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光前商学院金融学副教授、新加坡绿色金融中心主任 梁昊
近年来,环境、社会、治理(ESG)越来越成为主流观念,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环境恶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对世界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和挑战,并且其影响范围已超出任何单一机构甚至国家的应对能力。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全球社会正齐心协力、积极应对。从联合国制定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各国领导人签署巴黎气候协议,中国提出碳中和、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发展政策倡议,到企业ESG运动蓬勃兴起,全球社会进入一个新发展格局。
在这个大背景下,越来越多商界领袖也逐渐达成共识:企业不应只为股东服务,而应该为所有与企业有关的利益相关方(stakeholder)服务。这就要求企业和投资人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也要求社会责任的履行更加透明、详尽、可度量,并且具有可比性。ESG报告是企业把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与利益相关方关系公之于社会的信息平台,有助于公众更好地了解企业ESG的表现。借阿里巴巴集团发布ESG报告之际,我们也可以看看这家国内头部科技公司在这些方面如何实践,对其他企业践行ESG有什么值得参考的地方。
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曾说,企业的责任就是创造商业价值。这一观点影响了商界学界对企业存在意义和边界的看法长达半个世纪。然而时至今日,ESG越来越成为在全球范围内衡量一家好公司的重要标准,人们对企业应该创造什么样的价值的看法也发生巨大改变。正因为企业应该实践ESG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投资者、消费者、员工、社区等对企业价值创造的范围与能力的期许在不断变化。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年轻的投资者更愿意买有社会责任的公司的股票,消费者更愿意去买具有更多ESG属性的产品和服务,员工更愿意在社会责任高的企业工作,并发挥更大的效率。此外,创造环境价值有助于企业在产业链上进行创新升级,也帮助企业规避未来的政策风险。再次,ESG本身也可以被看成是一套公司内部的治理框架,因为在上述大背景下,企业最大化的不再只是股东的价值,而是所有利益相关者的福利。这些都要求企业不仅要创造商业价值,更要创造商业之上的价值。这也成了企业应该追求的目标,而不是过程和手段。阿里巴巴创立之初就提出“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一公司愿景倒是与创造“商业之上的价值”这些观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既然商业之上的价值很重要,那它到底创造了什么,借着阿里巴巴的这份ESG报告来看看对于平台型科技企业而言如何去做?
首先,ESG是公司与其多方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连结纽带,是公司边界的拓展。对于平台型科技企业这个概念十分重要,因为不同于传统企业,平台型科技企业触及成百上千万甚至数以亿计的利益相关者(尤其是消费者)。所以界定哪些是企业的利益相关方,企业对他们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是企业决定如何创造商业之上的价值的基础。
其次,平台型科技企业通过丰富的场景和强大的数字化能力,在多平台多端口与平台上的诸多企业和消费者在吃穿住行等各个方面上都建立连结,从而可以更好的凝聚社会合力。例如,在环境方面,阿里巴巴的平台数字化可以通过优化物流(如菜鸟智能和绿色物流)、帮助企业和消费之绿色转型(如推动平台生态减碳)、培养消费者低碳生活方式等方面助力国家碳中和事业;在社会方面,阿里巴巴的平台数字化可以通过建立数字世界的盲道推动无障碍出行,也可以通过给小微商户提供更多融资渠道实现普惠,更可以通过平台的广泛覆盖以及视障及隐私保护等技术的应用鼓励多样、包容、负责、放心的消费。
再次,平台型企业践行ESG不止于关注直接的利益相关者福利,也包括带动更广泛平台生态中的参与者共同创造商业之上的价值。这一点从阿里巴巴去年的碳中和进行报告中提出的平台温室气体排放“范围3+”的概念(特指平台生态中多方参与者产生的碳排放)、参与者经济,到今年的ESG报告中反复提及参与者生态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说,鼓励生态参与者做ESG是汇聚小流形成江河,可以发挥平台的扩散效应进而推动社会进步。
可以看到,在阿里巴巴的报告中,ESG逐渐从一个舶来品,到与国内双碳、乡村振兴、共同富裕、高质量就业等时代大议题结合,经历了一个本土化并逐步为大众所认知的过程。阿里所提出的“创造商业之上的价值”,并在报告中强调助力建设绿水青山、助力中小微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等,可以说是这一过程的体现,并且紧密关注其围绕ESG的新表述新行动。报告中七大ESG行动方向的六个都和创造商业之上的价值紧密关联。阿里巴巴也把这些行动的可持续性融入了商业设计中,如88碳账户、无障碍、能耗宝、公益宝贝等等,这样有助于让更多人参与到实践中来。这份ESG报告中提供了不少具体数据。
通过推动ESG实践创造商业之上的价值需要组织架构上的保证。从这个角度讲,阿里巴巴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例如,阿里集团在ESG方面建立了三级体系,将ESG嵌入董事会、高级管理层、集团以及各业务单元。作为这三层架构的支柱,阿里新设立了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和科技伦理委员会,负责将ESG目标融入进阿里的核心业务运营中。
当然,这一创造商业之上价值的历程也十分具有挑战性。例如,如何衡量利益相关者的价值一直难有定论。再如,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差别很大,企业如何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需求是一个巨大挑战。这些挑战也体现在阿里巴巴的ESG报告中。也许在未来的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阿里巴巴按照国际标准报告体系,如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标准、影响力加权账户方法,致力于把各类影响力用统一单位量化、估值、并与传统的财务报表整合,更好地把全利益相关者福利的理念体现在商业行为之中,这也才是真正的创造商业之上的价值的内涵。让我们拭目以待!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