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分市场到团队,抢到的目标不同,参与分成的薪酬基数也不同。海尔称之为“温度计”。就是把给用户创造的价值按竞争力水平在温度计上分成5段,最好的叫分享,往下依次是提成、挣工资、亏欠、破产。
“有点类似农村包产到户的承包责任制,海尔是把市场分到团队。”海尔企业文化中心负责人汲广强表示,这个机制简单地说,就是缴足企业利润,挣够市场费用,自负盈亏、超利分成。市场费用过去可以报销,现在不可以,要看在损益表是不是亏损,如果亏损,这个费用自己埋单。出去住不住高级宾馆,能挣出来就住,挣不出来不要住。赚到市场费用和向公司上缴的利润之后,剩余的才是自己的。
海尔每个自主经营体有“三张表”,损益表、日清表、人单酬表。
王建表示,损益表可以知道差距在哪里,日清表,就是研究怎样把差距弥补掉。人单酬表,就是根据损益等指标,知道自己每天赚多少钱。每天上网看,在系统都会有体现。手机短信也可收到“人单酬”账户盈利情况以及每天的差距。
“传统财务报表以资本为中心,海尔自主经营体核算体系是以员工为中心,更好地适应了互联网时代营销碎片化和需求个性化的特点。”张瑞敏表示。
变化
海尔安丘专卖店总经理葛吉亮,已经作了近10年的海尔经销商。他的专卖店目前共有60多员工,年8000多万的销售额,在全国经销商中名列前茅。是海尔的A类经销商。
葛吉亮23日对本报表示,近三年,每年增长销售额1000万以上。推“倒三角”管理模式之后,订单对接更直接了。原来订单能保证50%,现在能保证80%。原来是给什么货卖什么货,卖不了,就形成库存。现在是专卖店需要什么,就反馈给内勤统计,根据市场变化下周单。
海尔集团执行副总裁、首席市场官周云杰表示,集团现在是下周单,周下单,按周一个单位,一周一下。比如说国美、苏宁或者是海尔专卖店,每个周给集团下一个订单,订单下完以后,两周以后送货上门,送到商场或专卖店。
葛吉亮表示,海尔对于经销商的要求,每年增长率至少达30%,才能签订下一年的合同。达不到规定的指标,市场就给别人了。所以,他必须紧跑快跑。他每个月都正在争A类目标,达到A类目标,除了能得到相对高比例的提成,还可以享受A类客户的种种好处,比如可以优先提货、优先调价,优先调货,优先对帐等等。
葛吉亮说,他去年一年,村级店就开了500多家。比上一年多出一倍。近两年,村级店开了800多家,乡级40多家。在景芝地区及周边开出的店,他的专卖店已经覆盖了80%的市场份额。
杨乔山是海尔冰箱中国区三四级经营体负责人。他对本报表示,“倒三角推行之后,海尔大企业病得到控制。原来每个部门一块地,你急别人不急。现在谁站在市场的前沿,谁说了算。
他的自主经营体牵扯到集团23个部门,从研发、财务、物流、供应链、到企划,销售,各部门的人员都有,覆盖全流程。已经打通了部门的界限。
“各个部门相关人员,必须承接市场要求,事不过夜。我代表市场,对这23个自主经营体成员有季度评价,与他们的薪酬、升级直接相关。”杨乔山表示。
东北市场负责人提出,需要4个抽屉大冷冻冰箱,要是按照以往,生产什么你卖什么。但现在不一样,市场需要,从开发到上模具到产品出来,就两个月的时间。这一款产品到市场后,这个价位段的单型号产品销量,提升了约15个百分点。
“摸索往前走,越走越顺了。”杨乔山表示。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副教授、《海尔中国造》作者胡泳对本报表示,倒三角模式,10年前就有人提出,但没有推行,原因是推行难度太大。讲起来好讲,但落实的过程会出现很多问题。海尔能走出这一步,还是很有勇气的,这个方向是正确的。海尔找到了路,但究竟能走到哪一步,还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
1 | 2 |
- 借鉴香港模式 中国首家廉政研究院在鄂成立 2010-06-28
- 2010上海世博企业健康管理国际高峰系列论坛召开 2010-06-26
- 从管理学看法国内讧 2010-06-25
- 求治管理沉疴 中信集团试探整体上市可能 2010-06-25
- 叶迪奇:细解财富管理“套餐”服务 2010-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