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山东东岳:中国离子膜降生记(2)
缪舢
12:18
2011-02-24
订阅
 1  |  2 

全产业链优势

离子膜是国家六五、七五期间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几十家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组成联盟,奋战10年、投入数亿之后,铩羽而归,被专家称之为中国几代化工人“心中永远的痛”。民营企业出身的东岳2003年接过国家队的接力棒,继续向离子膜技术高地攻关。

东岳敢进入离子膜领域,很重要的原因是吸引了张永明的加盟。张永明担任东岳离子膜项目科技攻关团队负责人,从2003年他交给张恒一份实验器材采购订单、建立实验室开始,便从繁华的上海来到不知名的山东淄博桓台县唐山镇,扎根齐鲁8年,领衔承担此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计划。截止到目前,在张永明的带领下,东岳离子膜在原料、中间体、功能单体、聚合物、功能膜、测试方法、工程技术、装备技术等方面,已经获得授权专利140多项。

2010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大党委书记马德秀还特意就东岳与交大产学研合作模式向两会提出推广建议。关于这一点,东岳与上海交大抱团合作关系便是佐证:在东岳高分子材料公司某新厂房的门口挂着一个铜牌,上面写着神秘的代号“M101车间”。知情人士称,M代表离子膜,而101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中国第一张离子膜和第一个离子膜装置,另一种解释是东岳和上海交大的1+1合作。

东岳最早吸引张永明联手合作的点,在于具备离子膜主要原料单体四氟乙烯的生产能力,但是从一块普通的萤石到最终的成品离子膜,中间要经历氢氟酸、四氟乙烯、全氟磺酸单体、全氟羧酸单体和树脂,需要进行几十步的化学反应和分离过程。

在这块规划有5.6平方公里的东岳氟硅产业园区,银白色的精馏塔、储罐纵横林立,蒸汽管道从空中穿过整个园区。张恒开着车带领记者参观园区,东岳化工公司、东岳高分子材料公司、东岳氟硅材料公司、东岳有机硅材料公司等一一从汽车窗口掠过,各司其职。

薄如蝉翼的离子膜从未被小看,因为生产它需要十多种原辅材料一步步加工而成,而这个过程,大多需要东岳自己研制生产设备和产品工艺,继而打造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使每一个产品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条完整的产业链,也是东岳实现离子膜产业化的基础条件。

不独如此,全产业链技术不仅使化工业厂商在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还有保护自身利益的作用。2009年10月17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东岳离子膜时特别提到技术保密问题。张永明当时的回答是,“(离子膜)技术是整体的,它的技术路线非常长,要十几步才能做出来,不会轻易被模仿。”

化工专家认为,正是依托覆盖在整个产业链的核心技术分散方式,有效地防止了技术泄密的可能。“如果单单离职几个技术人员,他们只是掌握其中一小块技术,不可能带走所有核心技术造出离子膜。除非这么多东岳分公司和技术人员集体哗变,但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

三分天下有其一

中国进口离子膜保有量87万平方米,按照每两年半更换一次计算,年更换量35万平方米,再加上由蓝星化机每年新投放市场的国产电解槽所需的离子膜,全年国内市场的离子膜需求量约为40万平方米。按照目前每平方米400美元计算,每年仅中国市场的离子膜实际需求量就达10亿元。

张恒说,“我们面对的都是国际巨头,市场竞争会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我们争取到‘十二五’末的时候,占有国际市场30%的份额,三分天下有其一。”张恒在不经意间透露了东岳未来5年实现全球离子膜三巨头的目标。

离子膜研发与产业化的成功不仅关系到氯碱行业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膜技术经验具备向新型膜材料拓展的能力。张恒说,“有了离子膜,我们可以研发燃料电池膜,这是新能源产业激烈竞争的关键技术。有了离子膜,还可以拓展到太阳能封装膜。”东岳在完成离子膜产业化后,正加速推进燃料电池膜和太阳能封装膜的产业化规模,布局三张膜抢占制高点。

与中国绝大多数企业不同的是,在东岳集团有一个独特的现象。“东岳集团”以及所有的分公司名字都用红色毛体字书写,就连东岳研究院大门上也写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8个红色毛体字。看得出,东岳领军者张建宏是个崇拜毛泽东的企业家,在企业管理、战略发展上有着很强的毛氏烙印。

东岳集团党委副书记李玉文说,董事长张建宏非常崇拜毛泽东的豪气和霸气。“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张建宏一直津津乐道的两句诗。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