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维奇:用做梦的方式思考(6)
导语:假如们现在这个世界是一个世界,在帕维奇书里面出现另外一个世界,跟我们这个世界是同等的关系。我们必须承认人类有这么一种能力,它把我们现在的生活,不管是几千年,几万年的生活,他又做出一个东西,使得我们这个世界更大。


主持人: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哈扎尔辞典》的确就像二位老师所说的一样的确我们反复的咀嚼,以至于若干年之后两位老师再谈到初次的感受,或者这些年对这本书的滔滔不绝,还能够这么滔滔不绝,还能这么有激情,这是非常难得的。

 我自己也是这两天翻起这本书看了看,的确像两位老师所说的,一开始有一些艰涩,就像我读到的任何一本纯文学的书,它和我的现实生活离得如此之远,它怎么指导我的现实生活。回去之后我想我还是会认真仔细读一读哈扎尔辞典,希望从中找到让我激情澎湃的力量。各位如果有自己的理解,或者问题,可以问问两位老师。

 提问:听各位老师讲完之后,觉得这本书特别神奇,给我们一个全新世界的入口,但是我感觉我目前为止不会读,可能要十年之后再读,以我目前的年龄和人生经历,读了也不懂。就想问问老师,像我这种年龄或者阅历的人,怎么样读这本书才能更入戏?是不是这本书可以增加想象力?

止庵:这本书跟年龄没太大关系。我读这本书是90年代,大概30多岁,我30多岁的智力相当于你现在。那时候南斯拉夫都不知道。

这本书用不着等到老了再看,书不能到,等了就是不看。你现在25岁太应该看这个书,跟年龄没关系。而且我们越早知道人类有这么伟大的想象力,对我们越好。等你老了,再读也没有意义了。

张颐武:年轻的时候读难的书很好,年龄到了30多岁,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压力很大,那时候真的没有精力,阅读能力也越来越下降。年轻的时候是最敏锐、最有想象力的时候,要是康德的《判断力批判》、《纯粹理性批判》,还有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年轻的时候你都没读过,那么可能一生不会再接触。

所以年轻的时候一定读一点难的书,难的书是一种脑力体操。你年轻的时候练劈叉劈得下来,到老了再想去劈叉就晚了,年轻的时候先把自己练的宽了,老了逐渐收窄,你还是比一般人宽得多。练过体操的刘璇现在还能劈叉,像我们这样小的时候不能劈,永远不能劈。难的书让你生命会有一个升华。

二十几岁的时候,读几本难的书,一本书《哈扎尔辞典》,还爱《纯理批判》,《精神现象学》,如果能把这几本在25岁以前回家赶紧读,终身受益。

提问:首先非常感谢两位老师,讲这本书,我能感觉到那种很强烈地热情在里头。两位老师很快,有一种意味深长的意味。我读这本书,每天晚上到三四点钟才会睡,就是失眠。睡了以后又做梦,所以就很奇怪。感觉好像把你的梦拖住了一样,有一种很奇怪的感受,非常地刺激。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二位在年轻的时候读这本书,和现在读这本书最大的不同的感受是什么?

张颐武:我那个时候比现在激动。人慢慢长大以后,我现在重看还是觉得了不起,但是没有那么多投入。可能由于我自己杂念多了,生活经历多了以后,反而不太能够有力量去专注地热爱文学。其实挺惭愧的,我的感受不如十几年前有力量,人被钝化了。随着越来越老,可能越来越钝化,到了七老八十可能没有指望,一定要听你们去讲。她讲的比我好,她感觉的难受非常了不起,已经讲到夜里做梦,已经看懂这本书。

主持人:所以趁着年轻看吧。

止庵:我这两次阅读,第一次阅读我主要从文学角度来,我关注的都是小地方。那时候已经有一个东西在中国特别有名就是魔幻现实主义,马尔克斯特别有名,我特别关注这两个的区别。魔幻现实主义还是把现实魔幻化,这个东西是另外一个现实。我当时是特别清楚的一个认识,关注里边的细节。

