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经济被放进橱窗里

宋笛2020-11-13 21:35

宋笛

以一年计,累积意向成交金额达到726.2亿美元,较2019年进博会增长2.1%。11月10日,第三届进博会在上海闭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在当日下午举办的通气会上披露了这组数据。

相较于取得的累积意向成交金额,在疫情蔓延的背景下,第三届进博会如期举行本身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实际上,多家参展企业表示,直至今年年中,尚未获得本届进博会能否如期举办的最终信息。

参展的规模显示了外资对于中国市场的信心,中国的政府和市场也回馈了足够的迫切性:本届进博会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411项,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连续参展比例近80%,特装比例达到94%;相关部委以及地方政府举办的政策解读、对接签约、投资促进配套活动则达到101场。

按照通气会披露的信息,截至目前,已有数百家企业报名、签约参展第四届进博会。

务实、准确

这是一届独特的进博会,参展的外资企业开始更能够以务实的心态,明确参加进博会的目的和意义。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张宇峰用了“务实”、“自信”两个词来形容本届进博会的特色,“务实”是指霍尼韦尔在参加进博会时的做法和想法更加务实,对于各业务部门没有任何的指标要求,比如要在会场上进行多少签约、达到什么金额等。

多家外企在今年进博会中作出了类似的调整,签约金额和数量不再成为展出的硬性指标,企业开始更加切实的投入到进博会展会之中。

展台的风格和目标变得更为准确,西门子工作人员明确的知道展台需要吸引的是企业“一把手”,一个总体成果明确的案例会比大量技术参数更能吸引在展会需找机会的人群。

一家瑞士的工业企业则以瑞士本地风光作为展台的背景,展台正中间布置着一些特色的工艺品,其产品则放在了靠着大门的一侧,工作人员介绍这样布置的原因在于进博会更重要的是给客户一个整体的品牌形象,而不仅仅是具体的产品。

这也是两年参展后,多家参展商对于进博会特色的一个共识:这是能够展示企业整体形象和概念的平台,能够接触到大量政府、央企人士,需要给他们留下一个深刻企业品牌形象。

多家参展企业在今年进博会尚未完全结束之时,已经基本确定了明年展台的主题。

内外循环的节点

在11月7日上午一个半小时间,ASML展位工作人员至少重复的讲解了四遍有关光刻机的一些基本知识,人群一波接一波的涌入,

国际形势的变化将这家公司推上了风口浪尖,市场对这家企业充满好奇,而备受关注的企业则希望在进博会中与中国市场进行更加充分的沟通。

已经连续举办三年的进博会成为了展示世界经济和中国市场的巨大橱窗,成为了内外循环间联通的一个重要节点。

会场内一些细节可以展现如今世界经济的主题和方向,食品和农产品展馆拥有最多的参展企业,消费品展馆拥有最大的展区面积,4.1装备与技术馆被分为了智慧而本次进博会的“重头戏”,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则首发了最多的新产品以及新技术。

政府的招商人员频繁的在各个场馆进出,一位地方政府招商人员尝试通过人流动向来判断市场长期的趋势,他观察的结果是医疗器械吸引了各个行业的企业一把手,适配性最高,“健康可能是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

外资企业等待着进博会上一年一度的中国开放信号,在全球氛围出现重大变化的2020年,这一信号显得格外重要。

一些外企带着疑惑来,一位外企负责人担心在外部激烈的环境下,政府的动作会不会变形了?内循环为主了,是不是开放政策会不会受到影响?

在进博会开幕式讲话后,这位外企负责人恢复了信心,并迅速将这一消息告知了海外公司总部。

数位外企的负责人对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部分与自身市场相关的段落信手拈来,这份《建议》是在10月29日这天才刚刚审议通过。

对于大部分海外企业而言,中国市场重要程度在不断上升,这里已经不仅仅是世界工厂、世界市场,同时在研发、资本等多方面均在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多家参展外资企业在短短数年间快速扩充了其在中国的研发团队,研发机构的任务也开始从售后服务和项目服务相关转向了一些原生的产品、技术创新。

与此同时,中国本土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在让外资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一些外资企业调整了其在中国的架构,希望能够变得更加“本土”,以更迅速的方式应对市场变化。

这也是可以从进博会这一窗口观察到的:外资改变了中国市场,而中国市场也正在改变外资企业。

大科创新闻部主任兼高级记者
主要关注于科技类、创业类产业政策、创投领域以及交通物流领域。擅长深度报道和人物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