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诚看内地与香港文化(4)
导语:我觉得,现在产生的冲突是过渡时期暂时的现象,我同意昨天座谈时,香港官员跟我说的一句话,对于(内地和香港)不同制度文化的融合,十五年太短了,融合是需要很长时期的过程的,包括香港本地人才的崛起和培养方面

 

第二个是自由行方面,内地经济增长,收入水平的提高,有钱人越来越多,所以到向往到香港来的人很多,实现的人也越来越多。我觉得,现在来港的内地人可能要有三千八百万的趋势,这对香港带来很大问题,主要是香港的承载力能力问题。北京有1.6万平方米,香港只有一千平方米,他的承载力有限,接受能力的不足。我在北京也听说,自由行对香港人带来一些困扰。比如香港人说铜锣湾、尖沙咀都不愿意去了,全都是说普通话,和服务员讲广东话反而不理你,还有交通的拥堵。

再深入观察,自由行虽然能赚很多钱,物流和商铺方面也有很大发展,听说中环、铜锣湾的商业用房增加得很快租金,也很高。这迫使香港的中小企业退出,同时也使得香港的名包,珠宝集中发展起来,这样实际上对香港的商业生态产生不好的影响。

自由行这块,我觉得可以采取一些新的措施,这是我对香港特区政府提的意见。我觉得,现在产生的冲突是过渡时期暂时的现象,我同意昨天座谈时,香港官员跟我说的一句话,对于(内地和香港)不同制度文化的融合,十五年太短了,融合是需要很长时期的过程的,包括香港本地人才的崛起和培养方面。

融合,我举起六个数字,汶川地震时,大陆作家韩少功写了一篇文章,歌唱这一年香港政府拨款六个亿人民币支援汶川地震救人。大约有18万内地人(主要是广东、上海)在香港工作,还有将近48万香港人到深圳购房居住,还有内地人到香港上大学增长650倍,目前内地和香港合拍的影片达到210部……内地腹地极为宽阔,经济发展还有很大很多空间,可以借鉴香港的经验。同时支持香港的发展,使香港发展有一个很大的后台做支持。经济方面也有很多的合作方面,大陆的土地制度、福利其实也在向香港学习,比如土地转让制度,大陆有很多行业方面需要借鉴香港经验,因此我觉得,双方的融合是大趋势是会不断发展的,目前的是会有些阵痛和冲突。
 
(本文根据马立诚在2012年7月第23届香港书展上的讲座整理而成)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