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图:让空间大数据变得更亲切

2015-12-25 23:40

欧阳

2009年,受美国“爱因斯坦”计划影响,国家863计划开始支持国内研究机构进行地理信息采集、定位相关的研究工作,我当时所在的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因为在地理科学方面的优势,承担了其中的主要部分工作。

中科院研究所走出的博士团队

到了2011年底,该研究项目成功验收,作为项目的参与者,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地理定位技术的发展空间及其蕴含的巨大市场,并且更加坚定了在LBS(基于位置的服务,是指通过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领域发展的想法。

不久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为我的创业提供了契机。那一次,我在一个新光天地的巨大停车场里迷失了方向,我花费了很久的时间才找到自己的车,这次的经历让我感触颇多,在室外导航相当发达的情况下,作为人类耗费80%时间活动的室内空间定位导航却存在着巨大的空白。

我当时认识到,室内导航不仅是商机也是挑战,更是将我自己的专业技术运用的绝佳舞台,所以,在2011年底,我和其他两位博士一起,创办了一家目的为解决室内定位和室内地理信息服务的公司,这就是现在的智慧图。

之前是女博士,现在变成了女创业者,创业的艰难和繁忙比我想象中的更严峻。

最初的时候,智慧图包括我只有8名员工,为了节省开支,我们租住在中关村的一栋民宅里,当时的条件确实很苦,我们的技术总监为了智慧图的发展,放弃了百度的高薪职位,在创业的前两年,没有从公司拿一分钱工资;我们的第一位销售经理,从开辟渠道到维护客户,以一个人的力量干了一个部门的活。

对我来讲,创业带来的改变也是天翻地覆。之前我基本上每年都会出国度假几次,在创业之后,就再没有出去旅游过了。现在每天的时间基本上就是工作和睡觉,要不就是在谈项目和去谈项目的路上,即便是我怀孕的时候也不例外,我怀我第二个孩子的时候,直到怀孕9个月了才抓时间做了第一次产检,当时被医生一顿狠骂。

不过,正是大家这种对这份事业的执着,才造就了现在的智慧图。

三次转型离用户更近一点

最早的时候,我因迷路而产生了创业想法,所以,我把创业的第一个方向放在了“寻路”上。

时间倒回到2011年底,彼时,室内定位市场方兴未艾,由于技术门槛的限制,市场还基本上是跨国巨头的天下,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公司牢牢占据市场的统治地位。

相对的垄断意味着收费的高昂,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公司的收费模式是与机场、购物中心等人流密集区域进行合作,安装系统后为个人用户提供定位和导航服务,按个人使用者人数向机场、购物中心等进行收费,平均每定位一个人收费1500元,如此高昂的收费,即便对于机场以及大型购物中心这类不差钱的企业来说也无法负担。

对于智慧图来说,由于我们掌握的技术相对先进,大幅降低了运行成本,并且创造了一次性向企业用户收费的模式,所以成功突入了这个市场。2012年,我们与北京首都机场达成合作协议,在机场Wi-Fi系统的基础上,搭载了智慧图的地理定位系统。智慧图在有类似需求的大型购物中心中得以推广。

不久之后,我们的APP“寻鹿”上线,快速实现了帮助用户实现复杂室内环境中的导航服务,同时还开发出了便捷路径规划,店铺寻找、寻找出租车等功能,受到了企业客户和个人用户的双方面认可。

只不过,该模式还有很多不足,首先,机场、购物中心等地点的用户往往流动性较强,使用频次太低,将使用流量变现较为困难。与之相对应的是,对于用户习惯、规律大数据等具备强烈需求的机场和购物中心等企业用户,为了更加清晰的调整室内规划,更容易成为智慧图的服务客户。

从那时开始,我们开始从一家2C的公司转型成了一家2B的公司,从提供简单的系统到提供大数据支撑,从服务个人用户转而服务企业用户。在我们新的系统下,个人用户手机只要连接商场的Wi-Fi,活动路线、停留时间、消费记录、眼前的场景,都可以被购物中心系统后台抓取,依据这些数据,商场不仅可以进行差异化精准营销提升交易额,还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商场业态调整,进一步提升物业价值。

在这次转型初期,我们遇到了一个难得的机遇。2012年,万达电商成立,为了实现万达商业地产的互联网化,万达电商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优秀的室内定位公司进行大数据采集,包括微软、因特尔、H3C等国际巨头和百度、高德等国内大佬在内的40多家企业都应邀参加投标。

经过了长时间的角逐,当时仅仅有8个人的智慧图,凭借精准的定位技术和低廉的成本,拿下了这笔大单,成为万达合作过的最小公司。不仅如此,我们拥有的先进技术和认真的工作方式还获得了万达电商的信任,他们将2亿合同的WIFI硬件采购的决定权交给了我们,最终经过严格的测试和客观的评判,我们建议帮助万达电商选择了国际品牌Aruba和摩托罗拉。

经此一役,智慧图在室内定位的大数据服务方面算打开了名声。2013年底,我们的业务已经覆盖了全国的100余家商场,使用人数超过500万,达到国内LBS已招标市场的60%以上。

