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财富 | 谁在“入圈”公募基金

洪小棠2020-09-30 18:53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洪小棠 自诞生20多年来,公募基金行业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备受关注。

一方面,疫情的肆虐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意识到配置公募基金来保值增值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在资管新规不断打破刚兑,房住不炒政策不断施压地产投融资之下,投资和配置公募基金正在成为更多市场可投资资金的选择。

记者统计公开数据发现,截至9月27日,年内新成立基金数量为1712只(A/C分开计算),截至8月底的资产总净值达17.80万亿。无论是年内新基金的数量还是最新的规模,都创出了行业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但在爆款基金频频出现,行业规模持续推上新高的背后,公募行业是否已经为不断“出圈”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入做好了充分准备?如何承载更大的管理规模及其背后的信义义务和受托责任,这些拷问正在被行业所高度关注。

普通人的“入圈”

今年年初,一场始料未及的新冠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影响了他们的消费和理财观念。

何楚(化名)便是其中之一,85后的她自2008年踏进演艺圈参演了第一部电视剧至今,已经在演艺圈摸爬滚打12年有余。

在租住的北京朝阳区东四环上的某中高端小区内,何楚向记者展示自己的“战利品”,一排排的爱马仕、香奈儿、LV等名牌包占据着约10平方米衣帽间的一大面柜子,其他地方则是被各种鞋子、首饰以及衣服、礼服等等撑的满满当当。

何楚向记者透露,自己是个消费主义,之前并没有理财的概念,因为一直在拍戏和赶通告,所以收入不错,不过所赚的钱一般都用来买衣服、包包和车等消费品。

“因为要想有戏拍就要不断的见组,其实买的这些都是用来撑场面的,毕竟自己在这个行业还有些知名度。”何楚坦言。

何楚观念的变化就始于这场疫情,在她看来,“一下子生活全变了,节奏被打乱了”。

“年后国内疫情开始的时候以为过不了多久就会恢复正常,正常趁这段时间可以休息一下,而且自己手里还有2部片约,意味着上半年的工作基本安排出去了。”何楚说。

然而疫情的严重性超过了她的预期,手上的戏突然不拍了,后面的工作也没法推进了,而且是“无限期”延期。

这对何楚来说,安全感瞬间被打破。“演员这个职业特殊的地方就在于,有戏拍、有通告就钱赚,没有那就意味着完全事业的状态,我们是没有底薪这一说的。”

何楚向记者透露,自己所存的积蓄并不算多,虽然足够自己今年的开销,但这场疫情让她不敢像之前一样肆意的消费。

她开始研究怎么在无法拍戏的现状下,还能让自己的钱有所增值,何楚的一位姑妈恰好常年投资基金,并且赚了不少钱。

姑妈告诉何楚,买基金要长期拿着,不用在乎一时的涨跌,她在2011年买的富国天惠现在收益已经翻好几倍了。何楚有些心动,于是便开始尝试着跟姑妈学习如何买基金。

“从今年4月份开始就跟着姑妈买了点基金,但我胆子小,每次买的不多,买完后悔买少了。”这是今年以来何楚初尝理财的“甜头”。

何楚说现在学着开始找到一点感觉了,“现在自己买基金会看基金经理和回撤率,还有就是买基金的钱是不影响生活的,这样心态才能好一点。”

何楚理财观念的转变不是个案,在某互联网公司供职的陈曦也因为这次疫情,工资被打了折扣,焦虑感上升,加之越来越多的同事朋友茶余饭后聊起怎么理财和投资基金,她也开始加入了买基金“阵营”,甚至还组建了一个微信群,时不时在群里讨论新发的基金值不值得买、已经买的基金收益如何等。

多因素推热基金投资

如果说,疫情提高了更多普通人的投资理财观念,那么资管新规和房住不炒等监管生态的变化也在引导更多资金正在加入公募投资的阵营。

一方面,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将会进一步压制国内的无风险收益率,而助推风险偏好的提高。

“国内有几十万亿的资金其实都在银行理财,这是因为理财产品过去保本,但在资管新规要求银行理财净值化改造之后,理财产品的保本光环也会不断褪色,而真正比拼主动管理能力的时代已经到来,这显然是对公募行业的利好。”华东一家公募机构渠道人士称,“在持续的投资者教育和基金销售渠道的变革之下,未来或许会有更多投资者选择从银行理财走向基金投资。”

此外,“房住不炒”政策对房价及房产投资活动的遏制,也在倒逼资金流入权益投资为代表的基金市场。

“过去中国人的大部分投资配置都是放在房产上的,但是房地产上涨空间已经不大了,普通人想靠投资房产赚钱一方面需要绕过限购限贷等制度成本,另一方面房价在回报空间上也在不断收窄,所以这部分资金有可能会选择基金来进行投资。”一家私募FOF投资经理表示。

今年以来,虽然疫情持续不断,但基金发行数量和份额却屡创新高,公募行业的体量迎来了罕见的爆发式增长。

首先是今年年内新基金数量已经突破了1700只,要知道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1616只。

而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公募基金数量7289只,合计份额达15.46万亿,资产净值17.80万亿,成为年内的第五次创纪录性新高。

其中,包括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在内的权益类基金成为了新基和规模贡献的主力。截至8月底,权益基金数量共计4271只,合计份额达3.33万亿份,较年底的3728只增加了543只,合计份额较去年底的2.41万亿增加近1万亿。

而在基金发行数量与合计份额不断创出新高的同时,爆款基金也在行业内层出不穷。

其中,仅9月21日一天便有交银产业机遇和景顺长城消费精选两只基金“一日售罄”,合计募集金额超150亿元。

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27日,年内规模超过100亿元的爆款基金已超30只,规模超50亿元的新基金已超100只。

面对行业规模的持续扩张和基金行情的火热,亦有行业人士在反思,当下公募行业是否已经对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公募行业从几万亿到十几万亿,如今可能马上要进入20万亿的时代,当然这也是迟早的事情,但如今公募规模正在快速扩张,无论是交易系统、人员配置等硬件环节还是投研能力、管理能力等软件因素,公募基金是否已经做好进入更大管理量级的准备,仍然需要思考。”北京一家中型公募机构高管称,“因为伴随着规模的扩大,市场过去很多有效的策略也将发生改变,甚至不同大类资产的配置逻辑也会有所调整,这些可能也是公募行业所需要思考的。”

(应受访者要求,何楚、陈曦为化名)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财富与资产管理部记者
关注基金、证券、资产配置、上市公司、金融创新等领域。擅长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