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股民质疑市值翻倍,三叶草生物认购不积极,连“新冠疫苗股”都不香了?

余诗琪2021-11-02 17:31

余诗琪 张昊/文 三叶草生物可能也是为未知的新冠疫苗后市场未雨绸缪,以一个远超行业认知的估值要在港股挂牌。

而就在几个月前,当它发布招股书时,整个行情还没这么“冷”,不少投资者还在雪球等股票投资平台上讨论,如果市值低于70亿元,就可以大胆入了。结果,最终的市值定在了150亿元上下,无怪乎认购率低。

从最新的认购情况来看,并不算理想,申购倍数为2.75,上周只有一倍多。有个投资者评论称:“三叶草生物目前的认购情况十分冷清,冷清到连暗盘都没什么人做交易。”

在这个市值之下,对标疫苗行业,尤其是几家新冠疫苗的竞争对手,三叶草生物要对应至少20亿元的销售额。从招股书上来看,它的新冠疫苗产品最早在年底可上市。参照几家国内竞对,它的确是有机会达到这个销售规模的,智飞生物半年做了50亿元,康希诺半年做了20亿元。

这个情况的主要前提是国内明年还存在“第四针”的市场。当然,国外市场还存在,在庞大的亚非拉区域连“第一针”、“第二针”都没普及。不过,新冠口服药物已出现,就在这几天,有媒体报道新冠病毒正在朝着自我毁灭的方向进化,表现是感染率在变低。

但新冠是三叶草生物“唯一”的机会了,作为一个疫苗企业,从2007年到现在还没有任何一款商业化产品。在投资者最关心的非新冠管线上,未来三年有机会上市的只有一款免疫类的类似药,那个赛道早就拥挤不堪。

所以,新冠疫苗如期上市;明年市场依旧存在;领跑者产能不足,留够了市场;此前完全没做过规模化生产,千万别出问题;已经在规模化量产上显示出来优势的mRNA疫苗之后会有几家也有获批上市,它们不能冲得太猛……上述条件必须得全部满足,三叶草生物或许能赢。

三叶草生物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是“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这跟市面上较多出现的灭活疫苗和mRNA疫苗相比。比较公认的优势是从已知的数据披露看,所产生的抗体浓度是最高的,但不是颠覆式的。不过劣势也特别明确——规模化生产,同类疫苗Novavax被称为“史上最强疫苗”,落地速度缺很慢,业内不少人认为就是在规模量产方面被卡住了。国内目前有该产品上市的是智飞生物,从销售量和增速来讲,都要远逊于更早上市的灭活疫苗。

三叶草生物并没有过多公布过有关生产方面的信息。疫苗行业相对特殊,牵扯到大规模接种,研发环节已经很费钱了,生产环节会更麻烦。这也是为什么疫苗行业少有初创公司涉足的核心原因。抛开作为新技术的mRNA之外,三叶草算是疫苗行业里,少有的没跑过全流程,没打过仗的传统公司,这不免让投资者怀疑它的整体操盘能力。

新冠疫苗行业也是非常“内卷”。截至目前,全球共有21款新冠疫苗上市及30款候选疫苗处于临床期。加上疫苗普及度的增加,康希诺的销售额从2季度的16亿元下滑至3季度的10亿元,利润更是环比下降50%。智飞生物的3季度营收环比只下滑了3%,但净利润环比下滑36%。

诸如防疫物资、IVD(体外诊断)等第一波“新冠概念”赛道,现在的市盈率跌到了2左右,疫苗很有可能是同样的曲线。这对三叶草生物来说并不“友好”,唯一的可商业化产品,还没开始挣钱,就有可能要结束了。

反正,港股最近盛传“新股带B,一路向西(‘带B股’是股民对未盈利挂牌的俗称,)”,三叶草也带“B”,如果真破发了,好像也挺正常的。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