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商界记者 朱熹妍/文 刘丽杰/摄 “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
——《马可福音》十六章十五节
Tim Lancaster,有着一双淡蓝色的眼睛,他的中国名字也很梦幻,“蓝天睦”。
这名字跟他的职业很和谐。他在英国碳信托供职,负责碳信托与中国节能合资公司的筹备、运作。这个公司成立后,将有两大使命:培育开发新兴低碳技术,将部分英国低碳技术企业引入中国;为在华的英国和中国低碳企业提供资金投入。
他相信这是一座桥梁,为此,他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女从伦敦来到中国。
布道
合资公司的申办、注册已经接近尾声,蓝天睦已经选好了3家来自英国的低碳技术公司向中国节能推介,这是英国碳信托在本土孵化成功的公司:一家可以让机房高效冷却;一家可以减轻太阳能板的重量,以便它们能够更方便地安装在房顶;一家则在研究一个新的能分解出生物丁醇的菌种。
“我希望他们能够成为第一批受益的项目。我们也在中国寻找这种有潜力的公司。”随着公司的发展,他们会在中国开展孵化器业务,把英国碳信托多年的经验带来,帮助那些处于初期的优质企业。这些企业,因为缺乏管理、市场经验,绝大多数入不敷出,被称为“死亡谷里的公司”。
一切面临着新的开始。“感谢我的妻子,她很费心地让三个孩子们都能尽快适应这里的生活。”如今,4岁的小儿子已经在双语幼儿园里,交到很多中国朋友。
他也请了位中文老师每天教他一个小时。一天,这位老师告诉他,她的丈夫在一个地方办厂,当地政府要求必须建一个低碳企业,他们不知道怎么办。蓝天睦很高兴地说:“我可以和他谈谈。”这样不断发生的小事,让蓝天睦为当时的选择感到欣慰。他说,他亲身体验了大众对环保的态度变化。以前大家很少有人知道,但是现在大家天天都在谈论。
如果他拿出一袋洗衣粉或者一个灯泡,你不要惊奇。他不是在向你推介商品。仔细看看合资包装下面的小标识——这里记录着它留下的碳足迹。英国碳信托目前正与一些公司一同测试减碳标签,从而向客户提供产品的碳足迹信息。也许人们不一定会按照碳足迹的多少来购买商品,但是蓝天睦认为,只要有人看到,就可以对消费者产生影响,让越来越多的人有环保的概念。
他正在向中国的企业推行这个标签。在中国,已经有三家公司参与这项活动实验,一家纺织公司、一家玩具公司,还有一家纸业公司。但这并不容易。“你必须深入他们整个流水线,而且很少有人愿意提供真实的数据。”
- 感受会议经济 博鳌三日行 2010-04-13
- 胡锦涛:中国汇率改革尤其不会在外部压力下推进 2010-04-13
- 有话:这是不是“好人沉默”的年代 2010-04-13
- 我们影院见 2010-04-13
- 冯建中:四体会将扩大获奖面 不设金银铜牌 201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