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书客·牧月拾书|

2023-06-02 22:53

No.10

《两种孤独》

(哥伦比亚)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秘鲁)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著 侯健/译新经典文化·南海出版公司 2023年4月

“我追求的是全景式的小说,我认为所有我们这些拉丁美洲小说家追求的都是全景式的小说,即包含一切的小说。”加西亚·马尔克斯在谈他的《百年孤独》时如此说道。确实,“文学爆炸”的四大主将每个人都拿出了他们的“全景”小说:胡里奥·科塔萨尔的《跳房子》,卡洛斯·富恩特斯的《最明净的地区》。在1967年,也就是这次访谈发生那年,《百年孤独》出版,而巴尔加斯·略萨已经完成了《绿房子》,跟《百年孤独》相形见绌,但却可以算作一种“预演”,而那年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危地马拉小说家阿斯图里亚斯的小说,现在看来是对“预演”的“预演”。

那是一个神奇的年代,一种能量在拉丁美洲爆发,相比于其他诸人,巴尔加斯·略萨的创作激情延续的时间更长,作品更多。他的自信和多产对他相对单调的叙述和手法是个必要的弥补。这本访谈主要是他访加西亚·马尔克斯,可是从他对话和评论里,哪怕仅仅是两三句话,也能看到见识和雄心。

No.9

《权利革命》

(加拿大)叶礼庭/著 成起宏/译三辉图书·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3年1月

国家需要推行权利平等才能凝聚所有人,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有所不同,而非被看做与他人一样;权利对于缺乏保护的人来说是多么重要,但在任性的人和群体的手中,主张自己的权利往往演变为索取特权。魁北克问题似乎发生在遥远的另一个世界,但权力话语从公共领域转移到家庭餐桌,进入卧室,颠覆了性别角色、家庭劳动分工甚至性别本身。最重要的社会关系都被它所改变。念这本书,一个最直接的用处,就是让你心里有了底,知道该如何同你那位刚学会说“这是我的权利”的下一代坐下来好好谈谈了。

No.8

《北欧书简》

(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著 李博婷/译上海贝贝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年3月

沃斯通克拉夫特是史上的女杰之一,自学成才,也很能干,1795年夏秋,她为了帮她的恋人——北美冒险家吉尔伯特·伊姆利追讨一笔欠款,去游历了瑞典、丹麦、挪威三国,写下了一封封信,除了表达痴情的埋怨外,还像个真正的社会观察家一样,对这些国家的种种发表看法,分析是非。

看起来她对丹麦的不满最多,而最喜欢的是挪威,觉得挪威人最温和,乡镇最宁静,可是她又诚实地讲,在乡镇久居而不觉得乏味是很难的;她承认自己厌恶商业,认为投机行为是赌博,是诈骗;她很讨厌慈善,说人做慈善只不过是为了掩盖恶行,为了聚集一批人来奉承自己。

从《北欧书简》里看到的玛丽,文笔水平绝不输精英男性,不愧为第一份女性主义宣言《女权辩护》的作者。在观察一切、思考一切的同时,她又非常感性地写下了被打动的瞬间。例如在挪威受到很好的礼遇后,她就觉得,不单是这里,全世界的人的文明程度正在提高。性别差异多么重要:男性尽可能描述世界的衰败恶化,但判断世界变好的资格是一定掌握在女性手里的。

No.7

《挖光阴》

苏先生/著华章同人·重庆出版社 2022年10月

再乐观自信的人,在说到早年“蛰伏”于乡下老家的时候,也会有点羞赧的,除非他们把家乡故事写成了卖出一个好价钱的剧本。但是,苏先生说他书写家乡记忆,是因为“六年前,我突然发现自己成了一团乱麻,被谎言、虚华,无序和无数冲动包围着,越缠越紧。”他不是为出身而耿耿于怀,他在乎的是成长,看重的是真实,“我必须逃,从心里逃出一个全新的‘我’。”

书中的散文里找不到编造的痕迹,但也不刻意地“白描”,作者将他的日子提炼为“讨生活,挖光阴”六个字的时候,我看不到他要索取什么。在“逃”的人希望浑身干净,通过“逃”,他和他多味的记忆之间有所连接,但又彼此两清。在说到收获季节,粮库出动几十辆卡车运粮到周边的时候,作者讲“那种气派令我着迷。那意味着一种与外界间的、别致的连接”,这时的他,确确实实地自我更新了。

