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修行及书生本色

老愚2013-02-03 00:59

by老愚
 
媒体人,社会观察家
 
当我们的眼睛越来越被各种屏幕占有之后,读书已成为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专注阅读,让心灵沉浸于文字之河,对个人而言,需要超乎寻常的定力。沉默不语的书籍,静卧在书架上,有时会令人产生羞愧。
 
逝去的一年,我读到的最有史料价值的文字,并不是印刷品,而是一册35元淘来的日记。这是同事从北京地摊上淘到的一本36开的日记本,由公私合营上海文化纸品厂生产。150页的条纹本,主人写了三分之二,字数在10万字左右。日记始于1966年2月22日,终于同年10月23日,历时八个月。较长的停顿在3月2日至5月20日之间,作者给出的理由是“手太懒”。日记完整,无一页破损或撕扯。我猜测,这本日记以废纸出售,后被有心人拣出,最终流入收藏市场。
 
这本写于1966年2月至10月的大学生日记,记录了一个男生在文革时代的心思,粗糙、幼稚的语言,勾勒了一幅红色恐怖时期的风情画,一代年轻人如何被意识形态彻底洗脑,从懵懂少年发育成革命所需要的猛兽。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情感教育,也不存在对美的感知,效忠,站队,消灭与生俱来的同情心,便是不得不完成的洗礼。阅读这本笔迹清晰的日记,我有重回历史语境的兴奋感。一个渴望上进的男性青年,在1966年这大半年里的所思所想所为,完整地描绘了时代的图景。一个非团员如何完成通过灵魂深处的思想改造,“进步”为一个狂热的革命造反派,外出串联,南下广州,西至新疆,寻找革命的路径。他时刻想着被组织认可,积极表现,最终进入主流。他加入“莽昆仑战斗队”,为的是捍卫毛泽东的革命路线,将矛头指向化纤学院文革工作组和红卫兵总部——因为他们“执行的是一条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日记给出的时代场景就是这样,每个人都不由自主进入革命的搅拌机,渴望被新政权认可。出身革命阶级的人,天然地对这个制度感恩,并跃跃欲试想做时代的主人。被革命阉割的青年,丧失了反抗意愿,他们的热情都被用来烧开了革命大锅里的水,烫死了敌人,同时烫伤了自己。
 
一个高亢、枯燥的时代,每个人都自觉不自觉地交出了“灵魂”,把自己变成听话的玩偶,甘心情愿成为最高权力斗争的小卒子。
 
带给我美好体验的书有这么几本:流沙河的《白鱼解字》,一本极其有趣的说文解字,他教我们认识汉字之美。布克奖得主巴恩斯的《终结的感觉》,叙述之妙,令人不忍释卷。黄裳的《故人书简》,谈与吴晗、钱锺书、沈从文、汪曾祺等人的交往,行文缜密,笔底常见温暖。至于林贤治的《中国新诗五十年》、《中国散文五十年》,梳理得当,见解深邃,犀利,精准我以为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简写本。
 
在龙年岁末,我想谈的是别的书。
 
首先是读了两遍的何士光先生的《今生》。就体裁而言,这是一本长卷散文,内容却很难用一个词来表述,他记录了一位长者的觉悟过程:怎样获得人生真知,把握生命要义,并切实修行,完成自我的心路历程。人与书的缘分,冥冥中似有定数。年初,在《新京报》上看到余世存先生的推荐,便立即下了订单。先生早年以短篇小说登上文坛,《乡场上》、《种包谷的老人》等一系列作品令人难忘,其后又以散文打动人心。他的作品迥异于一般作家,散发出人生的苦楚与哀伤。
 
在多少年后读到这本《今生》,我有欣喜雀跃之感,仿佛就是为我所写。人到中年,若没有信仰,便会沦落为行尸走肉。年初读书,年末便见到了作者,其中的因缘很值得一说。1989年春季,我在编辑《开拓》文学杂志时,编发了贵州诗人陈绍陟的长篇政治抒情诗《哀我中国》。其后音讯断绝,心里不时会闪过他的名字,但一直无机会联络。去年11月的一天,突然收到了他的电子邮件,原来他这么多年也一直在试图跟我联系。在电话里,我说哪天去贵州,我还想见一个人,当我说出名字时,他乐了:我们是朋友啊!他告诉我,何士光先生书里所写的那个深夜送佛经的医生就是他。
 
