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福林、刘世锦、李凯: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迫切性及建议

田进2020-11-17 19:11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田进 “迫切性”。

对于加快推进东北地区经济ー体化进程,在由东北大学、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主办,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承办的“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闭门会议(以下简称闭门会)上,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提出了自己的关键词。为此,他提出了加强东北四省区产业分工合作等建议。

在闭门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刘世锦提出了“1+3+2”的结构性潜能框架并认为东北经济的发展需要三种类型机遇。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凯则分析了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思路。

据悉,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由东北大学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共同发起设立,由东北地区政府和相关高校、研究机构共同参与建设,为中央政府和东北地区各地方政府提供政策咨询。

现状与问题

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迟福林对此表示,当下东北地区经济存在着区域产业同构和同质竞争的问题。一方面,经济同质性强而互补性弱,产业结构趋同问题明显,三省主导产业基本都是钢铁、能源、化工、重型机械、汽车、造船、飞机军工等重工业,在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等领域还存在较为突出的竞争关系;另一方,区域协调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为此,要强化政府间协调,消除区域内市场壁坐。例如,把东北视为ー个整体,就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开放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协调。

对于东北经济的现状,刘世锦认为其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11月15日,刘世锦在会议现场表示,中国下一步经济增长,即使是一个中速增长,还需要新的结构性潜能。为此,他提出了“1+3+2”的结构性潜能框架。他认为,东北也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潜能。

对于“1+3+2”的具体解释,刘世锦介绍,“1”即都市圈和城市群作为龙头,中国今后5~10年百分之七八十的增长潜能都在这个范围之内;“3”是在实体经济方面,需要补新的三大板块,包括基础产业效率不高、中等收入群体不够大、基础研发或源头创新的能力不强;“2”是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

刘世锦表示,在“1+3+2”中,东北经济发展都有着相对应的地方。比如都市圈和城市群,东北曾是中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所以东北经济在一体化方面有潜力也能做文章。其次东北基础产业很多,如果能放宽准入,一方面能降低全社会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拉动投资,从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再一个就是释放东北技术研发的能量。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方面,东北地区也极具发展潜力,例如,其绿色资源条件十分丰富。

对于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的问题,李凯补充说道,东北地区都市圈、城市群发展规划存在问题,包括基础设施一体化相对较好,但距离1小时生活工作圈还相距较运(如沈抚顺);东北地区整体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地方政府对地区间协作困难,各省市的目标导向难以形成合力;中心城市经济分量不足、外溢效应不够、带动作用不强等。

发展的思路建议

东北经济如何去发展?

刘世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超预期的重大改革”、“特区帮特区”、“对外开放”三种机遇。

刘世锦建议通过一些确实大力度、超预期的重大改革,刺激出一些新的特点,使得整个产业结构进行大幅度改进。

其次,刘世锦认为可以推行“特区帮特区”的方式,让东南沿海地区的特区在东北内部搞一个特区,干部、管理办法等都采用东南沿海地区的特区方法。他介绍,现在东南三省和东北几省的对口城市也在推进中。建议可以把边界划出来,比如划出一个地级市的范围,相当于东南沿海特区的一个飞地。

在对外开放方面,刘世锦表示,开放一定要看向谁开放。比如东南沿海四个特区,现在最成功的是深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深圳对面是香港。

迟福林则从加快推进东北地区产业ー体化进程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迟福林表示,一是需要以制造业为重点加强东北四省区产业分工合作。例如,辽宁突出金属冶炼、钢铁加工、智能制造、燃料化工、石油化工;吉林突出汽车制造、医药制造;黑龙江突出食品制造、医药制造;内蒙古突出钢铁制造与食品制造等。在这个基础上,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区域经济补偿机制,协调好东北四省区的经济利益。

二是需要合カ培育若干个优势产业集群。例如,辽宁发展以智能制造与装备制造为重点的产业集群;黑龙江以农产品加工等形成优势产业集群。三是需要推进东北地区管理标准与规则的全面统一。例如对企业准入、人才资格实现“一地认可、四地通行”等。

同于,对于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迟福林建议国有经济布局要与东北经济一体化相适应。包括央企合理布局与东北经济一体化、国企合理布与东北产业一体化、以国企合理布局帯动社会资本布局。

闭门会上,李凯认为加快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需要采用以中心城市引领东北大都市圈、推进钢铁、石化、汽车等产业一体化、以ー体化的格局打造东北对外开放新前沿等方式。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国资新闻部记者
关注宏观经济以及人社部相关产业政策。擅长细节深度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