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区域新闻 > 焦点 >
房山之防(2)
2012-07-27 22:50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冯军 陈文雅 谢良兵 胡芳洁 熊玄 王进波 编辑:经济观察网
导语:像房山长阳镇那些摘掉“泄洪区”帽子的地方,变身为楼盘林立的新城之后,是否会有隐患——即使在这次洪水中,这些地区的损失,相对没那么严重。

参差不齐的预警

“此次死亡人数最多的乡镇,基本都处于房山区平原地区,而山区的十渡镇、河北镇、大石窝镇等,伤亡较少。”

7月24日,灾后房山依然一片狼藉。

周口店镇瓦井村废品收购站老板娘刘进家里,留下了1米多的浸水痕迹,屋里积下一层厚厚的淤泥。而刘家门前停着十几辆被冲毁的汽车,有的侧翻,有的全翻,有的一半搁在树上,有的多处凹陷变形,有的没有了车顶和车窗。刘进一家在事发当天抓住一个救生圈死里逃生。

据悉,在瓦井村村口不到100米的房易路上,当天就被冲走100多辆汽车,就连对面南韩继村村口2米多高的石狮子也被大水冲得不见踪迹。

暴雨当天并非没有预警。

房山区7月21日上午向各镇发送了暴雨预警,不多久镇上又用电话和短信通知到各村。

周口店镇的新街村村支书肖淑清证实,镇里上午11点电话通知了村里,村里在广播里播报了预警信息并及时转移了200多名群众。“区里跟镇里都通知了预警信号。我这边还有短信。我们当时4点开完会,就组织人家家通知。”周口店镇瓦井村村主任安利民也如此证实。随后,瓦井村通知了一些危险户村民撤离,并于晚上组织了100多人救援,抢救了村口企业和商铺里的130多人。

但并不是所有的村民都收到了预警。“没有,没通知。”“下暴雨也不知道会涨水啊。”多位瓦井村村民和路边商户都表示,他们事先并未收到任何关于涨水的信息,只是有人收听了电视里的天气预报知道要下暴雨。

本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关于预警信息各个村庄的落实情况参差不齐,包括河北镇、青龙湖镇、周口镇、韩村河镇等地区都是类似,位于山区的村庄一般有防洪应急预案,群众撤离比较及时,而位于下游的平原地区因为多年未遭灾,防洪意识较差。

周口店镇黄山店村位于山区。村支书张进刚介绍,7月21日下午3点左右,他接到镇里的预警通知,立刻通知村委班子依次打电话通知各家各户。4点左右,穿村而过的夹括河漫过了道路,但村民们已陆续向预定的避险高地撤离,全村1500多人无一伤亡。张进刚表示,村民每年都要进行防汛演练,有充分的应急预案。

韩村河镇宣传部长告诉本报记者,该镇“出现(洪灾)情况的都是平原,山区基本上没伤亡”。他介绍,21日该镇转移了处于山区的1530人,没有出现死人情况。

房山地形复杂多变,处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交界地带,西部和北部是山地、丘陵,约占全区总面积2/3,东部和南部是平原地带。

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公布的信息也显示,此次死亡人数最多的乡镇,基本都处于房山区平原地区,而山区的十渡镇、河北镇、大石窝镇等,伤亡较少。

韩村河镇此次暴雨中死亡7人,1人失踪,该镇属于平原地区的东南章村大坑内,第一天就挖出了6具尸体。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