我刚才谈的都是我新发现的,包括这个形式,后面有三个宗教,这么一个冲突通过一个辞典。我觉得看法不太一样,当时更多的是从文学角度,现在文明、文化的角度,文明冲突。当时根本看不懂。隔了15年之后,知道了。回到刚才这位同学的提问,书是得不断地看。昨天有一个记者我跟他说,我在十几岁看过《简爱》、《呼啸山庄》、《苔丝》,我当时想《苔丝》这人遇上《简爱》这人就好了,这事没有问题了,全解决了。好多年后我发现不是这么回事,书不是这么看的。一个时期的人有一个时期的看法,这都是人生的经验,不能拒绝任何一种经验。

提问:我对这本书体现的三种宗教的感受模模糊糊的,两位老师在这本书里面能感受信仰吗?中国人离信仰相对远一些,没有信仰的传统,读这本书的时候,在信仰不知道两位老师有没有什么感受?

张颐武:我想它是对各种信仰进行思考的书,它对于信仰都有深入的了解,人生有这种信仰。它从他的角度去透视这些信仰,这是帕维奇的想法。他并不是有强烈的宗教感情的人,但是他对每一种人类的信仰有充分的了解,我觉得他是从智力的角度审视人性的信仰。他有一种智慧去了解人类不同的信仰,人类由于这些信仰造成很多冲突、斗争。他观察到人性的这些层面,人性里面一定包含信仰。他对这个力量有充分的理解,但是他并不是一个炽热的有信仰的人。他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止庵:我觉得这种作者是一种智者,博尔赫斯也好,卡斯维诺这都是智者。他是站在文明之前,也可以站在整个文明之后,同时站在这两极上,对于他来讲这都是过程。书里面写的东西对他来讲全是过程,他是站在完结上写这本书。他完全超脱这三种信仰以上或者以外来写这本书。

你看大家争的就是想把这个国家改了,信他的宗教,最后落空了,这个国家没有了。它不是一个关于信仰的人,它是一个关于曾经有过信仰的人。 

提问:高中学语文的时候,就老师听说小说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听两位老师对《哈扎尔辞典》评价这么高,对于小说如果让你给它进行分层次,分境界的话,你会给它分成那些境界和层次?如果按照这种分层 《百年孤独》、四大名著,莫言的《生死疲劳》,你会把它归入那些层次?

 止庵:我觉得给小说分层次不是特别有意义的,它是一种比较老的方法,过去从纯文学,通俗文学,后来发现纯文学好的比通俗文学也不差。我们应该把它分成不同的。跟这本书相关得那位作家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世界上有用心写作的,还有用脑写作的。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真是可以分成这么几类作家。一类作家用心写作,他是认识这个世界,感受这个世界。还有一种作家用脑写,它是创造。所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种话都说得通,但是也都说不通。

像帕维奇,起码历史上曾经有过这么一件事,有过三种宗教在这个地方发生严重的冲突,这个是不是生活?这就是生活。但是按照原来那种我上一个工厂体验点生活,然后回家写一个支书,写一个厂长,这不是一个层次。只有在这个意义上分出层次。

如果世界分成两极的话,不是美丑两极。很多丑的东西现在都变成美了,怎么解释?只有平庸拙劣是一级,其他的东西是另外一级,创造的东西是另外一级。平庸的东西,拙劣的东西,人云亦云的东西,没有创造力的东西是一级的,是低的。其他所有在创造的,我们不要给它定性:它是好的创造,他是坏的创造,它是善的创造,恶的创造,都是另外一级。

《哈扎尔辞典》这本书跟其他书的区别是在创造的路上走得最远。张老师举了很多例子特别有意思。比如咱们跑步,现在跑到九秒多,我上学的时候还十秒多,最早11秒多。跳高跳两米四。人类有一个极限,大家不断的接近极限。这本书是关于人类智力如何挑战极限的书。这个层次来区分我们要求不一样。我现在在北京堵车有污染,我现在就想看一本关于城市污染的小说,它解决的是一个问题。《哈扎尔辞典》解决另外一个问题,我们不太用层次来划分,意义不同。

提问:你刚才讲到像《哈扎尔辞典》这本书这个世界上没有几本,还意思还有其他几本,能不能介绍一下?

