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练习:寻求普通人的意义(2)
导语:蔡朝阳所经历的、正在经历的都不是高不可及、需要巨大道德勇气和牺牲精神才能做到的,他只是在脚踏实地做公民的练习

教育,做一个公民的支点

教书多年,朝阳一直不讳言他并不热爱这个职业,他不必全力以赴,课堂、练习题、高考不是兴趣所在。但是十几年的教师生活还是赋予了他教育学的眼光和职业精神,包括与学生的交往,乃至米奇尼克访华时,他在“推特”上问的问题也是站在一个中学教师的角度。在教育当中,他逐渐找到了自己做公民的支点。

作为一个热爱阅读的老师,他给学生开读书会,也给学生开书单,只是最初推荐书目基本上是文学类的,他爱好古典文学,对外国文学也有兴趣,中文系给他的趣味大致上也在美这个范围内,对真与善的维度没有太多的留意。但是,随着阅读视野的打开,他的书单渐渐开始变化,渐渐从文学的框子里跳出来,涵盖历史、哲学和其他各类社科和人文书籍。因为他意识到,公民教育,需要的是权利观念的启蒙,需要的是理性思维的训练。

在学校以外,因为《教师之友》和《新教育读写月报》的约稿,他写了不少与教育有关的文章。2004年1月,《教师之友》刊出的“那一代”专题,对魏书生、钱梦龙、于漪三巨头进行批判,引发了热烈争论,其中反响最大的就是他那篇《魏书生——技术主义与权威人格的末路》,从知识结构的致命缺陷、教育理念的根本性偏差两个方面,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界的权威进行了尖锐的批评。2009年,他与郭初阳、吕栋等人有关小学语文课本的研究报告,对现行三个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作了一次审视,发现了许多严重的问题,从事实真相到价值观念,可以说,中国孩子还在吃错药。

如果说2004年他挑战权威魏书生的那篇,影响还在教育圈内,那么,“救救孩子”的影响则大大跨出了教育圈,许多媒体都做了重点报道,甚至成为一时舆论的热点。

他自述儿子的出生对他影响很大,尤其在教育观,在看待教育的问题上,他围绕着儿子学步、学语的成长过程所写的那些文字,也都足以融入到公民教育、建设公民社会的进程当中。教育,在他心目中,不仅仅是课堂,不仅仅是练习和考试,早在2004年春天,在杭州现在已消失的三联书店,有过一次《中学人文读本》的座谈会,当时崔卫平、丁东、谢泳、邢小群诸位先生都在,还有许多中学教师和中学生,记得他在发言中就直言,没有什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分,只有人的教育与非人的教育之别。他要做的就是人的教育,他有关教育的文章和所有努力都是围绕着这个目标的。

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他的《阅读会内化为血脉与骨骼》一文里可以看到,从中学时代到大学时代,他的阅读主要限于文学作品,最多加上美学,这是他全部的精神滋养,也是那些弥漫着文人气息的才子文章之由来。大学毕业之后,林贤治、顾准、余英时、殷海光、唐德刚、黄仁宇、费正清、史景迁、汤因比等进入他的视野,阅读结构逐渐发生变化,从单纯的文学阅读转向涵盖历史、思想的人文阅读。肖雪慧、崔卫平、艾晓明、何清涟、龙应台等知识女性的著作也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6年的3月,他和初阳在同一天,不约而同地在博客里写下这份令汉语世界骄傲的名单。)这当中网络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波普尔、哈耶克、贡当斯、托克维尔、以赛亚·柏林乃至哈维尔、米奇尼克……的世界一个个向他打开,他的精神资源变得日益丰厚起来,捷克天鹅绒革命推动者哈维尔倡导的“生活在真实中”,波兰和平转型的灵魂人物米奇尼克所说的世界是不完美的,灰色的是美丽的,为了美好的今天而不是明天,“as if”,……这些都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一而再地提及那段经历,上班磨日子,“生活在下班之后才开始”,直到他的世界一点点扩大:“既然日子要一天一天地过,那么可不可以尝试着,将每一天,都尽量将自己放置在真实之中呢?既然空气和泡沫也是一天,尽量真实也是一天,那么,不如试试尽量真实的方式看。反正我从来不想得到什么,也不会失去什么。”

