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科集团副总裁、清科资本合伙人 张鹏程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经济观察报》的邀请,在这里结合具体行业研究数据跟大家作一个关于股权投资行业的分享。
当前,整个国内宏观数据遇到了一些问题,表现不是特别好。但是从行业角度和具体企业的角度,大家都在寻找一些亮点,也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信心。清科会一直盘点整个行业的数据,我们先看一下截止到今年Q3整个股权投资市场,中国跟美国的差别。
在总量上,中国整个股权投资市场已经占有很大市场,过往20年产业发展速度远远超出大家当时的预期。美国截止到Q3今年募资总额2200多亿美元,国内是8300亿人民币,其实这个数字当时从研究中心拿过来时,看到后还是比较吃惊的,因为我一直觉得中国体量跟美国相比是按照汇率在做同比换算的。但从募资总额角度来看,尽管大家讲今年募资难,GP面临LP出资的难度,但是从整个数据来看我们也相当于一千多亿美金,在募资额相当于美国一半以上。
所以市场上其实是有钱的,量也是非常多的,只是说我们在出手上相比往年还是有一些谨慎,在某些行业领域里大家出手速度都在放慢,甚至一般情况下不出手。
我们看第二个指标,投资案例的数量,美国这边1100多起,然后我们中国这边是5000多起。我们内部也会有一些讨论,整个风险投资在国内是不是不活跃了?今年寒冬的观点特别多,实际上我们看,5000多笔的投资额将近4300多亿,平均的投资额都将近一个亿,这里有一些早期投资确实是受影响比较大,大家为了风险规避去投一些中后期项目,所以很多企业单笔融资金额非常大,这就是当下市场客观的情形。但整体上市场的投资规模还是非常大的,目前四千多亿,预计全年应该可以达到5千多亿以上。
我们看美国是有一个汇率差,5900多亿美金是前三季度投资额。在退出方面,其实从笔数看我们中国在过去的三个季度,相比美国而言并不低,甚至我们比他这个数字还要高,当然这里面也跟我们国内前几年的上市,过了解禁期是直接相关。整个风险投资产业其实是循环的链条,有退出才会有新资金涌入市场。我们看大的数据确实有很大的下滑,但是在整体上相比较5年前,10年前甚至20年前整个的产业规模远远超出了当时的预期。
通过这张表就非常直观的看到,我们从2009年到今年,2009年整个体量其实还不到两万亿,但是如果再拉长时间,到1999年的时候,整个市场那时候应该就是几百亿的体量,但到今天Q3季度其实已经接近11万亿,全年肯定是大概13、14万亿,这里有一个比较直观的预测。
我们看一些细分维度的数据,比如新募基金数量是1900多支,募资的总额是8300多亿,投资数量刚才讲5000多起,投资总额也是4300多亿。退出数量1500多笔,IPO形式退出999笔。
这是请清科研究中心同事专门拉的几个数据,我们在Q3报告中也有对外发布。我们看到整个股权投资行业,科技领域依然是主要投资重点。比如我们经常讲的IT、互联网,也包括生物、医疗、半导体、电子、电信汽车,汽车主要是跟汽车智能相关的投资,传统燃油车拿到融资是比较少的。我们看整个股权投资行业还是重点在投资科技领域,因为在行业里还是普遍认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刚才讲了一个比较大面上的股权投资,我专门请同事拉了一下早期投资的数据,因为基本上早期代表着整个行业未来的趋势。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早期和整个大盘构成比重基本接近,这意味着在接下来几年时间里,整个主流的投资方向也不会发生什么重大的变化。依然是IT、互联网、生物技术、半导体这些相关“科技+”的行业。
这里我们看一下全球科技竞争,到今天已经非常激烈,我们中国有自己发展的一些原因,当下也面临着一波科技转型,比如我们原来可能更偏向于应用模式方面创新,到今天整个科技创新朝着底层和科技赋能各个行业这两方面,不管怎样科技创新仍在高速发展,这种高速发展意味着需要更多资本量和资金量的投入。从研发投入角度来看,全球竞争白热化,这两年包括中美贸易战,包括各种中国企业出海,在海外市场面临全球巨头等等,到最后可以看到,整个科技目前主要是我们中国和美国在竞争。在整个研发投入上美国还是全球第一,年研发投入接近6千亿美元,但是中国这个数字也已经非常高了,有5千亿美元的研发投入,紧随其后。
