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首 页 > 天演中国 > 最新报道

2007观察家年会文字实录(4)

    
作者:
发布日期:2008-03-19

  易中天:尊敬的各位嘉宾,我个人觉得今天下午到这儿有点不靠普,是经济观察家年会,我既不懂经济也没有观察。但是刚才听到樊纲先生的精彩演讲,王石先生的精彩演讲,深受启发,现在发表一点学习感言。谢谢。   

  樊纲先生讲到了天演,王石先生讲到了装修,我待会儿准备把天演和装修放一块讲,这是一个融会贯通。我很赞成王石先生提出的精装修的方案,这个王石先生说得非常对,这个装修已经装修不起了,以前学校搞房改的时候,一批一批建房子,一建了房子全校大动荡,为什么呢?那时候分房子是按级别分了,教授楼、副教授楼。学校分一次房子,就是全校大动荡,然后全校的教职员工手上拎着螺丝、水龙头,形象好一点装修公司经理,形象差一点是包工头。所以我们学校一个特点就是谁要犯了错误,就罚他装修。   

  我为什么支持他搞装修,因为我自己是搞装修的,百家讲坛就是装修公司,装修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很多人说中国传统文化就要原汁原味,原汁原味那就是毛坯房,那么你愿意要原汁原味也可以,你去买毛坯房啊,有啊,书店就有,中华书局出的《论语》、《老子》,你去看吧。   

  说市场也要提供多种选择,也不是精装修,也有毛坯房,有喜欢精装修的,也有喜欢毛坯房的。我们说的百家讲坛我们提供的是精装修的房子,你来了就能住,让你一听就懂,我们的口号是12个字,喜欢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我们自己先去读原点,读经典,把那些注释,今人的各种注释都弄清楚了,变化为现代人能够接受的语言,通过电视讲给大家,就是一个精装修的过程。所以我是赞成搞装修的。装修就说到这儿。   

  咱们说天演,天是什么?我们传统的文化当中的天有两个含义,一个就是我们头顶上那个东西,因为古人不知道太阳系、银河系,他认为头顶上是上下关系,不是地球在宇宙之中,他认为是上下关系,上面是天,下面是地,中间是人,天地人谓之天才。这是狭义的定义,还有一个广义的就是自然界。   

  那么天的规律是什么呢?演,说天演是什么?就是天的规律,或者自然界的规律就是变化,演就是变化,演变不是表演,是变化。变化的规律是什么呢?用儒家的话说就是“易”,易有三个意思,第一是简易,就是简单。自然规律也好,人了社会规律也好,说到底都是很简单的。所以一个人如果头头是道,谁都不明白,一大堆名词,肯定不是规律,真理是明了的,越是高级的东西越简单。所以易的第一个含义就是简易,非常简单。   

  第二是变易,第三是不易,就是不变。因此易这个字有三种解释,一种就是变异,第二个解释就是日月阴阳的变化,第三个概念是这一杯水,倒在另一杯水里面也叫易,所以易的概念就是演变。   

  第三个是不易,因为古代的文字正反两方面都。比如天下大乱的乱字,乱是上面一个“爪”字,下面还一个“爪”当中有一团丝,丝乱了以后把它理顺了就是治。而现在我们用的三点水的治是治水的治,大禹治水,是那个治。理丝那个治是后来的乱字,后来说这个字太乱了,干脆就用治水的治。易同时有两个意思,变就是不变。它其实有的变有的不变,我刚才听王石先生讲的,有的变有的不变,比如挣钱是不变的,万科不可能是一个亏损企业。它有变的有不变的。什么变?现象变?什么不变?规律不变。千变万化的是时代,我们要与时俱进。王石就在变,但是规律是不变的,规律是什么?就是道德,道的表现是什么?就是德。我们读老子,老子讲《道德经》道讲的是什么?道讲的就是规律,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最规律,这就叫道。   

  自然界和人类发展的总方式指的叫“德”,有道才有德,德是从道那里得来的,德就是总方式。   

  那么既然是一个总方式,它就有它的核心价值观,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题目,寻找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我讲三点:   

