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式伟
七牛云前传
我和存储的缘分,源于2000年加入金山,实习期间参与了WPS Of-fice 2001的开发。分配给我的任务,是软件的读盘和存盘模块。这个模块当时的重要性并不那么高,凑巧的是,一年之后,金山开始研发WPS 2002。新版本被称作“格式兼容之战”,为了实现对微软Office文件格式的兼容,存盘功能从边缘模块,一下变成了整个WPS研发的核心模块。从2002年起,我领导WPS整体架构设计。
2006年,国内软件业盗版盛行,生存堪忧,WPS虽然有不少用户,但并没有取得商业上的成功。我负责WPS的整体架构已有四年,但职位上的提升并没有带来任何成就感。互联网能天然抑制盗版,金山蛮早意识到这一点,开始探索办公软件的互联网化。
2006年是我成为产品人的开始,一下子感觉到只有技术真的不行,必须理解业务及其运作方式,思考产品和商业的关系。为了拓宽眼界,我一方面广泛参加行业里的会议、沙龙,找不同朋友聊产品方向;另一方面,我做了一个技术社区ECUG,探讨Server端相关技术演进。
当时移动互联网正处于萌芽期,我认为手机一旦开始流行,键盘就不会再是人与人交互的主要形式,图片、语音、视频等富媒体会成为潮流,这将导致未来存储的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图像存储,成为后来七牛云的优势。
2011年6月,七牛正式成立,一开始的产品方向是网盘,9月中旬产品发布,10月决定转向底层存储。从产品的视角出发,我花了一个月思考。这个决定做得很艰难,但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考虑,必须做调整。一是当时国内云计算环境还不够好,七牛如果做网盘,很难找到一个第三方存储供应商。二是网盘领域是个红海,而团队的基因偏极客,对终端用户并不那么了解,如果不清楚用户的喜好和习惯,很难做出打动他们的网盘产品。
对于终端消费者来说,七牛云显得很陌生。这是因为,七牛云售卖的不是很酷炫的商品,而是互联网上的一种能力。打个比方,七牛云不生产电器,却在帮用户输送电能。
懂技术,归根到底是懂用户
今天,秒拍、小咖秀上难以计数的短视频,都“跑”在七牛云上面。七牛云帮助前者专注于产品、营销本身,快速研发、上线,还能确保秒拍、小咖秀迅速扩张业务规模,在与对手竞争中掌握先机。
我们要求员工懂技术,归根到底还是懂用户。这个时代的CEO必须是首席产品官,你得知道用户在想什么。我把公司管理的很多“杂事”外包给了同事,唯独把“产品”业务抓在自己手里。这是因为,脱离一线短期问题不大,但长期一定会出问题,因为所有决策的依据一定是来自用户的反馈,如果离开了这个重要的信息来源,想法可能会和现实出现较大差距。
既不走亚马逊AWS(亚马逊云服务)之路,也不走阿里巴巴阿里云之路,七牛云没有任何先例可循。阿里巴巴内部数据主要是交易型数据(结构化数据),数据量达到PB级(1PB=1024TB,1TB=1024GB),而对于视频数据(非结构化数据),通常一个高清视频大小超过1GB,100多万个视频,很快就可以把云存储空间用完了。
全世界超过90%的数据都是非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怎么存储、挖掘、分析,都是巨大的挑战。七牛云不可能像互联网巨头那样大手笔买光纤、扩带宽、建数据中心,或者并购其他云计算创业公司,一切难题都要靠小团队自己去攻克。
除了在公司内倡导“平凡个体可以合力成就伟大事业”,我通过全员持股进行物质激励,基层员工的持股比例合计超过10%。经过四年多的多轮融资,七牛云的估值已经接近于“独角兽公司”(10亿美金),创始员工的股权估值超过了100倍。
不让一寸计算资源被浪费
在七牛云之前,云存储市场“平淡无奇”。创业者都盯着亚马逊的AWS(亚马逊云服务),AWS怎么做,就学着怎么做。颠覆者会以全新的形态,出现在全新的领域。我希望,我们的技术团队要关注用户,多过关注对手。
于是,七牛云重新定义了云存储。就AWS而言,云存储只是云主机的小附件,就像主机上的一块硬盘,只不过它被放到网上。而七牛云让存储服务能够独立于云主机,单独在市场上售卖。
“场景化”是其中一个秘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需要的不只是在云端存数据、取数据,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而七牛云深度嵌入到用户的业务流之中。作为一个开放平台,七牛接入非常多的数据处理服务——图片鉴黄、广告过滤、文档转换、人脸识别,等等。我们希望有志于去提升数据应用价值的企业,都能够和七牛云一起共同开拓这个世界。
比如,海康威视旗下的智能生活业务品牌“海康萤石”就在七牛云上“跑”视频分析的服务,能够对商家监控视频中的人流量等做识别,并给商家优化运营提供依据。
