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重要性凸显 蔡司光学中国区加工中心“定位非常高”

李华清2023-02-17 20:20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华清 2月16日,蔡司光学科技特展ZEISS VisionLAB在广州塔拉开帷幕,这是蔡司光学在国内的首个科技特展,面向市民开放,围绕“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管理”,展出人的各个人生阶段所涉及的眼健康知识和蔡司光学提供的对应解决方案,持续展览到2月19日。

蔡司光学是总部在德国的蔡司集团旗下公司,事实上,中国市场已经成为蔡司集团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场。2月16日,经济观察网记者从蔡司光学人士处获悉,自2021年起,中国成为蔡司集团在全球的第一大市场,也是最具创新活力、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在距离展会现场50公里左右的广州中新知识城,坐落着蔡司光学的全球高端定制镜片加工中心,该中心于2020年投产,是蔡司集团旗下最新且生产规模最大的高端定制镜片加工中心,面向全球供货。

蔡司集团在广州中新知识城投建的制造基地,是蔡司在德国总部之外投资金额最大的项目,除了生产高端定制镜片外,还生产人工晶体。

蔡司成长史

1846年,蔡司成立于德国,创始人之一卡尔·蔡司是精密机械师,另一名创始人恩斯特·阿贝则是物理学家和社会革命家,恩斯特·阿贝率先在蔡司推行每天8小时工作制,是现代雇员保障制度的先导者。

成立之初,蔡司生产显微镜,围绕着光学和光学设备,逐步拓展业务,历经170余年的发展史,目前蔡司旗下有四大事业群:半导体制造技术,研究与质量技术,医疗技术和消费者光学。蔡司光学是蔡司消费者光学事业群的公司主体之一,蔡司光学研发并生产眼科光学价值链产品,是眼镜镜片和眼科仪器制造商。

“我们是怎么发展至今的,其实有很好玩的故事。”2月16日,在媒体交流会上,蔡司光学中国区市场总监朱睿敏介绍,一开始创始人做显微镜起家,积累名气后,有医生建议创始人把显微镜技术嵌入到手术中,方便医生边做手术边用蔡司的显微镜,蔡司开始涉足医疗。显微镜帮助人们看清微观世界后,蔡司也希望帮助人们看清远方世界,涉足了望远镜。创始人上了年纪后出现老花,为了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看清世界,蔡司又涉足了眼镜。而生产显微镜等精密仪器,需要测量精准,蔡司慢慢发展出工业测量。

170余年的历史中,蔡司有过很多高光时刻:人类拍摄的第一张月球照片、第一张人类留在月球留下足迹的照片,都是用蔡司镜头拍的,50个蔡司镜头曾通过NASA阿波罗计划进入太空;共有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使用过蔡司显微镜推动科学进步;消费者熟知的全飞秒近视矫正手术用的是蔡司的医疗设备,全球每年超1500万例手术使用蔡司的医疗系统完成。

截至目前,蔡司集团业务遍及全球近50个国家,拥有超3.8万名员工,约60家销售和服务中心、30个生产基地和27个研发中心。2021/22财年(截止日期为2022年9月30日),蔡司集团的经营业绩达88亿欧元。

蔡司光学在中国

1995年,蔡司光学在中国成立销售公司,首次将树脂镜片引入中国。1998年以来,蔡司陆续在中国落地多个生产制造基地。2011年,蔡司光学在中国的技术创新中心成立,蔡司在中国部署了研发力量。目前,蔡司在中国已形成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全闭环。

在2月16日开幕的蔡司光学科技特展上,蔡司光学展出了旗下多个设备和多款产品:蔡司屈光分析仪,只需60秒即可完成双眼测量;蔡司三维定位配镜系统,拥有9个高精确校准的镜头,可以单次拍照进行3D建模,帮助消费者科学、便捷搭配镜片与镜架;蔡司综合验光仪与蔡司液晶视力表,用于主观验光,帮助验光师便捷确定消费者觉得舒适的眼镜参数;蔡司智锐镜片,针对移动互联网生活方式而设计,便于用户视线在电子屏幕与真实世界之间自如切换;蔡司驾驶型镜片;蔡司焕色视界X镜片,镜片根据紫外线强度自动变换颜色,集合太阳镜和近视镜的功能。

朱睿敏介绍,蔡司光学科技特展有两条主线,一是纵轴线,展示蔡司光学如何管理一个人一生的眼健康,二是横轴线,展示蔡司光学在不同生活场景中提供的眼镜产品。

而当蔡司光学科技特展正在展出时,同样位于广州的蔡司光学高端定制镜片加工中心(以下简称“加工中心”)正在进行产能爬坡。

加工中心负责人介绍称,定制镜片在近十年兴起,消费者如果选择非定制镜片,最终拿到的眼镜度数只能做到尽量贴合其实际度数,非定制镜片的度数跨度大概是25度。如果用买衣服来做类比,选择非定制镜片,就像买衣服时去成衣店买厂家已经生产好的、码数不同的衣服,尽可能挑选适合自己身材的码数,而选择定制镜片,则像买衣服时去裁缝店量体裁衣。

在蔡司光学,当客户的定制镜片参数传到加工中心后,加工中心按需生产一副定制镜片所需的时间在48小时内,期间历经贴膜、上盘、切割自由曲面、柔性抛光等十多道工序,快速交付背后是几乎全自动化的智能制造。

“中国区加工中心的定位是非常高的,我们生产的产品不仅能满足全球订单的要求,还承载着蔡司探索绿色智能制造的使命。”加工中心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广州采访部资深记者
关注华南地区龙头企业,重点关注制造、教育、科技、文娱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