  第一,为何。第二重合,第三如何。   

  所谓为何,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寻找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从何就是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如何就是我们怎样去寻找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为什么我们不叫中国文化价值观,这是我到海外去讲中国文化的时候,外籍华人对我说的,说你能不能把中国改成中华,说为什么?因为我已经不是中国人了,我已经入了其他国籍了。所以我为了中国文化更更好的传播,我现在改口了。   

  第一个问题“为何”,为什么要寻找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就是装修装出来的。搞了一年多装修以后,就有人提意见了,有观众,也有读者问我,说你们中央台做这个百家讲坛,你们这么多人在讲,你们都说你们的目的是传播中华文化,是传播什么?你们到底要传播什么?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你们想清楚了没有,提意见的多半是有一些海外阅历的,或者层次比较高的,思考问题的人。说我们很清楚西方的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明确的,比方说自由、平等、博爱、比方说法制、宪政、民主,比方说人权,这样一些概念在西方人那儿,从政府到学者到媒体,到民众都清楚,都明白,都认同。在讲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大家意见是一致的。这是他们的核心价值观。   

  那我们如果说要传承和传播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我们跟人家说什么?前面樊纲先生讲到,说我们现在才2000美元,说不起话,我也赞成,他说到8000、10000的时候就说得起了,那到那时候我们说什么?我们必须把这个东西找到,而且我们肯定有,本来没有也没有办法。我们不可能没有,为什么我们不能可能没有呢?因为我们这个民族的文明有五千年之久,而且从未中断。你想一个民族他的文明可能延续五千年不中断必有秘密,必有核心。它不可能是运气,对不对?五千年的运气,这讲不通的。一定有,问题是在哪里?是什么?怎么找?   

  而且我们一个民族,要致力于世界民族之邻,我们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之列,如果我们的经济发展到将来我们都有一万八千的时候,我们连一个核心价值观都提不出来,我们怎么交待?到哪里去找,只能从我们的传统当中去找。因为人家的东西再好那是人家的,那也不是你的,只能在我们的意识当中去找,在我们的传统当中去找,才合适,这是第一点,就是必须是我们本土的,是我们土生土长的。   

  第二点,它又必须是具有朴实性的。因为不管经济全球化也好,什么其他全球化也好,总而言之中国不能闭关自守,不能像清朝那样关起门来称大爷,你的门已经打开了,而且你必须走出去,而且还必须让人家走进去。你必须融入全世界。因此你提出的核心价值观必须举行全人类的朴实价值,必须是全世界能够认同的。又必须是民族的,特殊的,又必须是人类的,普遍的。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还是必须找,怎么找呢?只能到我们的经典当中去找。因为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所在,任何民族都有自己这样的,如果它是一个足以自立于民族之邻的话,他一定很重要的东西。而且是很早德国科学家雅斯.贝尔斯称之为民族的经典,比如印度的释迦摩尼,比如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柏拉图,比如中国的老子、庄子。也就是说春秋战国时期,就处于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轴心时代,这个时代是人类文明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华民族的黄金时代。因此我认为到哪儿去找呢?首先要到先秦朱子那去找,这是从何的问题。   

  下面就说如何,如何找,我的观点是去色彩化,就是把它们的色彩去掉,这个观点是我在为于丹论语心得写序的时候提出来,可惜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很多人把我那篇序视为对于丹阳的吹捧,我犯得着吹捧吗?我是借这个来提出观点,就是说我们先贤提出很多东西,如果不他这些色彩洗掉,是不可以作为我们民族的价值观核心的。他不举行朴实性,比如说孔子的博爱和墨子的兼爱,爱是不是朴实的?是,全世界各民族,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出来,我们这个世界不要爱的,只要恨的。不可能的,包括恐怖分子,他不是说杀光世界所有的人。所以爱肯定是全人类朴实的,那么儒家的仁爱和墨家的兼爱你能不能就这么搬过来呢?说这就是我们核心价值观呢?不行,你必须把他色彩去掉。所以我就在于丹的序里面写到要一个灰色的老子、孟子、庄子。所以我们现在需要什么样的老子、孟子、庄子?灰色的。为什么这么讲,就说孔子的仁爱和墨子的兼爱,孔子和墨子都认为当时的社会出问题了,春秋战国我们知道是一个非常混乱的时代,所有人都承认是天下大乱,孔子和墨子都觉得乱没有问题,但是墨家和儒家的共同看法,天下大乱的核心就是缺少爱。但是孔子和墨子是不一样的,孔子说仁爱,就是有差异的爱,核心的东西就是亲亲(音),由于最爱自己的父母,第一爱父母,其次爱兄弟,再次一点爱子女,再次一点爱老婆,再次次一点爱国人,再次一点爱少数民族和洋鬼子。少数民族和洋鬼子基本上就不给什么爱了,他是这样一种爱。而墨子的爱是兼任,就是不管是父母子女,兄弟姐妹、老乡同学、人民同学、少数民族、洋鬼子统统一样的爱,无差别的爱。   

