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副市长殷勇:多家外资金融机构有意落户北京

胡艳明2019-12-18 18:49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艳明  金融业作为北京第一大支柱产业,占GDP比重达到18%,与伦敦、纽约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水平相当。对此,北京针对金融行业将出台哪些政策或措施?

12月18日,在新京报举办的主题为“中国经济的定力与潜力”的“看2020财经峰会”上,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殷勇透露北京在金融行业的诸多举措,其中包括在全国率先建立续贷机制,明年将推广设立助贷中心和建立首贷中心等。他同时表示,目前多家外资金融机构有意落户北京,已做好承接准备。

殷勇称,北京市更加注重深化改革,更多依靠放管服改革,释放微观市场主体活力,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导向,连续两年实施“9+N”系列优化营商环境举措,通过“一门、一窗、一网、一次”改革,实现减事项、减环节、减证明、减材料、减时间,大力提升企业申办工程项目施工许可、不动产登记、跨境贸易等便利性。例如,在建筑许可方面,办理环节由过去22个压缩到5个,办理时间由过去137.5天压缩到20天。开办企业可以“一天领执照,当天领发票”,免费刻制公章,每年可以为企业大概节约6000万元,两年前在北京注册一个企业平均需要23天、8个流程。北京市对小微企业接入供水、供电、供气实行“零成本”服务,每年为企业节省约8亿元。

殷勇表示,将打造更加亲商的北京,将优化信贷营商环境,重点是解决科创、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问题。2019年,推出了“1+8”服务体系,特别是在全国率先建立续贷机制,努力降低小微企业过桥融资成本,明年要进一步发力,在市区政务服务窗口,推广设立助贷中心和建立首贷中心,推动银行简化申贷材料,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可得性。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丰富的人才和科技资源,包括90多所高校、1000多家科研院所、12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有86万左右的在校大学生,以及2.5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在资本支持方面,殷勇称,北京市高度重视发挥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作用,建立了300亿规模的科技创新母基金,投资年限可以达到10-15年,希望通过此类基金带动社会资本增加投入,培育可长期支持创新的耐心资本。在今年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中,北京上市企业和募集资金规模均创全国第一。目前北京创业投资规模占全国1/3左右,独角兽企业数量占全国一半,仅次于硅谷。

殷勇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蓬勃兴起,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加速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融合,5G、区块链、数字经济带来新的机遇,北京必须超前谋划,超前布局,面向国际市场,用好全球资源。

他表示,将更加积极培育创业资本,近年来,全球出现资本寒冬,但北京依然是全球最佳的投资地之一。北京将积极鼓励创业资本在全球范围整合资源,孵化项目积极发展私募股权二级交易,畅通创业资本融资退出渠道。

不久前,新三板综合改革已经启动,北京是新三板的发源地,北京将积极主动对接新三板改革,推动企业首批进入精选层并公开发行。

在扩大开放试点方面,殷勇称,一批开放成果率先在北京落地,例如在金融方面,标普、穆迪、惠誉三大评级机构,VISA、Master(万事达)两大银行卡清算机构,全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全国第一家外资控股的证券公司瑞银证券,全球领先的支付机构PayPal,全球最大的征信公司之一的益博瑞征信齐聚北京。

试点以来,北京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增长了近90%。到2018年底,北京外商投资企业达4.3万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550亿美元,占全国7%。

殷勇表示,要建设更加开放的北京。明年1月1日起,保险资管等多个金融行业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将全面放开,目前已有多家银行、证券、保险、资产管理类外资金融机构有意落户北京,北京已做好承接准备。特别是在财富管理、金融科技、绿色金融等方面,将进一步加大国际合作力度,建设面向全球的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示范区,打造全球绿色金融中心。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机构新闻部记者
主要关注上市公司、证券、银行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