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连载二:晋商之死(3)

订阅
2009-11-30
木萱子
 1  |  2  |  3  |  4  |  5  |  6  |  7 

山西历史发展到元末明初,已经由一个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演变成一个政治上懦弱战兢的地区。

在这个时期,山西长时期与皇权中心毗邻,这不是一个好事情:皇家军队的马蹄会随意驰骋而来,皇帝老儿的诏书会随时比其他地方容易快速呼啸而来,那些在京城的权贵们会随时到山西来覆手为雨,经济上山西受到远甚于其他地区的压榨自然更为易事。遭受威权压榨所致便成必然。特别是唐宋元三朝的建立,立都之地都紧邻山西,使山西人不得不时时感受皇权的威严呼吸。政治上在皇权的高压政策下形成山西人特有的对威权的懦弱与媚事。唐建都西安后,李家王朝由于自己是兴起于晋阳,因此认为晋阳是“龙城”,太原东北的系舟山是“龙角”。在加大对晋阳开发建设的同时,为了防止晋阳再生异龙,采取了明扬暗抑的政策。宋朝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伐汉攻占晋阳后,为绝异龙之患,火烧水灌了晋阳城,使千年古城变成废墟,又把系舟山头铲平。公元982年,宋王朝派大将潘美在唐明村(今太原市唐明饭店北)重建新城,这就是现在太原城的开始。为了钉破“龙脉”,在修城时只建丁字街,不修十字路。

此两朝的威严统治使山西人的心态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了留下固执之外,豪勇与强悍渐渐转换成媚事和懦弱。以至到了元朝,面对元朝统治者实行的贵族享有“初夜权”的特权,百姓则受“十户连坐”管制的暴政统治,山西成为绝少出现反抗的地区之一。

据周作人说:“又浙中有闹房之俗,新婚的首两夜,夫属的亲族男子群集新房,对于新妇得尽情调笑,无所禁忌,虽云在赚新人一笑,盖系后来饰词、实为蛮风之遗留,即初夜权之一变相。(《谈龙集集序言》)”。周作人还引录了《越谚》卷上的一首元初童谣:“低叭低叭(唢吶声),新人留歹(歹读如da,语助词),安歹过夜,明朝还俉乃(‘俉乃’系‘乃’——你们之缓读)”。反映了元朝时蒙古贵族曾对汉人施行过初夜权之事。周氏的看法颇有见地。闹房确实留有古代蛮风的痕迹。

在蒙元统治时期,蒙古人把全中国人分为四等(其实是三等,蒙古人当时并没有把自己当成中国人),山西所处的北方汉人是三等公民。按照蒙古律法,蒙古人杀死汉人与杀死别人的驴子同罪。蒙古人如何统治汉人呢?除了建立必要的军事力量和镇压工具(监狱),在最基层,蒙古人禁止汉人、南人习武和拥有金属刀具,蒙古制度规定十户为一保,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担任保长,这十户的财产和女人蒙古人可以随意取用,每家娶新媳妇的头一夜是一定要给蒙古保长的,即是所谓的初夜权占有制。用文绉绉的语言说,就是这位姑娘的初夜权是属于蒙古人的。由于屈辱的初夜权,所以当时的汉人结婚后都是把第一胎摔死,这就是许多地方摔死第一胎的来历。而汉族老人到了六十岁,必须送到野地里的一个墓穴里等死。为了防止汉族人造反,十户人共用一把菜刀,而且这把菜刀是放在蒙古人家里的,只有蒙古人同意,汉族人才能生火开灶,所以汉族人习惯地把这家蒙古人男人叫“老灶爷”,女的叫“老灶奶”,还画了图贴在厨房,每到新年,这家蒙古人要到县城汇报整个村子的情况,为了让“老灶爷”“上天言好事”,到腊月二十三,每家每户都会把好吃的送到蒙古人家里,谓之“祭灶”。如果你有机会到农村看到“老灶爷”和“老灶奶”的图像,你会发现图中的人物穿着打扮都是蒙古装。

每一次浩劫中,都是年轻壮丁被杀,美貌女子被淫,所有幸存下来的人会怎么办?自私苟且是必然。于是,山西人逐渐媚事、威权、懦弱了,在夹缝中寻求生存,而不再有自己的反抗。一个叫李敖的人说了:中国社会只有两种人:要么是逆来顺受的顺民,要么是铤而走险的暴徒!山西人面对一次又一次的碾压,选择了做顺民。所以说,长期而又严密的行政控制也在外部条件上加强了山西人封闭与保守的心理。

在封建社会里,穷人的脱贫之道一是科举,二是“造反”。而在历史上,没有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发生在山西,也没有一个农民起义的领袖或重要将领是山西人。就连太平军北伐时,所到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当地居民无不揭竿而起,应者甚众,而在山西则是另外一种景象。北伐军从陕西渡黄河入山西,横穿山西后又经太行山入河北,山西人对此响应者寥寥,无波也无澜。

科举不成,造反不敢,于是,那些不甘贫穷的山西人,就只能走上了外出寻找脱贫之道的漫长而艰难的旅程。

时间无言,历史无声,但是历史的车轮悠然而过后,一个民族的个性会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迁徙与改变。

在漫长历史的研磨与皇权兵戈碾压下,在独特的地理环境下,山西人的性格由豪爽大气开始变得愚顽固执,质直侠气中多了保守悭吝的成分,强悍的内质犹存,却又常常表现得胆小软弱,复杂多变双重性明显。媚事、威权、怕事;拘谨、细腻、内敛、自守;开拓、勇敢、放纵……正是山西人的这种双重性格,使得山西人在科举屡试屡败,在地不养人、生存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他们选择了期期艾艾地走西口,寻求经商养家糊口的路子,而不是像其他遭受政治碾压轻的地方“打倒重来”或者“揭竿而起”。

历史不仅严酷,而且又具有戏剧性。

穷困和饥饿像恶魔一样,时常威胁着土地日渐稀薄、环境逐步恶化的山西人,山西人已经到了濒临死亡的地步。再说一遍那句话:人的核心要义第一是活着。饥饿困顿,考学不中,反抗不敢,怎么办?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走西口。千里迢迢流浪到浩瀚、干枯、荒凉的大西北,离开那让人窒息的环境……

正月里娶过奴,二月里走西口,

提上那走西口,两眼里泪汪流。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实难留,
手拉着哥哥的手,送你到大门口。
送到那大门口,小妹我不丢手,
有两句知心的话,你要记在心头。
走路走大路,万不要走小路,
大路上人马多,兰花花盖忧愁。
歇店要歇大店,你不要歇小店,
大店里人儿多,小店里有贼偷。
坐船你坐船后,万不要坐船头,
船头上风浪大,操心掉水里头。
喝水喝长流水,万不要喝泉水,
怕的是泉眼的水,水里的龙摆尾。
吃饭要吃热饭,万不要吃冷饭,
吃冷饭肚子疼,谁是你知心人。
抽烟要自打火,万不要对人火,
操心那绿林响马,吹了那蒙汗药。
哥哥你走西口,万不要交朋友,
交的那朋友多,生怕你把奴忘。
有钱的是朋友,无钱两眼瞅,
唯有那小妹妹,天长又地久。
唯有那小妹妹,天长又地久。
……

 1  |  2  |  3  |  4  |  5  |  6  |  7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