  大家说那兼爱好,这不就是西方提倡的博爱吗?很有意思墨子最想是转制,但是孔子最后走向的是民主。墨子说大家都是平等的,那谁来管啊?那得有人管,天子来管,天子管不了,诸侯帮着管……那么怎么管这个社会呢?所有人都听上面的。说它很有意思,就是中国古典当中的东西没那么简单,不是拿来就可以用的。   

  昨天下午我和龙永图先生一个对话,他说中国传统里面有法制,和透明度。有没有?我说透明度是没有的,最喜欢暗箱操作,喜欢咬耳朵,不说真话。见面拥抱啊,摸摸啊。喜欢暗箱操作。   

  法制,法制看怎么说,因为法家是主张法制的,但是法家的法是法吗?法家的法是王法,是君之法。管仲说的很清楚,有立法的,有执法的。管仲是法家的祖宗,他把人分三等,有立法的,君王,有立法的是官员,被法管的是谁?老百姓。所以他的法就是管老百姓。他那里面没有王石的什么专员,怎么可以有专员呢?你就是该管的,你服服帖帖,你听话给你点吃的,不听话杀了你。法家就是说君王立这个规矩,比方说你卖五套房子,奖三千块钱,五套房子没卖出去,罚三千块钱,你说到做到,那就是法制了。所以法家的法不是全民约法,不是社会契约,不是现代意义的法。但是他有没有可取之处呢?它讲究公平、讲究执法如山也还有可取之处。但是你必须把它变成规律。   

  所以这是一项需要慢慢来做的这样一个事情。我也跟媒体说了,今年和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将有新一轮的合作,这个合作就要做这个工作,就是寻找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从我们的的先人那里,从我们圣贤那里,找到一些可能具有人类朴实性,可以和我们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一些东西,然后去色彩化变成灰色的理论、概念提出来供大家参考,至于这个价值观是什么?很对不起,现在处于保密阶段。好,谢谢大家。   

  李楠:非常感谢易教授,其实是为即将为百家讲坛的合作做了一下预热,因为古典是需要装修的,其实严复(音)发这本书的时候,把这个序翻译得很充分。那么接下来有请苏浩教授,来从外交的层面上讲一讲天演,他的题目也是非常的论文,叫做和谐世界重要外交战略构想中的的情形。   

  苏浩: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好,首先先感谢经济观察报给我这么一个机会,这么高大的平台,来和各位嘉宾、朋友交流。第二我想感谢一下易中天教授,易中天教授刚才的演讲,帮助我有了一个新的自我发现,我是发现我和易中天教授和王石董事长都是具有共同的职业,就是都是搞装修的。我想我也是搞装修的,那么和他们那个不同的,王石董事长装修住房,易中天是装修中国,我自己想试图装修一下世界。   

  那么我现在就想开工装修一下这个世界。我今天这个发言是谈一个宏观的角度来谈一下,从中国的视角认识世界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中国在这个世界当中发挥一个什么样的作用。中国未来通过自己的崛起,自己的发展,对未来世界的建造起到什么样的效果。   

  大家很熟悉,我们今天的核心,那么胡锦涛总书记在前不久在党的“十七大”上,提了一个提法,全国人民要共同努力创建持续、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提出建立和谐世界的重要的概念,我自己理解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提出的一种建立世界秩序的重要的战略概念。那么怎么来理解他呢?我想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认识。来看看怎么样从中国的角度来装修未来的世界。   

  那么首先我是从观念的角度来看看,建立和谐社会从理念上来看,是什么样的世界,然后再从国家的层面上看,因为我们是谈外交的,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那么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关系,是一个伙伴关系。那么在亚洲之内中国要建立什么样的地区,这是区域一体化的合作。最后再从全球的局面来看一下,中国通过什么样外交的方式来建立全球的这么一个秩序。   

