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区域新闻 > 焦点 >
房山之防(3)
2012-07-27 22:50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冯军 陈文雅 谢良兵 胡芳洁 熊玄 王进波 编辑:经济观察网
导语:像房山长阳镇那些摘掉“泄洪区”帽子的地方,变身为楼盘林立的新城之后,是否会有隐患——即使在这次洪水中,这些地区的损失,相对没那么严重。

一条河沿岸的“人祸”

“河道淤了,要不然怎有这么厉害。”夹括河流域的村民们都这么说。

房山区夹括河流域夹括河流域在此次特大暴雨中人员伤亡惨重。

夹括河全长17.3公里,流域面积129.5平方公里,发源于房山区猫耳山南麓的黄山店村,自北向南流经周口店、石楼镇、韩村河镇等地区。

在7月21日的大暴雨中,房山区的夹括河流域暴发山洪。洪水咆哮着向下游东南章村奔去,穿过韩村河镇主干道岳琉路,继续向南。在东南章村村口,洪水退后形成一个巨大的水坑。

最终,这个水坑里捞起王建生等人的6具尸体。而薛茂的煤厂就在水坑旁边,几千吨煤全部被冲走,自己也差点命丧水坑。

刘进所在的瓦井村隔着夹括河与南韩继村相邻,属于夹括河的中游。“这一段发现六七具尸体。”瓦井村村主任安利民说。

而周口店镇娄子水村位于夹括河的上游,河南人张恩就命丧于此。“河道淤了,要不然怎有这么厉害。”本报记者采访了夹括河各流域的众多村民,都一致认为河道淤塞导致泄洪不畅,是造成此次重大灾害损失的原因之一。

沿岸居民反映,灾前夹括河的河床堆满了石头和垃圾,而主要来源就是当地大量石材加工厂的废料和居民生活垃圾。

本报记者在南韩继村村口看到,冲刷后的夹括河宽约20米,两岸堤坝多有坍塌,河床里仍堆满各种垃圾,几台大型挖掘机正在清理河道。多位村民指认,灾前夹括河还不到现在的一半宽,不到10米。而49岁的王师傅记得小时候夹括河的河床有三四十米宽,里面干净得很,两岸也没有任何建筑,涨大水也从没漫过堤坝。

“石材厂的废料废渣都往河里扔。”当地数量众多的石材加工厂被认为是堵塞河道的“罪魁祸首”。

本报记者看到,在瓦井村村口不到200米的河段附近,并排存在着新民、信诚、泰和伟业等超过10家石材加工厂。据瓦井村村支书周玉成介绍,这样的石材厂光瓦井村就有100多家,他估计整个夹括河流域总共不下1000家,大部分都是小作坊式。“新民景石”老板赵民开厂已逾10年。他说,房山属于太行山山脉,盛产大理石、汉白玉,石材加工行业在当地是传统工艺,自清朝以来就传承下来。而房山区石材加工最初的发源地是大石窝镇,近十多年来,夹括河流域也慢慢发展起来,最近三五年达到顶峰。

做这行废料很多,打烂的、有口子的、边角料都得扔掉。“近两三年才有人来拉废料,前些年有些加工厂就把废料直接扔到河里。”赵民承认。

7月26日,本报记者沿着夹括河走访,在南韩继村、瓦井村、新街村、娄子水村、黄山店村等河段都看到沿岸有大量的石材加工厂,沿河两岸都堆积着体积不等的石块、石板、石材废料等。在新街村的“李东景观”处看到,一堆小山似的原石占据了河道的一半。在娄子水村村口拐弯处,存在一个面积巨大的石滩堆,据村民介绍,这是上游沿岸石材加工厂里被此次暴雨冲下来的石头石块,因拐弯处水流较缓沉淀形成。

瓦井村村支书周玉成透露,实际上前些年为了发展经济,镇政府是支持投资石材加工厂的,近年来为了发展旅游才开始限制。然而政策上的限制并未使石材加工厂减少,而是迫使它们转入地下。

夹括河沿岸的建筑、树林、农地也被村民指责阻碍了行洪。

据周玉成介绍,沿岸建筑也多为近些年石材加工厂兴起后修建的。“新民景石”就是赵民于2002年从新街村村民手里租来的土地,自己建设了房屋,离河不到5米。暴雨后,赵民的房屋发生坍塌。在沿岸,本报记者看到多处房屋都有坍塌,甚至被冲毁。

另外,此次泥石流也与煤矿采空区有关系。房山区是京郊著名的煤炭之乡,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的数据显示,房山区因采矿造成的采空区约为14平方公里,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和泥石流,10.29平方公里的植被被破坏。这次暴雨将这些弊病暴露无遗。

河北镇口儿村民陈金山认为这次的泥石流与煤矿采空区脱不了干系。他对本报记者说:“几十年的采空区了,几十里的煤山,下面全是空的,下了雨,山体就全是松的,水一大就全给冲下来了。”以前曾在口儿村的矿里工作过的村民陈庆林说,“当时矿井井下有十几里地,坐着矿车走完全程都要走一个多小时。”

河北镇镇委宣传部长任建新向本报记者证实了村民关于煤矿采空区的说法,对于煤矿采空区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他表示,镇里没有相关的防预措施。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