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未来10年的商业确定性?3位企业家这样认为

任晓宁2023-04-16 23:43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任晓宁

这是一场关于未来10年的讨论。

所有发言的人,无论是彼此对话,或是单独演讲,聊的都是未来。这在当下是有些稀缺的事情,因为很多人连今年会怎样都无法保证,更何况未来5年甚至10年。

腾讯集团高级管理顾问、青腾教务长杨国安总结了当前企业家面临的问题:产业重构、地缘政治、国内监管规范、金融体系的潜在风险等,都给很多企业带来了高度的不确定性。企业家如何应对这些高度不确定?他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用长期的确定性来倒推短期的不确定性。“假如你看准未来三年、五年的周期和长期趋势,去倒推的话,心里更加踏实,方向不会走偏。”

这场谈话的主角,都是身在一线的企业家。他们有的是明星公司创始人,比如徐驰,他创办的Nreal公司6年融资9轮,推出的AR眼镜去年出货量排名领先。有的已经是上市公司老板,比如九号公司总裁陈中元,他正在欧美地区试验智能滑板车的共享出行。有的是新鲜赛道玩家,比如姚颂,他联合创办的东方空间公司,今年下半年将要试飞商业火箭。

4月15日,这些企业家聚在北京,在青腾树下Talk活动现场,回答了他们对于未来10年的判断。他们做出的产品,很可能在未来10年后改变世界某个部分的生活。这些人眼中的商业确定性会是什么?

Nreal创始人徐驰:2030年会有10亿人戴上AR眼镜

春寒尚在,徐驰穿着短袖坐在讲台的椅子上,在一众西装衬衫的场合显得有些另类。他做的事情也很与众不同,他研发了一款眼镜,在他眼里,这是可以代替手机的东西。

认识徐驰的人向记者描述,他身上仿佛有一种信仰。4月15日现场,他也表现出了这个特征。

他毫不怀疑AR的未来。虽然他的公司现在只有600多人,但他敢说,2030年会有10亿人戴上AR眼镜,并且,他认为,人类使用AR眼镜的时长会超过现在的手机时长。全球范围内智能手机平均使用时长为每天4到6小时,徐驰说,戴着这个眼镜的人,每天至少会使用8到12个小时。

他有自己的逻辑:AR眼镜会是人类大脑植入芯片前,离人更近的最后一块屏。随着芯片、通信和其他行业技术的发展,他觉得这个事会变成可能。

这是徐驰认为的未来10到15年内,终端领域的巨大机会。他说,这会让上游的产业链,比如芯片、传感器、显示模块,都迎来巨大变革。也会让各行各业有全新的机会,显示变成3D化,交互变成智能化,效率进一步提升,娱乐和工作体验更加沉浸。

当然,作为一个新产品,AR眼镜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供应链的能力能不能跟上?价格能不能降到千元以下?交互方式和操作系统能不能标准化?AR内容能不能AI化、商业化?这些都是徐驰需要去面对的问题。

九号公司总裁陈中元:短交通将实现智能化

与徐驰描述未来10年数字生活的变化不同,九号公司总裁陈中元所做的事,更侧重改变物理世界的未来。他创办的公司已经上市,去年营收101亿元,产品累计出口量超过100万台。

九号公司做平衡车起家,明星产品还有电动两轮车、滑板车、网红漂移车、卡丁车等。

陈中元眼中未来10年的确定性,是短交通的智能化。九号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短交通,即2到20公里范围的交通距离,陈中元说,人类有80%的出行都发生在短交通范围内,这个范围有巨大的商业空间和机会空间。

在智能平衡车领域,九号公司已经成为头部公司,目前正尝试共享出行领域的智能化。比如共享电动滑板车。用户骑着一辆共享电动滑板车,到了地铁口下来,他不需要管它,也不需要把它放到指定位置,它会自己走过去。这个车已经在欧美一些合作的共享运营商批量试运营。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陈中元觉得,科技的进步和智能技术将彻底改变短途出行的智能版图。

东方空间姚颂再过20年,商业航天会走进日常生活

姚颂出生于1992年,今年31岁。他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连续创业,第一家公司深鉴科技做AI芯片,作价3亿美元被收购。第二次创业,姚颂跨界商业航天,联合创办了火箭企业东方空间。

与其他人谈论未来10年的时间段不同,姚颂对火箭的畅想动辄在20年以上。作为已经实现财务自由的人,他对此很有耐心。

“在过去20年,火箭重复使用次数从1次到15次,马上要到100次。再过20年,毫无疑问一定会走到1000次,甚至更多次。”

“在20年内,我认为毫无疑问,入轨飞行的单人次的成本会降到1万美金以下。”

“如果只是做太空旅游,发上去到了卡门线(海拔100千米)就回来,完全可以做到1000美金以下。所以在20年内,航天会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商业火箭是最近几年兴起的新赛道,马斯克的SpaceX公司过去两年内把4000多颗卫星送上天,让这个赛道声名大噪。SpaceX公司2022年已经实现现金流正向,2023年将全面盈利。姚颂觉得,这说明这件事商业上是可行的。

他把商业航天比喻为送快递,火箭公司提供的服务是,把人类从海平面为零的地方,发射到海拔500公里、1000公里,甚至3.8万公里,甚至38万公里的地方。当然,现在火箭发射服务价格非常昂贵。国内的市场行情价,从0到500公里,大约需要12万元。但马斯克已经把价格降到5000美元了。姚颂觉得,这意味着,还有非常多的降价空间,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手段让这个事变得更加便宜。

这件事或许非常难,但他觉得这是必须做的。目前SpaceX为代表的商业航天公司正在疯狂地奔驰,国内的商业航天需要奋起直追。“没有什么犹豫或后悔,当你觉得这事值得做,就去做。”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TMT新闻部资深记者
关注并报道TMT(科技、传媒、通信)领域重大事件,擅长行业分析、深度报道。
联系邮箱:renxiaoning@eeo.com.cn
微信号:tangtangxia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