随后,我出差贵阳,陈绍陟兄陪我见夜会何士光先生。在先生那间简陋的小客厅里,我听到了一位得道者的天籁之音。他说,一个人若不能把握生命,就是一具僵尸,按照欲望生活,然后死去,在世上白走了一遭。佛教让人看透生命的虚无,道教教人提炼精魂,掌握自己的命运,从而自在地生活,从容离开尘世。他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写一部教人修炼的实用之书,也就是《今生》的续篇。
 
在这一年,我还编选了一本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选,名为《真话能走多远》。同名文选2008年初版,当时是为了让读者了解先生的散文创作而编,这次重新编选,是基于对他的全新认知。季羡林先生晚年,声名日隆,著作成为出版香饽饽,各色人等通过各种关系获得授权,造成严重重复的出版现象,引起读者不满。先生辞世后,此现象未见消停,鱼龙混杂,令读者难辨良莠。季羡林先生兼具学者和作家二重身份,其散文创作对社会一般读者的影响甚大。但至今未有真正囊括其精华的选本。
 
季羡林先生一生创作了诸多散文、杂文,这些作品构成一个言说的世界:直抒胸臆,真挚率性。早年思绪绵绵,中年激情喷薄,晚年真诚反思,季羡林明白如话的文字,在中国当代文坛自有其独特的位置。本书选文以真与思为标准,采撷了季羡林最有感染力和见解的文字,或许可以担当了解学者精神世界的使命,也可以供读者收藏之用。
 
季羡林先生一直强调自己在说真话,他直抒胸臆,在晚年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意见,比如:坏人是不会改好的,简化字和古文今译毁灭中华文化,批评政府也是爱国等等。在临终前他曾手书“讲真话”一幅。这个书名意在展示其文章的特色,也隐含着一丝疑虑:因为说真话已经成为奢侈品。他的真大致相当于巴金式讲真话的真,远远不能与王元化、李慎之、周有光先生的真相提并论。
 
散文是季羡林先生最擅长的文体,他在耕耘学术之余,写下了大量散文,怀人记事,针砭时弊,无所不写,可以说,他的真人生皆在其中。认识季羡林先生,散文是最便捷的通道。他的散文明白晓畅,情感饱满,在文坛自成一家,以其真挚的情思温暖着许多读者。就散文成就而言,季羡林先生当然不能与张中行、杨绛、黄裳等作家相比,这里既有文化修养的差别,也有对人生理解的境界的高下。张中行对人情世故的熟稔,行文的诙谐,自成一格,别人难以企及。杨绛的学识、蕴藉、典雅,更是白话文的极高境界。至于黄裳,文字妖娆有致,堪称美文,字里行间则是一派书生本色。相较之下,季羡林的文字就不免单调,让读者有一览无余之感。至于思想,因为他一生过的是书斋生活,对政治和人事的理解带有浓重的书生气,不免显得简单。
 
认识季羡林先生是在2008年秋季。先生住在301医院,门禁严,出入不甚方便。初次似乎没有谈什么。后来再去,我就请教了几个问题,关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之类的题目,先生谈兴甚浓,发表了许多有意思的观点,在我的新浪博客发表后,引起海内外较强烈的反响。最后一次去看先生,他正在被人做“口述回忆录”,头脑清醒,说话时依旧爽朗,时而大笑,看得出,他很乐意回味过去的日子。
 
季羡林先生辞世后,我催促季承先生完成了《我和父亲季羡林》一书,这本直言不讳的传记出版后,毁誉参半,甚至引发了“子”该不该为“父”隐的讨论。
 
季羡林先生过的是一种典型的书斋生活,一生不浪费时间,他把工作当做最大的人生享受。在晚年应酬似乎多了些,但那是盛名之下的负担。在我看来,他留给我们最大的人生经验是:心无旁骛,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必有所成。其实,他的人生经验全部在《季羡林人生隽语——坏人是不会改好的》一书里,不妨找来看看。
 
