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从何而来(1)
崔卫平
08:52
2010-05-29
订阅
 1  |  2  |  3  |  4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不到20年的时间里,这个概念获得如此大的影响,可见它道出了某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就一个国家来说,一般“硬实力”(HARDPOWER)是指支配性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而“软实力”(SOFTPOWER)则体现为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等。另外,“软实力”还被表述为“导向力”、“吸引力”和“效仿力”。但软或硬在这里都是对实力的一种性质界定,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什么?价值和边界何在?最终指向何处?四位教授在这次沙龙讨论中给出了各自的理解与思考,它或许能给读者们思考提供一个更为开阔的视野和思路。

软实力:披上感召力外衣的文化

崔卫平/演讲 “软实力”是一个对外的说法,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竞争的语言。这个东西说穿了,就指的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文化”。只是在这个新的说法当中,“文化”被披上了一层“吸引力”、“感召力”的外衣。

顺着这个“软实力”的思路,需要问的是,什么样的文化,才具有“吸引力”?才能“拿得出手”?最有可能的是,一件好东西,好的文化,只有对自己有吸引力,才能够对于别人有吸引力;对自己的同胞能产生感召力,才能够对他人具有感召力。一种智慧首先要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才能对他人有所启迪。

当文化遇到危机时,也正是重新思考其意义的时刻。文化这种东西,不是为了展示给别人看的,不是“文艺演出”,而首先是为了人们自身的存在,是为了能够养育处于这种文化中的人们,让他们得以安顿。文化提供关于这个世界的解释,也提供关于人们自身的解释,并提取、提升人们生命和生活的意义。

关于文化的特点与位置,我们可以来看一些具体的例子。《南方周末》近期有一篇上海学者姚大力的文章,其中说到运用战车打仗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常见的战争形式,但不是每个国家只要自己愿意,就可以造出更多的战车,以显示自己的实力强大。当时的礼制对于不同等级的国家有着严格规定,所谓“万乘之国”、“五千乘之国”或者“五百乘之国”,这些都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规模,也是一个国家的硬实力所在。

然而,打仗的规则,并不是由战车最多的“大国”来规定,而是遵循一定的礼仪,这在双方都是约定俗成的。比如要等对方都准备好了,鸣鼓之后一起动手。公元前638年,宋国和楚国在泓水边作战。宋国先到达战场,列好队形,而这时候交战对方的楚国虽然已渡过河,但是还没有来得及布阵,这时候如果宋国出兵,一定会将楚国打败。但是宋襄公是个遵守礼仪之人,战争的礼仪就是“不鼓不成列”。结果是,提前到达事先准备好的宋国被打败。

战争中的这些礼仪规则,是今天称之为的“软实力”所在。这位宋襄公是一位有文化的人,是一个讲信义、守礼仪的人,而不是一个战争抢劫犯、暴徒。如果仅仅从成与败的角度来看,这位宋襄公是一位失败者,但是如果论“感召力”、“吸引力”,那么,当年与宋襄公打仗的那位楚国国王没有人记得他了。这个故事其实并不表明“仁义之师”的失败,宋襄公败在应该更多训练他的军队,令其拥有作战能力。

我们知道先贤孔子 “克己复礼”,“礼”是指在他之前的西周礼仪制度和行为规范,到了他所处的时代,它们已经式微,人们依据强力、臂力而占天下,不讲信用和仁义,令这位中国最早的人文主义大师忧心忡忡。在孔子看来,人不应该依据他的自然本性而行动,想要什么便不择手段,这会让人倒退到禽兽的地步,“无异于禽兽”。相反,人是需要训育或者化育的,这就是文化最初的含义之一。

从中我们能够找出文化的一些基本起点,看出文化活动与其他活动的基本不同。

 1  |  2  |  3  |  4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