散文之间夹了个小本子《万物集》,印有八首诗。我看它就像蝴蝶的两只翅膀,对生长它的那个身体——书里的文章是一种证实。诗中没有大词,或者说没有俗套地使用的大词。《老屋》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这样写:“我在大雪里欢腾,很多年/可这一次,早早就哭了/你为何还停留在路口/不来这里做一个家人//亲爱的,我们视若无睹的命运/就是旧瓦下的光阴/这季节来得太确切,现在只剩下我们/你和我,没有幸福……”

No.6

《流动不居》

(德)鲍里斯·格罗伊斯/著 赫塔/译拜德雅·重庆大学出版社 2023年3月

十二篇论文结成此书,每一篇都包含了若干值得回味的论断。在数字化时代流动不居的图像中,学者依托上世纪沉淀下的艺术实践、概念和评论话语,仍然可以及时地给出分析。在《现代性与当代性》一文中,格罗伊斯讲出了“数字复制”和本雅明指出的“机械复制”的区别在于,对一个数字复制品的接收其实相当于看一场表演。在《互联网上的艺术》一文中,他引用了萨特的“他人即地狱”论,说“互联网并非天堂而是地狱,或者你要是愿意的话,既是天堂又是地狱。”

No.5

《亚文化: 风格的意义》

(英)迪克·赫伯迪格/著 修丁/译一頁folio·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年4月

正在发生的事件具体、多变、难以把握,学者的相关研究和著述通常都有滞后性,正如以往那些“大思想家”总是忍不住要对长时段的历史做个总结。但赫伯迪格此书有两个特质,第一,事件在他的研究中仿佛正在发生,具有很好的情境感;第二,研究即书写,摩登、朋克、摇滚客、雷鬼客们都在《亚文化》一书中被书写,而不是被批判、被纪念或者被哀悼。

从战后到七八十年代盛行的亚文化,向来是犯罪学家最关注的对象,奇装异服、发出怪声、制造骚乱,他们有待被管教,有待被监禁,但迪克伯格从审美的角度来观察亚文化分子,把他们的行为看做仪式性的抵抗。这个视角当然能创生许多新论。例如他说:“朋克之所以阴阳怪气,痴迷于 阶级或现实关切,本质上都是想打击上一代摇滚乐手的知识分子心气。”他说,改变肤色,扎起发辫,用方言隐语互相交流,都是为了拒绝其他人,“意味着一种坚不可摧的团结,一种从苦难中涅槃的禁欲主义”。

工人阶级男青年是亚文化中垄断性的主力,女性的基本隐身,给本书留下了继续深化的空间。艺术人士会在此书中有很大的发现,正如《景观社会》一样,《亚文化》就像抢注了一个商标一样,会使它的核心概念成为商品化的目标,成为文化产业所需要的诸种标签之一。但这些是题外话,读这本书,我建议可以先看注释,注释不仅反映出迪克伯格的思考之扎实、涉猎面之广,且显示了他的文笔的丰富灵动。

No.4

《边缘图像: 中世纪艺术的边际》

(英)迈克尔·卡米尔/著 潘桑桑/译 李军/审校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年3月

“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在一本精巧的法文《时祷书》抄本中,一个半蹲着的男子排出的粪便被庄严地端到一位淑女面前”?中世纪的神圣文本的边缘什么都有,很多异想天开的图案,很多动物,很多比吃喝拉撒更甚的低俗情节。观察它们,并观察过去的人对这些图案的看法,是多么有趣的事。

一般久浸中世纪世界里的学者,要写出一本《边缘图像》式的作品也是不太容易的。迈克尔·卡米尔首先是一位具有想象力的人,他能大胆地在书册的边缘和教区、城市、社会的“边缘”建立起联系,进而关注到在一千年前等级森严的基督教西方存在的种种类似“亚文化”的因素。

卡米尔认为不应简单地把页边的怪诞插画看做一时的戏作,它们都在虔诚的修士每日的阅读视野之内,是他们的思维和认知的一部分。他探究这些图像,破解中世纪人的心灵密码,带来移步换景般的愉悦,而中世纪的文本,也在他的观察下,释放出了更大的美学潜能。书中多次出现的一句话是“我们必须牢记”,这就是提醒读者,要将认知和感受放入一个与今天完全不一样的文化和图像的环境里。

