
“价廉物美”型消费向“品牌化”、“健康化”升级。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还体现在原有消费品种的升级,特别是在以往最大的开支——食品饮料和衣着服饰上,更注重健康与品牌。为行业中具有良好品牌的龙头企业,具有健康概念的食品饮料、医药保健等行业公司,都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
4.2分享经济增长新模式的景气行业
节能环保类股由于代表了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将有机会从宏观调控中获益。节能环保企业可以分为节能、环保、新能源三类。
4.3产业升级相关,景气度持续看好的行业
上游行业,煤炭采选业以及黑色金属采选业,受益于落后产能的淘汰和产品价格的提高,景气有望继续维持。钢铁、有色等原材料行业景气继续回升。特别是钢铁行业,虽然受到出口退税可能取消以及铁矿石价格上涨的不利影响,但是,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升级继续带来旺盛的市场需求,加上对政府推动钢铁行业重组、提高准入门槛,钢铁行业景气有望持续。
先进装备制造业景气将持续提高
装备制造业维持普遍增长态势。从前两个月的工业利润数据分析,专用设备和交运设备利润增长速度几乎是2006 年的两倍。在专用设备中,工程机械利润增长2 倍,环保设备利润增长1 倍。在交运设备中,铁路设备和船舶设备都增长1 倍以上。
我们认为,下半年先进装备制造业景气将持续提高。如果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可能抑制工程机械等通用装备制造业。 但是,特别是专用机械设备(包括电子电工,环保设备,矿山、冶金、建筑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包括,铁路装备相关、汽车汽配、造船等)、机床、航天军工等产业将受益于产业升级和产品市场范围的扩大,从而,表现出抗周期性的特点。另外,通过模仿—国产—进口替代—自主创新—出口的道路,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出口比例增大。
4.4主题投资——蓝筹股、奥运
蓝筹股——估值合理、流动性溢价、港股行情推动
根据2006 年年报,主营业务收入前100 家上市公司的收入占全部上市公司主营收入总额比重高达67.58%,总资产占全市场的比重高达86.56%,净利润占全市场的比重达76.65%。这100 家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结构基本上反映了上市公司的整体的产业结构。目前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以制造业为主56%,其次是金融保险业11%、批发零售贸易业8%和交通运输仓储业8%。这几大行业在未来几年能保持较好的业务增长,从而,带来未来上市公司整体盈利的可持续增长。
业绩一致预期数据显示,上证50、上证180(行情论坛)、沪深300(行情论坛) 等指数成份股所代表的蓝筹股增长速度与上证A 股非常接近,都以高于30%的增长速度的增长。而今年前5 个月,蓝筹股涨幅持续大幅度落后于题材股,估值水平也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香港回归10 周年临近之际,特别是QDII 扩容引发了估值水平明显低于A 股的港股上涨,引发了H 股-A 股正反馈效应。H 股多是蓝筹股,特别是A+H 股溢价的快速缩小,又会反过来构成A 股市场蓝筹股的有力支撑。重点关注这些两地上市蓝筹。
4.5奥运成就梦想,寻找伟大企业
A 股市场上的奥林匹克景气渐渐升起。历届奥运会举办经验显示,奥运投资一般在举办前一年或者举办当年达到最高峰;消费拉动主要表现在奥运会举办当年;辐射效应在奥运会成功举办后长期存在。目前距离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恰好是一整年的时间,正是把握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带动作用,把握与奥运主题相关的行业与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的关键时期。
机会一:分享奥运投资盛宴
北京奥运投资规模远远超过了历届奥运会。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总额接近2800 亿元人民币。从投资资金的流向看,主要用于场馆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环保建设等。因此,建筑建材、交通运输、节能环保、通信电子等行业直接从奥运投资中受益。
机会二:分享奥运消费盛宴
奥运引起人流聚集效应为消费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2008 年预计北京入境旅客将增加14%,国内旅客将增加7%,这对北京地区的商业零售和旅游酒店是不可多得的机遇。另外,房地产行业得益于奥运所引发的价值重估效应。奥运期间举办城市房地产价格都会出现大幅上涨。消费效应比投资效应更持久。由于城市形象提升,奥运会后几年,主办地的旅游酒店、商业零售、房地产等消费行业仍可持续发展。
奥运带来的注意力经济为名牌消费品创造了历史性机遇。1996 年,全球35 亿人收看亚特兰大奥运会;2000 年,37 亿人收看悉尼奥运会;2004 年,39 亿人收看雅典奥运会;220 个国家和地区300 个频道进行了35000 小时的转播。这也为传媒和广告业创造了一个全球性的巨大市场。
机会三:品牌驱动,走向伟大的企业
奥运的广告效应十分显著,是企业提升品牌形象、开发世界市场的绝佳机会。据市场经济专家分析,在一般情况下投入1 亿美元,品牌知名度提1%,而赞助奥运,投入1 亿美元,知名度可提高3%。很多世界顶级公司都借助奥运腾飞,如三星、可口可乐、日本精工、VISA 等。特别是三星模式最为显著,2002 年,韩国三星成为悉尼奥运会的TOP 赞助商,三星品牌价值在一年内从64 亿美元跃升至83 亿美元,全球排名也从第42 位上升到第34 位,2003 年竟达到25 位(108 亿美元),成为全世界上升最快的品牌。中国正处于本土企业的品牌走向全球的爆发期,奥运会的赞助商以及其他具有品牌优势的A 股公司将面临巨大的机遇。(兴业证券)
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