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万载还有花炮吗?

文平2021-04-15 18:07

文平/文

将近20年过去了,猛然间看到《万载悖论》,自己都吓了一跳,很多年以前,我们还曾做过这样的报道?!

报道的截图,是敦厚周慎的老同事文钊用微信发给我的。我莫名其妙地想到一个陈旧的话题:在一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经济观察报》这样的专业财经媒体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万载悖论》让我再一次确认,严肃的专业媒体,是有价值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这种不可或缺的价值,来自于专业主义方法论、公平正义价值观、感时花溅泪的情感。

印象中,那是一个春节前的冬天,很冷,我和任侠豪迈的同事大哥,跑到忙着过年的江西万载,采访震惊全国炸死14人的花炮爆炸案。那是一个《南方周末》备受推崇的媒体盛世,数数爆炸中的尸体,调查地方官员有没有瞒报死亡数字,是人们对《南方周末》的期待。作为一个新兴的财经媒体,一张有周报特征的财经报纸,我们要报道什么呢?我们没有指责地方官僚,斥责不良厂商,抱怨无知亡者,而是将报道的落脚点落在关乎经济的制度设计,采写了三四篇文章,组合成《万载悖论》的专题。为此,我在江西湖南边界的江西万载、湖南浏阳采访了好几天。

回京之后,我再也没有去过浏阳万载。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已从小年轻变成了大叔,记者生涯已成不必再提的往事。让我尴尬的是,现在回忆那次采访,脑子里率先冒出的居然是同事大哥在宾馆卧谈跟我说过的情色故事,其次是革命老区“怕牺牲,不成功”的豪言壮语,至于稿件内容如果不是重读旧文,一时半会都想不起来了。

这样的尴尬,反过来也说明,经济观察报这样严肃的财经媒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否则都是跟着人性走,我们天天玩社交媒体,看养生,看国学,看明星绯闻政治八卦就可以了,还要什么调查新闻、政经观察?

(作者时任经济观察报记者)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