  首先谈一下从理念,从观念的角度谈一谈我的理解。刚才易中天教授中国的文化里面谈到中国的文化可以抽象出一种具有朴实意义的核心价值观,这一点我非常同意,这恰好我们之间有一种偶合,我想谈一谈朴实价值观是不是有真正的意义在里面。   

  那么刚才我谈到的和谐世界是中国首次在历史上,至少在中国发展历史上,第一次从中国的角度来提出一个全球的国际秩序建构的战略概念,或者用天演中国这么一个概念来说,就是中国概念。这确实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概念。那么从历史的宏观发展来看,在古代的中国,我们曾经有一个叫做中国的世界,这是古代中国观念里面,认为世界是以中国为中心的,这种世界是以天朝来操作的建造的所谓天朝理智,但是这个并不具有世界的意义,因为当时中国的观念认为世界就是天朝,所以天朝不具有世界意义。   

  大家知道当时是以西方为核心的世界,实际上天演论的作者,当时中国如果不在误信天子适者生存这种框架下,在奋发图强的话,中国就要亡国。这是1918年的时候,中国学者提出的一个概念,那么在这之后,在冷战之下的中国,我们自己,当时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还是提倡保证国家的安全。因为当时在这种状况之下,中国要选苏联这样的国家,后来要对抗美国,就是在敌与我的状况中寻找自身国家安全的定位。   

  那么后来的中国改革开放,中国领导人以中国的视角来看待世界,但是在改革开放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中国注重的还是发展自己,我们叫一切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最终目的还是中国富强。那么从世界的角度看自己,为了中国,为了自己国家发展,自己民族的强大,这个时候的中国还是注重于中国自身的关注,但是我想现在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崛起以后,我觉得中国已经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边界,我们的目光从中国,一下子亚洲,一下子世界。我们现在考虑的是整个世界的建构,那么现在中国所提出和谐世界的概念,中国现在目光不仅仅注重于自身,而是注重于地区、世界。所以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公正秩序新信息,今天就是表示为一种和谐世界。   

  那么中国现在谈到和谐世界这个概念,我自己想提出一个自己的观点,我认为今天的世界,我们的人类肯定是需要进入一个新的文化时代,一个文化的氛围。那么这个氛围就是人类现在需要第二次的文艺复兴。刚才易中天教授谈到的,我们现在努力在寻找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为我们今天的社会服务,我个人觉得,不光为今天的社会服务,可能还要为未来的世界寻找有意义的内涵。那么文艺复兴大家都知道,早在13、14世纪里面,西方进行一个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效果是,西方国家找到了自己的非常重要的核心价值观念,他们以人文主义作为他们的基础,以天赋仁学,作为价值起点,从而找到了所谓的民主、自由这种核心价值观。   

  那么这种价值观直到今天以民主、自由在全世界推广。所以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需要它。那么这里我想说明,我个人也认为民主、自由是非常好的,是具有朴实价值的观点。所以我们东方国家也要把民主自由作为一个核心价值。但是我觉得西方和东方有着明显的不同,在西方和东方发生差别的时候,东方和西方的基因是不同的。我想不能东方国家也有自己具有朴实意义的价值观。   

  那么以美国为首的国家,进行价值观的外交,甚至以强力的方式推行它的价值观,比方说大东亚计划,比如说伊拉克战争,但是西方也发现,他们似乎受到了大的障碍。特别是在今年1月初,有几篇文章,这些都是一些美国的朋友,他们发现,几年来的西方努力,推行他们价值观的同时也有一些困惑,在1月份美国一份有名的杂志,我的一个朋友写了一篇文章,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西方社会是否还能生存?可以看出西方一些思想家对民主自由的价值观推行,已经提出了一些问题。我自己感觉,现在已经到了东西方文化在交往的时候,西方的文化确实给社会造成了问题,西方人自己也感到疑问,我想这个时候可能需要一些新的东西注入,不只民主、自由这些观念,还需要新的东西注入,不只民主、自由这些观念,还需要新的东西。

 1  |  2  |  3  |  4  |  5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