止庵:博尔赫斯。有一种人是用脑写作,有一种人是用心写作,还有一种人是用手写作。用脑写作的作家,这个队伍没有几个人。最早的博尔赫斯,卡尔唯诺、帕维奇、埃科、帕慕克,这么一批是用脑写作,因为太难了。一个国家一个,咱们国家一个没轮上。还有一波是用心写作,他热爱这个世界,他恨这个世界。还有一波是工匠一样,无脑无心,也在那写作。

我们读书的时候,用脑写作的人,我们努力用脑读,用心写作的人我们用心读,无脑无心的人我们就不读。

提问:这本小说很有意思的一点,它开启了观众的想象力,使读者不仅仅是是被动的欣赏者,而且是主动的参与者。大大的拓展了阅读的方式。不像以前的传统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尾,闭合了观众的想象力。

另外一方面,这样一种叙述方式对于读者来说是非常好的,但是抛弃它,厌恶它,因为它太难读了,喜欢读传统的小说,通俗文学。前一段时间《泰囧》12亿,说明中国观众的水平是什么阶段。我们怎么样寻找平衡点?一方面开拓自己的想象力,实际上读者和观众在日常生活中趋利避害,在阅读习惯中很懒惰。比如看电影就是想是一种情感的宣泄,然后没有了。这样一种平衡点怎么把握,一方面我们需要很高智慧的阅读,另一方面我们在生活中是一种懒惰的,不习惯于深刻的思考。

 止庵:我觉得你用了太多了“我们”,读者读书是一个人的事,没有一帮人在这看一本书。你刚才说的这些事,提到某个电影,他看我可能不看。读书是一个人的事。你刚才说的是量化的东西,这个世界上有98个人不看书,那两个人就不能看书。不是那么回事。读书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我觉得没有“我们”是如何如何,如果大家都按“我们”来活话,别说读书了,存在都没有意义。我存在就是因为我跟别人不一样。读书也是这样,别人怎么样没关系。因为大家都这样,所以我也这样,所以最后全都这样。

阅读没有一群人的兴趣,只有一个人的兴趣,一个人一个人的兴趣才组成一群人的兴趣。

你刚才讲的趋利避害,趋利避害是,姚明如果真正的力应该干点力气活,个高,当一个保安。为什么让他打篮球呢?篮球没有一点利。我们人类要干好多事,要干不同的事。有的人干吃力的人,有的不爱干。为什么生活中有书?书根本就是不利,这东西根本没有用。古代人没有书为什么还活着呢。我们生活中一辈子从来不看书,活得挺好。就是因为它对我们有吸引力。

你提的问题我真是无法回答,我只能回答作为一个个体来讲我干我想干的事。我想干想看书的事,我想看《哈扎尔辞典》我就看。门槛很高都是我们自己设的,《哈扎尔辞典》确实没有关于腐败的事,也没有关于环境污染的事,他也没有关于房子涨价的事,你看这些门槛去掉以后这书没有什么。

张颐武:清代有个人说过一句话,不为无意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生命很长,你要干一点没用的事,我们都干有用的事,要考试,要拼命奋斗,都干一些有用的事。消遣也是专业,在这个专业之外干点没用的事,我觉得对人来说是另外一个选择。

这个不能强求,但是我觉得干这点事以后你会发现人生好玩,跟别人不一样,丰富一点,总是多一个选择。当然我觉得都好,《泰囧》也不错,没有什么好坏,都是生命不同的选择。

总的来说,用这样丰富你的人生还有一些价值,你的人生可以有另外很多不同的选择。你看了哈扎尔辞典也是一个选择,这个选择你会发现确实对考级没什么帮助,但是无用之用对你来说生命也会丰富,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想这么多没用的事,总比光想马上发财,来五百万,一千万买一个豪华别墅,把范冰冰找来做个女朋友比这个丰富一点。丰富一点,可能人生就有别的想法,也可以作为我们另外一个选择的路子,一个选项。好像ABC选择题,还有BCD也能选。

止庵:法国有一句话作家加缪,重要的不是活的最好,而是活的最多,多就是包括丰富。我拿这句话送给大家,希望活的多一点。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