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在济南开幕

李晓丹2022-09-01 23:12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晓丹  8月31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开幕。山东省委书记李干杰,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出席大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出席大会并致辞。

本次大会主题为“新格局 新动能 新生态”,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全球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前沿问题进行交流研讨,为促进制造业国际合作搭建了一个高端合作交流平台。来自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知名专家和科研机构代表,部分世界500强外资企业高层代表出席活动并开展交流探讨。大会期间还将同期举办“先进制造业创新成果展览”,展示先进制造业发展成就、展现制造企业先进技术和应用成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供需对接,促进务实合作。

辛国斌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稳定经济增长的重大政策举措,在各地方、各部门共同努力下,我国工业经济克服各方面困难挑战,正在逐步恢复向好。同时,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较多,持续恢复的基础仍不牢固,保持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巩固回升向好态势仍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着力提振工业经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培育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遴选培育一批“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推动出台和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进一步扩大制造业高水平开放,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鼓励国内外企业加强国际合作,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李干杰在致辞时表示,近年来,山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加快制造业强省建设,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新兴产业释放新动能。举办本次大会,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正当其时、恰逢其势。我们希望与各方面加强沟通交流,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提升、智能化改造、绿色化转型、服务化延伸、生态化集聚,深化务实合作,共同谱写互利共赢新篇章。我们将全方位强化政策引领,做好要素支撑,突出服务保障,让世界先进制造业企业在“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大会主论坛发布了“先进制造业‘揭榜挂帅’十大重大产业技术需求”“先进制造业十大领航项目”“先进制造业十大趋势”。大会同期还发布了“沿黄九省(区)先进制造业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倡议”及 “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济南宣言”。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华为制造军团CEO刘超表示,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将ICT技术与行业需求有机结合已成为不同行业进行创新与变革的主要共识,如何依托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ICT技术去更好地赋能传统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当下制造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刘超介绍,华为积极实践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把这些经验和能力对外共享给其他企业和合作伙伴,为全行业的转型升级添砖加瓦,以山东为例,华为与山东重工、海尔等多家企业展开了多个领域、多种模式的合作,覆盖咨询规划、智慧工厂、联合创新等场景。

ABB机器人中国区副总裁邓奇表示,制造业已经出现四个新的发展趋势:个性化消费增加,工业生产也需要满足定制化需求;制造业数字化加速在转型;企业生产所需劳动力日益短缺;不确定性增加。

“当前正处在一个技术和需求不断变革的时代,智能制造对技术提升提出了新需求,更高的生产效率、更好的产品质量、更灵活的生产柔性和更简单易用的设备。”邓奇说。

据悉,本次大会共征集77个签约项目,合作总金额668.23亿元,覆盖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海洋装备、纺织服装等多个“十强”产业领域。现场聚焦产业链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等内容,优选了国际、省际、省院、头部企业等16个重点合作项目进行签约。

具体来看,包括济南、潍坊、威海、青岛、枣庄、日照、东营、烟台等城市在内,均有项目签约,覆盖先进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细分领域。

青岛国信蓝色硅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人陈正斌介绍,“国信1号”是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养殖工船,项目总投资4.5亿元,船长249.9米,载重量10万吨,排水量13万吨(相当于2艘“山东舰”的排水量),全船设15个养殖舱,养殖水体9万立方米,于今年5月20日在青岛交付运营,可开展大黄鱼、石斑鱼、三文鱼等名优鱼种养殖,年产高品质鱼类3700吨。

陈正斌表示,2022年青岛国信集团将继续启动2号、3号养殖工船建造,启动4号30万吨级养殖工船设计;未来5年将投资运营50艘养殖工船,打造12只养殖船队,实现总吨位突破1000万吨,年产值突破500亿元,为世界深远海养殖贡献“中国方案”。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宏观经济研究院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