全球工业革命4.0的时代,我们国内科技创新确实面临着一个蛮大的升级,就是说我们之前围绕科技创新,还是比较应用或者模式层面的创新,通过世界经济论坛“竞争力报告”创新指标的得分对比,我们在整个创新还需要从底层,从更深层的一些角度去做,所以这也是刚才我们讲的,有一些比较大的产业,比如半导体和电子这些产业在过去三个季度投资力度是增大了很多。
下面是挑选了几个具体的科技热点,然后把一些数据拉出来跟大家做一个分享,AI和人工智能产业,其实人工智能在过往这4年整个的投资热度还是非常大的,2019年最新数据我们还没有做全年盘点,这里是以2018年底作为一个截止日期。我们看2010年到2018年整个人工智能行业,不管是投资数量还是投资金额增速是非常快的,而且目前大家也从原来一味的找基础层,比如人工智能芯片方面的创新到技术层,比如视觉还有语音、语义分析这些。现在更多是探讨AI怎么赋能各个行业,进入应用层面。不管是医疗、金融、零售、教育包括农业各个方面,大家都在寻求如何用人工智能去加速原来的产业升级,然后去替代这里面低效或者不合理的地方。
生物医药方面的投资,在过往的9年时间里也是发展非常快,尤其最近这4、5年时间,产业投资整个资金量在2018年是900多亿人民币接近千亿级别的投资额。但是国内在医疗相关或者生物科技这些方面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我们之前做的偏基础层的或者说浅层次的创新,而更深一点的像医药研发领域,我们还是落后很多的。2018年我们拿美国的TOP20的研发费用,投入的公司和我们国内相比,美国这边初步数了一下有7、8家,是跟医药直接相关的,比如强生、默克,国内没有到这个层面,研发费用企业里还没有一家是跟医疗直接相关的,也就是说我们提升空间还是客观存在的。
刚才也讲了工业4.0智能制造,其实整个投资热度从图标来看仍然是增长很快,甚至我们最近也在看一些项目,比如围绕大一些的科创概念,不管是卫星的、宇航的还是海洋工程和装备的,在以前而言这些产业的发展相对偏军工领域,是不太被整个主流资本市场所关注的。但是因为去年11月科创板推出,陆续我们国家相关地方的产业基金和国资都在往这个领域做大局投入,所以说这些产业也陆陆续续的被市场化的基金所关注,这里面的机会也非常多,可能会有一些局部的泡沫,但是整体上这个产业要想跟美国缩短这种差距,就需要大量资金去做基础投入。
半导体芯片领域是比较特殊的,我最近两年多看这个领域里的项目比较多,在以前我们国内芯片公司的发展很受限,包括做芯片研发的比较高端的工程师,科研人员的待遇、薪资都不能跟模式创新类企业的工程师相比,但是也因为整个中美竞争,以及我们客观上对5G,万物互联这些底层科技创新急切的需求,所以在过往的两年时间里以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这些大基金为代表的整个国家队,在这些领域布局和出手非常多,我们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相比美国要弱很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爬坡。但是整体的包括人才还有资本,包括配套政策都在往这些产业做倾斜,所以我们也是希望半导体产业能够加速发展。
谢谢大家!
清科集团创立于1999年,是中国领先的创业与投资综合服务平台及知名投资机构。清科集团业务包括研究咨询、数据产品、信息资讯、会议论坛、投资培训、投资银行、直接投资、母基金管理、资产管理及创投机构区域落地。
清科资本创立于2000年,是中国领先的新型精品投资银行,专注服务于具有高成长性的新经济领域创新企业。清科资本立足于大中华地区,在过去十数年中,成功协助企业及投资机构完成近300笔私募融资、并购、上市、PIPE及退市等交易,涉及企业发展各阶段。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