他尝试着在单位也尽可能地说实话,展现真实的自我,与同事分享自己内心的想法,结果发现有很多人同意他。他意识到,我们不得不和别人一起共享这个世界,虽然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改变世界,但我们说出真实,将自己的主张表达出来,就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推动。这正是他尝试过一种“更有意义的生活”的一部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原本对经济学完全陌生、也毫无兴趣的文学青年,从最初接触到杨小凯的《百年中国经济学史笔记》,第一次意识到,经济学在改造社会,推进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他把网上下载的这本书打印、装订,做成了平生第一本自制的书,这也是他在经济学方面的第一种启蒙读物。他把能找到的杨小凯著作,全部找来读了,而杨小凯在经济学以外谈宪政、谈时政的文字,更让他感受到一个经济学家的公共关怀。循着杨小凯,他走近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资本主义和自由》,阿马蒂亚森的《饥饿与公共行为》……他说,“读经济学带给我最大的影响,大概是推动我从文学青年实现转向。从文学青年的特质中抽身出来,我觉得是我这几年最大的进步,这个进步一则是从读历史而来的……一则就是读经济学。从文学梦走向努力学做一个现代公民”。

正是这一转向,使他不久前完成了一本专门写给小学生看的读本《为什么不能买下所有东西?》,围绕着他5岁的儿子蔡从从,从活的现实中撷取很多真实故事,步步深入,为孩子解答:为什么不能够把所有的玩具都买走?钱从哪里来?工作是什么?假如你有一笔钱会用来做啥?勤劳就能致富吗?干净的钱与肮脏的钱?人一辈子究竟需要多少钱?……这样充满生活感,同时又有知识积累和精神视野的读本,正是今天儿童读物中所匮乏的。不能忽略儿子带给他的灵感,正是他对儿子的爱,使他身上的才华和责任一天天地显示出来。他的经济学知识是有限的,但是他做的这件事实际上已超越了经济学的界限。

朝阳的精神资源不仅来自书本,来自知识先辈们的思考与探索,还来自生活中呼吸相关的一个精神共同体,从大学时代的同学挚友郭初阳,到网络时代逐渐扩大形成的跨地域的朋友们,他们中有很多是中学教师比如吕栋、周仁爱、范美忠、苏祖祥、梁卫星、魏勇等人,也有民间社会各行各业的朋友,大家相互砥砺、交融互补、讨论对话,成为彼此的精神资源。这种影响也许一点都不亚于闭门读书。

朝阳还跋涉在通往现代公民的路上,生活远未完成,收入本书每一个字,都在为他的脚步作证。这些年来,他的思考、言论和行动,可以为民间社会的成长做一个具体而微的注脚。他持的一种低调、建设性、可持续的行为准则,看起来不够雄浑、不够过瘾,但他确乎浑身都散发着民间的气息,有点儿散淡、随意,从行事为人到作文似乎都是如此,他的目光总是那么诚恳而清明。

就职业而言,他在中学也是体制内,我常想,是否在体制内谋生并非衡量一个人是否具备独立、民间的标准,有些人身在体制外,整个价值观、思维方式、语言表述都在体制内,有些人身在体制内,但心态、语言、思想和行为方式都是民间的。他不是那种五百年才出一个的天纵之才,既不能一言足为天下法,也不是勇者无惧,没有为了理想出生入死、赴汤蹈火的表现,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毕业于一所普通的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于一所普通的中学,没有显赫的学历,没有惊心动魄的人生履历,却因着他不停地寻求做一个普通人的意义,他点燃了自己这盏灯。也正因为他是一个普通人,也以做一个普通人、过普通人的生活为目标,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才更具有示范性,是每个普通中国人都可以效仿、可以普及的,他的文章也属于普通人的感想、普通人的思考,他为普通人如何走向自由之路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实例。在民间社会崛起,重建一个新时代的过程中,这个平凡的实例所具有的意义,也许超过了许多被媒体广为报道的典型事件。因为他所经历的、正在经历的都不是高不可及、需要巨大道德勇气和牺牲精神才能做到的,他只是在脚踏实地做公民的练习。

2007年的最后一天,他在博客发表过《重申一个公民社会的理想——2008新年献辞》,篇末曾引用诗人涅克拉索夫的诗句:

你可以不做诗人

你一定要做一位公民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