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新雨/文
工业是中国经济的脊梁,首钢搬迁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工业搬迁项目,更是一段惊心动魄的史诗。
十五年前的2005年,我有幸和徐正辉等同事,采写这个选题。为了这个报道,我们北到山西、南到贵州,历年半年以上时间,跑遍了大半个中国,访问几十人,采访笔记加上查阅的重要文献资料至少30万字以上,最终完成了这个深度报道。其实从报道的深度上,我觉得《首钢搬迁》并没有《内蒙古煤电怪圈》等报道,对中国经济有一些见解和穿透力,但还是有些读者喜欢这篇报道,可能更多是事件本身的意义和客观冷静的报道风格。
二十年前的2001年,我有幸在经济观察报创刊前加入了这个朝气蓬勃的组织。这是一个旧的时代,也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我们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一张新报纸的创建之中。这张橙色新闻纸印在报头上的理性建设性,就是我们这一代新闻从业者永远的精神家园。我们希望能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推动中国社会的透明化,以实现新闻人的职业理想。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一个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变化就是,互联网几乎是狂飙突进般地改变了人们的衣食住行,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承担国计民生的中国钢铁业乃至中国重化工业真的被互联网重塑了吗?承担民族良知与精神的医疗和教育真的能被互联网颠覆吗?这个问题可能现在还没有答案。
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出人意料的变化,面对种种奇妙变化的反馈,也就成就了人生的乐趣。《经济观察报》在过去二十年,客观地记录了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变化。未来总是更精彩,我们期待报社有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时任经济观察报记者,现为神外前沿新媒体负责人)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