虽然到2014年,智慧图成功转型为了一家B2B公司,在市场上已经有了很高的占有率,但是,我们很快发现了这种模式的发展瓶颈,毕竟,全国的购物中心和机场数量有限,这种为企业提供大数据的模式很快会碰到天花板;同时,我们团队也发现,智慧图系统的被动模式进行Wi-Fi定位时,难以做后续的服务,只能用于客流分析,要想占得先机,必须与个人消费者进行连接。

没办法,只有继续转型,不过,好在智慧图这几年在业内的声誉很好,技术也占据优势,这让我们的第三次转型推进得很迅速。

这一次,我们从B2B转回B2C,建立一个基于位置服务的综合场景大数据营销平台,即采集位置数据之后,建立基于位置的商户和顾客关联的大数据平台,同时,将商场、商户发来的营销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以多种超级app为渠道,精准推送给顾客。

所以,今年,我们的业务实现了一次大的爆发,目前正在和超过200家app 讨论合作推广,探寻合作的模式。在线下商场,我们占据了整个市场20%的份额。

不过,占据大商场推送营销信息还并不是我们想要的全部,未来,随着接入商场数量的进一步扩展,我们还将会联合商场及商户探索会员制度,帮助用户提高积分的价值,帮助商场提高会员的活跃度。

同时,我还准备将线上和线下数据同时开发,依托智慧图的大数据,分析线下的消费行为进行线上的广告精准推送,再根据线上的推送结果反馈给线下商户,将未来线上和线下的数据汇聚在一起,提供精确的客户画像大数据服务。

撬动资本的杠杆

经过这四年多的发展,从最初的8人团队,智慧图已经成长为具有600人规模的成长型公司,从最初的“三个博士”的核心力量,成长为具有定位技术、软件集成、大数据分析等多个专业领域人才的核心力量。

这些成绩是我很开心的,不仅如此,在运作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多地运用资本的力量,撬动了业务更大的发展,智慧图能够走到今天,与投资机构的支持分不开。

不过,外部的合作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刚刚出道的2012年,我们差一点就被结束了创业的路程。

当时,在帮助万达电商挑选Wi-Fi硬件提供商时,因为我们表现出来的专业精神和先进的技术,一下子被aruba(全球分布式企业网络的领导者)看中了,aruba从美国派出一个收购团队来到中国,提出以3400万美元的对价收购当时只有我们8个人的智慧图。不过,出于商业发展的考虑,我们拒绝了。

后来,不甘心的aruba先后又提出了要求,想挖走我们核心的技术人员,又被拒绝了,还不死心的aruba又提出了购买我们开发的室内定位技术的要求,并且开承诺如果卖给了他们,技术还可以免费无偿给我们使用,我们同样没有答应。

如果当初答应的话,我们就没有现在了,不过,那一次让我见识到了投资机构的厉害,还是对接触的投资机构保持警惕,直到2013年6月引入经纬创投。

我们与经纬创投谈了很久之后,经纬创投的专业能力开始打动我们的团队,之后,又依托多年的投资经历,给与了我们很多专业的建议,我们开始建立了对经纬创投的信任。

不久之后,我们与经纬创投达成协议,引入经纬创投作为天使投资人,虽然当时经纬创投投资了区区数百万元,不过,一路的扶持也让我们感到物超所值。

到了2014年6月,我们正式引进A轮投资,前IDG合伙人毛丞宇的云启创投和另一家知名创投宽带资本投资了我们几千万,让我们得以在业务扩张时发展壮大。

在今年的下半年,在引入360之后,我们又先后进行了B+和B++轮融资,共募得资金2亿左右,给了业务很大的支撑。

我们决定到更广大的市场去闯一闯,现在正在和投资机构接触,准备来年挂牌新三板,最终目的是到A股上市。

(本报记者任育超、实习记者洪小棠采访整理)

推荐机构:经纬中国

经纬中国成立于2008年,目前管理着4支美元基金和4支人民币基金,总值20亿美元。经纬中国专注早期投资,目前已投资接近300家企业,关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具体领域包括交易平台、企业服务、O2O、互联网金融、移动医疗、新文化、社交社区、互联网教育、智能硬件等。明星公司包括:陌陌、猎豹移动、滴滴快的、口袋购物(微店)、饿了么、找钢网、猎聘网等。

推荐理由

智慧图是一家帮助传统零售和机场业实现移动互联网升级改造的公司,通过在商超,机场布设只能传感网,精确感知消费者的实时位置及消费场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消费者进行精准画像及行为分析,洞察消费者的个体需求,帮助上千万本地商为户消费者提供“更懂你”的服务。

推荐项目:智慧图

作为一家帮助传统零售和机场业实现移动互联网升级改造的公司,智慧图的iBeacon互动营销服务平台已接入万达、宝龙、王府井等1000家购物中心,2000家超市,接入首都机场、白云机场等18家机场。月活商户4.6万,月活消费者100万,1614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