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办校纳入摇号:伤害最深的或是家境一般的孩子

叶克飞2020-03-14 11:08

 叶克飞/文 3月11日,上海市教委公布《2020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在这份意见中,除那些老生常谈外,还有一条“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计划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摇号录取”。换言之,民办学校也被纳入了摇号招生范畴。

上海并非孤例,早在1月份,广东就发布相关指导意见,明确民办学校也全部实行电脑随机摇号录取。

从义务教育的“有教无类”和教育资源的均衡来说,电脑摇号派位显然体现了制度善意。但从现实来看,电脑摇号派位没有减轻家长的焦虑,反而因为纯粹依靠运气,让许多家长更无所适从。正如有人所说:“如果是统一招生考试,那我们可以督促孩子学习。如果是各校面试,我们也可以参与争取。但电脑摇号派位,我们连怎么努力都不知道。”

如果站在大道理的角度,这种说词很容易反驳,一句“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家长为什么要努力让孩子去所谓的名校”就足够。可如果站在家长角度,这种担忧并非毫无来由。

相比轻飘飘的“教育资源均衡”六个字,家长必须考虑生源、师资等问题。在长久的学校分级体系下,名校效应深入人心,优质教育资源依旧匮乏,绝非短时间内可以改变。当学校本身确实存在差别时,“教育资源均衡”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相比更早的划片入学,摇号派位遏制了学区房。而且因为摇号的随机性,如果能够确保摇号过程没有技术漏洞和作弊,那么确实就会制造一个看起来十分公平的起点,这也是许多人对摇号派位选择支持的原因。

在他们看来,完全随机的摇号抹平了学生的家境差异,遏制了择校的权钱交易,还有更“考验”家长财力的私立学校招生,让孩子们可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这种想法未免太幼稚,受摇号派位入学伤害最深的,也许正是那些努力学习但家境一般的孩子。

首先,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摇号入学制造的“同一起跑线”,但凡稍有社会经验的父母都知道靠谱度有多少。真正能让摇号入学彻底执行的城市,在中国会有多少?至于未来会不会有城市爆出摇号作弊的丑闻,谁也不敢打包票。

对于家境优越、社会资源丰富的家庭来说,孩子没有能够通过摇号进入心仪学校,或许还有更多选择。但对于一个家境一般但努力读书的孩子来说,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摇号,一旦摇到一所不太好的学校,也别无选择。

相反,一个成绩很差的孩子若是摇到了名校名额,他所占据的学位就相当于堵塞了一个寒门子弟依靠自身努力进入名校的机会。支持摇号入学的人会说“所有孩子都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这话确实很正确,但反对摇号入学的人也可以说:“任何人都不该浪费别人的学习机会”。

成绩还是次要的,对于孩子而言,心智影响或许更大。假设在同一所小学,一个刻苦努力、成绩优异的孩子摇号去了本地最糟糕的学校,而同班一个成绩极其糟糕的孩子却通过摇号去了本地最好的中学,前者会如何看待这件事?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别高估孩子的承受力,很多孩子会因为这种制度的不公而蒙上心理阴影,带来的恶劣影响,未必低于以权钱择校。

电脑摇号入学,释放的是制度善意,但是,孩子小学的努力,被系于一次“抓阄”之中,有点简单粗暴。无论是电脑摇号入学,还是将教育生态被破坏的责任推给民办学校,说到底都是懒政的表现,孩子的命运不能系于此上。

(作者系作家)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