身处这个嘈杂的时代,阅读除了带给我们乐趣外,还有助于把握其跳动的脉搏。无生命的汉字,在能感知其真味的人心里一一复活。

by老愚

媒体人,社会观察家

当我们的眼睛越来越被各种屏幕占有之后,读书已成为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专注阅读,让心灵沉浸于文字之河,对个人而言,需要超乎寻常的定力。沉默不语的书籍,静卧在书架上,有时会令人产生羞愧。

逝去的一年,我读到的最有史料价值的文字,并不是印刷品,而是一册35元淘来的日记。这是同事从北京地摊上淘到的一本36开的日记本,由公私合营上海文化纸品厂生产。150页的条纹本,主人写了三分之二,字数在10万字左右。日记始于1966年2月22日,终于同年10月23日,历时八个月。较长的停顿在3月2日至5月20日之间,作者给出的理由是“手太懒”。日记完整,无一页破损或撕扯。我猜测,这本日记以废纸出售,后被有心人拣出,最终流入收藏市场。

这本写于1966年2月至10月的大学生日记,记录了一个男生在文革时代的心思,粗糙、幼稚的语言,勾勒了一幅红色恐怖时期的风情画,一代年轻人如何被意识形态彻底洗脑,从懵懂少年发育成革命所需要的猛兽。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情感教育,也不存在对美的感知,效忠,站队,消灭与生俱来的同情心,便是不得不完成的洗礼。阅读这本笔迹清晰的日记,我有重回历史语境的兴奋感。一个渴望上进的男性青年,在1966年这大半年里的所思所想所为,完整地描绘了时代的图景。一个非团员如何完成通过灵魂深处的思想改造,“进步”为一个狂热的革命造反派,外出串联,南下广州,西至新疆,寻找革命的路径。他时刻想着被组织认可,积极表现,最终进入主流。他加入“莽昆仑战斗队”,为的是捍卫毛泽东的革命路线,将矛头指向化纤学院文革工作组和红卫兵总部——因为他们“执行的是一条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日记给出的时代场景就是这样,每个人都不由自主进入革命的搅拌机,渴望被新政权认可。出身革命阶级的人,天然地对这个制度感恩,并跃跃欲试想做时代的主人。被革命阉割的青年,丧失了反抗意愿,他们的热情都被用来烧开了革命大锅里的水,烫死了敌人,同时烫伤了自己。

一个高亢、枯燥的时代,每个人都自觉不自觉地交出了“灵魂”,把自己变成听话的玩偶,甘心情愿成为最高权力斗争的小卒子。

带给我美好体验的书有这么几本:流沙河的《白鱼解字》,一本极其有趣的说文解字,他教我们认识汉字之美。布克奖得主巴恩斯的《终结的感觉》,叙述之妙,令人不忍释卷。黄裳的《故人书简》,谈与吴晗、钱锺书、沈从文、汪曾祺等人的交往,行文缜密,笔底常见温暖。至于林贤治的《中国新诗五十年》、《中国散文五十年》,梳理得当,见解深邃,犀利,精准我以为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简写本。

在龙年岁末,我想谈的是别的书。

作者: 何士光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首先是读了两遍的何士光先生的《今生》。就体裁而言,这是一本长卷散文,内容却很难用一个词来表述,他记录了一位长者的觉悟过程:怎样获得人生真知,把握生命要义,并切实修行,完成自我的心路历程。人与书的缘分,冥冥中似有定数。年初,在《新京报》上看到余世存先生的推荐,便立即下了订单。先生早年以短篇小说登上文坛,《乡场上》、《种包谷的老人》等一系列作品令人难忘,其后又以散文打动人心。他的作品迥异于一般作家,散发出人生的苦楚与哀伤。

在多少年后读到这本《今生》,我有欣喜雀跃之感,仿佛就是为我所写。人到中年,若没有信仰,便会沦落为行尸走肉。年初读书,年末便见到了作者,其中的因缘很值得一说。1989年春季,我在编辑《开拓》文学杂志时,编发了贵州诗人陈绍陟的长篇政治抒情诗《哀我中国》。其后音讯断绝,心里不时会闪过他的名字,但一直无机会联络。去年11月的一天,突然收到了他的电子邮件,原来他这么多年也一直在试图跟我联系。在电话里,我说哪天去贵州,我还想见一个人,当我说出名字时,他乐了:我们是朋友啊!他告诉我,何士光先生书里所写的那个深夜送佛经的医生就是他。

