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观察】 买手逛进博会:下一个机会在这里

阿茹汗2020-11-07 15:10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阿茹汗 “宗庆后来了!”在第三届进博会上,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现身食品与农产品馆内。丹麦企业Mille Food工作人员迎上前,向这位行业前辈介绍旗下营养品。转头,宗庆后向经济观察网在内的记者介绍自己在进博会上的收获:“我们看到很多国外的大健康产品,今后也可以引进来。”

宗庆后对于消费市场的理解是,需求正在从安全转向健康。“我们的产品也要升级换代,来去解决老百姓的亚健康问题。”从第一届会到第三届,宗庆后已是进博会上的常客,来自进博会的灵感,未来将如何影响他身后的娃哈哈呢?

1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现身进博会

王琳丽在一袋儿童面条面前停留了很久,她身上背着双肩包,各种资料和样品把书包撑得鼓鼓的,来来往往的人从她身后经过,总是会刮到,可她全然不顾。放下手里的儿童面条,她去和展位负责人了解代理的情况,然而对方给到的答复是:这款儿童面条还不走经销商渠道,而是在进口超市和电商直营。

这是一家国内贸易公司,代理了多款来自日本的食品,负责人介绍,像王琳丽一样的经销商们频频询问,表达拿下区域市场线下经销权的意愿,可是由于公司方面还没有更进一步的线下计划,只好暂时拒绝。

王琳丽不甘心,主动提出要加对方微信,以便日后再沟通。“我这边有很多超市的,杭州市内和周边的都可以,有合适的产品我们还可以再聊啊。”

2

交换联系方式的买手们

来自陕西咸阳的杜忠是商超采购员,第一次来到进博会,面对来自全球各地玲琅满目的商品,他一时有些眼花缭乱,不过心里却十分清楚自己要什么:进口的、高品质的小零食。“现在进口商品的价格也并不算高,和国内一些高端产品价格差不多,尤其是在一些食物上,顾客的价格敏感度越来越低了,几块几十的都不太在乎。”杜忠说,今年疫情确实冲击到了下线市场的实体商超,所以只有让货架上的商品越来越丰富,拿出一些不一样的产品,才能让顾客愿意光顾。

每年一届的进博会,既是参展商展现实力的舞台,也是采购商寻找商机和合作的良机。王琳丽、杜忠们逛进博会,为自己的超市寻找新商品的时候,一些涉及金额更大、合作纬度更广的战略性采购,借助进博会的契机纷纷达成。

仅在食品与农产品馆内,签约合作仪式你方唱罢我登场。例如,来自新西兰的恒天然继去年与厦门建发股份在进博会签下总金额为170亿元的深化合作备忘录后,今年与巧厨签订价值1亿人民币的产品采购协议,同时与国内企业良品铺子、广州酒家等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Mille Food也与长城工业集团签订合作……

第三年走入进博会的梁女士两天逛下来总觉得有些不过瘾。她所在的公司主营业务为动物蛋白质产品的大宗贸易,在去年通过进博会与国外厂家建立联系,后期达成合作后,今年梁女士希望在进博会上再创合作。不过,她发现由于疫情的原因,部分国外工厂、农场或者控股公司没能亲自来到进博会现场,而是由当地政府或者代理公司来替代。

“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拿到一手的合作,如果没有企业的代表的话,我们没办法在现场了解技术标准、交易方式等更细节的信息,现在收了很多资料,回去后慢慢看,效率会稍微慢一些,”梁女士介绍,她已经在多个展位前进行了登记咨询,希望在进博会结束后一一跟进。

梁女士所在公司对于合作对方的期待是直接面对当地工厂外,还希望能够在价格谈判上获得更大的空间,“由于疫情原因,产品价格波动大,国际船运的交付能力、企业的成本和资金压力也比较大,所以还是希望能够在产品成本上有更多话语权。”

离开食品和农产品馆,梁女士向服贸展区出发,她要去看看今年航运公司有那些亮点,希望能够有更多专业的公司来沟通并达成合作。

(应采访对象要求,王琳丽、杜忠为化名)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消费新闻部主任
专注快消、健康行业报道,深度聚焦产业、公司、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