No.3

《涉过忘川: 庞德诗选》

(美)艾兹拉·庞德/著 西蒙/水琴/译雅众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3年4月

对待庞德最好的方法,就是忘记他是一个翻译中国古诗的诗人。他有哪一首诗是需要去查询典故才可以欣赏的呢?并没有,每一首诗都可以进入,因为情绪和节奏已经编织在一起,叙事、美感、机巧,都已在其中。等到在《诗章》等作品里遇到了尧舜禹,那时的熟悉才来得恰当其时。

“呸!我在三个城市里歌唱过女人/但她们千篇一律;/我以后要歌唱太阳”(《奇诺》)“我和你休战,沃尔特·惠特曼——/我讨厌你够久了。/我来看你,作为长大了的孩子/一直有个猪头父亲”(《合约》)“休息吧,主人,我们已万分疲惫。/感觉那风的手指/搭在我们的眼睑上/又湿又重。”(《眼睛》)“在他乳白镀金的蒸汽游艇舱中/尼克松先生善意地建议我/少冒耽搁的风险。”(《尼克松先生》)

庞德是全面的,万能的,似乎没有他不能入诗的东西,俗语俗词在他的句子里都焕然一新。巨匠的光泽在这本选集中处处闪亮。

No.2《沃尔特·惠特曼的美国: 一部文化传记》

(美)大卫·S.雷诺兹/著 鲁跃峰/译上海贝贝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1月

“读书越多,人越感到自己无知”——这话如改成“多读一本书就多填补一段知识空白”,还能振奋人心一点。美国的19世纪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知识空白,能记得有个南北战争,有个总统叫林肯,就算不错了。当得知有本书描绘19世纪的美国,大多数人恐怕也难有兴趣:“那与我有关吗?”

发现空白和填补空白的热情必须是同时发生的,这是一本真正好书达到的效果。通过沃尔特·惠特曼,大卫·S.雷诺兹为美国的一百年做了传记。我们将了解到许许多多新奇而貌似彼此矛盾的事实,我们将看到,一本像《草叶集》这样的诗集,哪怕它被后世奉为文学经典,在问世时也要经历有目的的营销推广,要踏准时机;它要受到读者和评论者的万般臧否,然后人们忽然发现,它已嵌入了这片大陆的文化心灵的版图,分不出去了。

在19世纪的美国取得的成就里有这样几点:它在上半叶就做到了90%的白人都能识字读报,超过了英国的60%;它成为出版大国,阅读大国,还是一个演讲大国,到处有人用各色演讲吸引自己的听众,惠特曼也曾梦想用言辞激起众人的热情。然而文化越是活跃,就有越多的声音在展望即将到来的社会崩溃,高速发展的城市让失业、贫困、卖淫、犯罪集中暴露在人们的眼皮之下,惠特曼诗中那些让严肃人士不满的“伤风败俗”的表述,正对应着社会性的放荡无序。美国就是这么在“沸腾”中伟大起来的,它正是尼采描绘的那个“酒神狂欢”的世界的现实样板。

No.1

《黑塞书信集》

(德)赫尔曼·黑塞/著 谢莹莹/王滨滨/巩婕/译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4月

黑塞的很多小说读起来都不太像小说,而像是为他某一阶段的自己画像:他就是彼得·卡门青,他就是德米安,他就是《纳齐斯与戈德蒙》中的戈德蒙,他就是“荒原狼”哈立·哈勒尔,他甚至就是《悉达多》里的悉达多……

因为这些人物的每一场困扰,每一番话,无疑都是黑塞本人的遭遇和表达,读他的书,觉得他根本做不到去“虚构”一个人物,编排好他的所有台词。据此,黑塞想必更是一位出色的格言高手了?一点不假,然而黑塞的格言警句同样有与众不同之处:每一句话都不带有“教育”人的色彩——他的每一句话都是说给自己听的。

这本书信集中的几乎每一篇书信里,都能发现警句,或发人深省,或引人入胜,哪怕二三百字的一封短简也不例外。黑塞的语言富有智慧、极度赤诚而又措辞精准,正如他在早期的一封信里所说,他总是“带着许多艰辛、爱心、艺术、推敲”在写每一行字。而这批语言宝藏中最可珍贵的宝藏,要属黑塞回陌生读者的几封信,以及他写给儿子女儿的信了,读者恰当的提问激发出了他的妙论,而子女的成长,促使父亲黑塞一次又一次地对自己的人生经验做出提炼。

很多人喜欢世故地讲:“世上有道理的话早就被人说完了。”但黑塞的书信让你懂得,那些被人反复重申、照搬、变着花样讲给所有人听的“道理”不值一文,而一对一的、心朝向心讲出来的话,却是无比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