随后,我出差贵阳,陈绍陟兄陪我见夜会何士光先生。在先生那间简陋的小客厅里,我听到了一位得道者的天籁之音。他说,一个人若不能把握生命,就是一具僵尸,按照欲望生活,然后死去,在世上白走了一遭。佛教让人看透生命的虚无,道教教人提炼精魂,掌握自己的命运,从而自在地生活,从容离开尘世。他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写一部教人修炼的实用之书,也就是《今生》的续篇。

作者: 季羡林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在这一年,我还编选了一本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选,名为《真话能走多远》。同名文选2008年初版,当时是为了让读者了解先生的散文创作而编,这次重新编选,是基于对他的全新认知。季羡林先生晚年,声名日隆,著作成为出版香饽饽,各色人等通过各种关系获得授权,造成严重重复的出版现象,引起读者不满。先生辞世后,此现象未见消停,鱼龙混杂,令读者难辨良莠。季羡林先生兼具学者和作家二重身份,其散文创作对社会一般读者的影响甚大。但至今未有真正囊括其精华的选本。

季羡林先生一生创作了诸多散文、杂文,这些作品构成一个言说的世界:直抒胸臆,真挚率性。早年思绪绵绵,中年激情喷薄,晚年真诚反思,季羡林明白如话的文字,在中国当代文坛自有其独特的位置。本书选文以真与思为标准,采撷了季羡林最有感染力和见解的文字,或许可以担当了解学者精神世界的使命,也可以供读者收藏之用。

季羡林先生一直强调自己在说真话,他直抒胸臆,在晚年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意见,比如:坏人是不会改好的,简化字和古文今译毁灭中华文化,批评政府也是爱国等等。在临终前他曾手书“讲真话”一幅。这个书名意在展示其文章的特色,也隐含着一丝疑虑:因为说真话已经成为奢侈品。他的真大致相当于巴金式讲真话的真,远远不能与王元化、李慎之、周有光先生的真相提并论。

散文是季羡林先生最擅长的文体,他在耕耘学术之余,写下了大量散文,怀人记事,针砭时弊,无所不写,可以说,他的真人生皆在其中。认识季羡林先生,散文是最便捷的通道。他的散文明白晓畅,情感饱满,在文坛自成一家,以其真挚的情思温暖着许多读者。就散文成就而言,季羡林先生当然不能与张中行、杨绛、黄裳等作家相比,这里既有文化修养的差别,也有对人生理解的境界的高下。张中行对人情世故的熟稔,行文的诙谐,自成一格,别人难以企及。杨绛的学识、蕴藉、典雅,更是白话文的极高境界。至于黄裳,文字妖娆有致,堪称美文,字里行间则是一派书生本色。相较之下,季羡林的文字就不免单调,让读者有一览无余之感。至于思想,因为他一生过的是书斋生活,对政治和人事的理解带有浓重的书生气,不免显得简单。

认识季羡林先生是在2008年秋季。先生住在301医院,门禁严,出入不甚方便。初次似乎没有谈什么。后来再去,我就请教了几个问题,关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之类的题目,先生谈兴甚浓,发表了许多有意思的观点,在我的新浪博客发表后,引起海内外较强烈的反响。最后一次去看先生,他正在被人做“口述回忆录”,头脑清醒,说话时依旧爽朗,时而大笑,看得出,他很乐意回味过去的日子。

季羡林先生辞世后,我催促季承先生完成了《我和父亲季羡林》一书,这本直言不讳的传记出版后,毁誉参半,甚至引发了“子”该不该为“父”隐的讨论。

季羡林先生过的是一种典型的书斋生活,一生不浪费时间,他把工作当做最大的人生享受。在晚年应酬似乎多了些,但那是盛名之下的负担。在我看来,他留给我们最大的人生经验是:心无旁骛,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必有所成。其实,他的人生经验全部在《季羡林人生隽语——坏人是不会改好的》一书里,不妨找来看看。

身处这个嘈杂的时代,阅读除了带给我们乐趣外,还有助于把握其跳动的脉搏。无生命的汉字,在能感知其真味的人心里一一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