在云服务出现前,作为全球领先的安防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海康威视想部署技术方案,要与省级或市级的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房合作。这导致海康威视旗下每台机器的管理成本太高,利用效率太低,非高峰时段有的机器在那里空转。七牛云能让海康威视的数据访问速度平均提升50%以上,让用户的云服务成本大幅降低甚至做到“零运维”。七牛云还能根据用户的“客流量”动态调配全平台的所有计算资源,不用担心业务流“挤爆”机房导致宕机。
过去,用户在“云”端买了一块硬盘(虚拟主机),还没装东西的时候,云服务商就要向我收费了;如果他只在七牛云买了一个虚拟存储空间,只要不存东西,就不必花钱——这就是按需使用。七牛云的长远目标,是让每一寸的计算资源都不被闲置,就如同有一家开发商敢打包票:没有一间房子被空置,不仅间间卖得出去,而且还时时刻刻有人住。
16岁中学生也能创业
今天,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已经在中国互联网“跑马圈地”,对于互联网创业者而言,“蓝海”越来越少,“红海”越来越多。但巨头并没有那么可怕,它的业务是既成模式,行动也已经很缓慢。巨头是大象,创业者是蚂蚁,蚂蚁必须让自己的运营效率更高,才有可能和巨头一搏高下。新兴的云计算为什么会是未来?因为它能帮助创业者和巨头竞争。
我们的使命,是让用户的想法离现实只有一步之遥。我们希望,在创意迸发的年代,有了云服务的赋能,一个16岁的普通中学生也能创立一家伟大公司。
过去,一个互联网创业者要自己买机器,自己研发视频直播、人脸识别等技术模块,而今,这些模块全靠第三方开发者提供,创业者可以“即插即用”。一个创业者,只要把创意加进去,把用户服务好,就有望创业成功。而七牛云帮助第三方开发者更快捷地开发模块,更高效地使用“云”端的计算资源。为此,七牛云推出了针对在线教育、旅游、娱乐、硬件、广电、O2O、安防七个行业的解决方案,并从中找出31个场景,为每个场景设计了细化的方案。
如同助力孙悟空飞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未来,云服务会是多姿多彩的社会支撑服务,上面会跑着各种充满想象力的产品,通常是由比较小的团队构建的。现在国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大众创业”的前提是创业环境要足够好,除了好的政策环境,七牛云提供的是好的技术、产品环境。
这些突破性技术,正在让原本“沉睡”的数据变成黄金。大疆无人机也是七牛的客户之一。目前,大疆正在基于无人机拍摄留存的视频数据,构建生态圈体系,一旦成熟,生态圈内就将产生数据交易。同时,视频识别、视频分析技术还可以促进生态圈合作伙伴模拟场景化购物,创新商业模式。比如把高端航拍视频卖给影视制作公司,或者让用户点击视频画面就能跳转到网购页面。
用户价值的勃兴,也把七牛云推到与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竞争的前线。但我认为,七牛云与互联网巨头之间,共赢多于竞争。云计算要颠覆的是传统IT,在万亿的市场规模里,云计算才占到一小部分而已,颠覆的整个历程至少会花费10年。在此之前,几家云服务商要共同培育市场,把“蛋糕”做大。
(本报记者梁嘉琳、实习生娄若黛采访整理)
推荐项目:七牛云
七牛云由国内云存储领域领军人物之一许式伟于2011年创立,专注以“数据”为中心的公有云服务市场。目前,企业用户数已接近40万,公司核心团队在海量存储等领域拥有超十年的技术积累,核心技术完全自主研发。
目前已完成三轮融资,第一轮融资:经纬创投投资,投资金额为100百万美金。第二轮融资:启明创投领投,经纬创投跟投,投资金额为数百万美金。第三轮融资:宽带资本领投,投资金额为数千万美金。
推荐机构:经纬中国
经纬中国成立于2008年,目前管理着4支美元基金和4支人民币基金,总值20亿美元。经纬的投资团队超40人,具有丰富互联网经验和人脉,通过细分小组积累行业知识,系统挖掘优质公司;亦有强大团队支持创业者,包括GR、PR、招聘、法务、医疗、财务、资本市场等投后管理服务。投资的明星公司包括:陌陌、猎豹移动、滴滴快的、口袋购物(微店)、饿了么、找钢网、猎聘网、nice、36氪、七牛、青云、e袋洗、分期乐、宝宝树、辣妈帮、美柚、积木盒子、分期乐、猿题库、机智云等。
推荐理由
七牛云是我们投过的最有技术气质的云服务公司之一。他们的产品理念与技术理念一直都走在业内的前面。我们从2011年投资他们,七牛云每一年都在快速发展,无论是用户体量还是收入规模。云服务是大势所趋,也逐渐从蓝海走向红海,要在这个领域立足,必须要有正确的战略方向以及有特色的用户为导向的产品,这也是我推荐七牛云的原因。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