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关键在于产业协同 | 经济的韧性系列评论

程亦曦2020-12-18 18:26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

程亦曦/文 修城际铁路、缩短审批时限,下放审批权限……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揭牌超过一年。一年的时间,按照官方发布的成绩,示范区形成了32项具有开创性的制度创新成果,推进了60个亮点项目。

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是决策层着眼于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重大战略考量。

始于1982年的长三角一体化,已经走过近40年的历程。从最初的“上海、南京、宁波、苏州和杭州”5市扩容到如今的26市,形成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初心,也是决策层对其定位。

城市群第一次出现在国内中央文件是在2006年,2013年以来中央要求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国际公认的世界级城市群有以纽约为核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芝加哥为核心的五大湖城市群、以东京为核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伦敦为核心的英伦城市群、以巴黎为核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

GDP达17.9万亿元,已有六大城市跻身GDP万亿俱乐部的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城市层级结构最合理的城市群,也是被寄予厚望最有潜力的城市群——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为何是长三角?

因为长三角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在中国走在最前面,“底盘”足够稳固。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的一季度GDP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长三角GDP总量近5万亿元,占全国的20%以上。三省一市的GDP降幅也均低于全国水平。同时,长三角制造业基础雄厚,以5G、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基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迅猛。

但是,如何在这些优势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产业协同,是长三角一体化能否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关键。

在过去的一年,长三角示范区聚焦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制度创新。这无疑是在打破过去40年长三角一体化的壁垒。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长三角地区应该形成更强大的合力,真正实现产业协同化。各地政府不能搞大而全,而是彼此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要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明确各地区的差异化产业分工,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依据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进行协作分工,推动产业梯度转移和就业合理布局,实现功能互补。

世界五大城市群非常注重产业“差异化”,以便在城市发展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实现优势互补。以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为例,纽约是金融和商贸中心,华盛顿是政治中心,波士顿是高科技聚集地,巴尔的摩国防工业和卫生服务业发达。

上海东有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西有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和一体化示范区,具备发挥长三角一体化“龙头”带动作用的条件;浙江数字经济、民营经济发达,可以把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等重大决策部署融入一体化建设;江苏发挥制造业优势,加快培育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世界工厂”2.0版;安徽加快发展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升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一体化作出贡献……立足长三角全域,长三角各省市可以各扬所长。

不难看出,长三角一体化并不只需要完成“3+1=4”就可以,除了产业协同,一切妨碍经济要素自由流动的要素均需实现一体化。不同于京津冀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更多的是内生型一体化,驱动力主要来自市场经济内在的软性需求,遵循经济规律,顺势而为,才能让“3+1”的市场存量变成大于4的增量。只有这样,长三角才有机会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