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杰华/文
老实说,10年前,从没想过一家房企的销售规模能突破万亿,尽管现在也没有,但已是大概率事件,目前行业排名靠前的碧桂园、万科都有这个可能性。
当然了,那个时候,也绝没想到北上广深这些城市房价会涨到今天这个地步。
如今,这些城市较好的位置,单价10万+已是起步价,再中心一点、片区发展前景好一点的全面20万也已是大概率。
很多人说,这就是趋势的力量。这句话,对也不对。
如果早些年,大家对香港、伦敦等大城市楼市有研究,大概率会猜到今天的深圳,这是趋势。
但有一点是绝大多数人无法预测的,那就是政策和信贷。
比如,这一波深圳房价的暴涨,你很难说相关部门就没有责任,在一个有点火星就着的城市,很莫名地放松了豪宅税,对各种违规的炒房行为也视而不见,你说情绪能不被点燃吗?
至于豪宅税为何会放松呢?有兴趣的可以查查2019年深圳GDP的走势。
再比如,大家都知道,这波房价的上涨,与以经营贷为主的违规资金流入楼市高度相关,但所谓核查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
所以说呢,我们多数人都可以为自己辩解下,房子买少了,是因为我们风险偏好低,胆子不够大。
其实,整个行业也一样。
在过往的20年中,从土地红利到杠杆红利,同样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排行榜靠前的,哪个不是浑身是胆。
那行业和市场以后会怎么走?
大概率,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巨头们都在强调管理红利,强调多元和转型,这是趋势,这个时候拼的就不是胆量而是能力了。你看吧,以往嚣张过头的那些老板们,现在日子都不好过。买房也是一样,除了北上广深及其城市群的核心周边,多数地方的房价已经看到头了,至于三四线城市,你还是忘掉吧。
(作者时任经济观察报资深记者,现为自媒体楼市头条创始人)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